新闻类周刊、周报之文化报道比较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2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发展往往需要文化的推动,而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大众传媒,有品质的文化报道可以提升大众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惠及物质文明建设,因此,严肃的综合类新闻周刊、周报都很重视文化报道。本文将对具有典型综合类周刊、周报特征的《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和《南方周末》的文化报道在文化价值取向、题材类型、报道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对当前重视文化报道的综合类新闻周刊、周报在文化报道的内容呈现上有个宏观的认识。为便于分析,笔者抽取了2007年3月初到5月初这一时间段内3家刊物各自出的8期读物,所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都建立在这24期读物上。
  
  文化价值取向
  
  文化研究产生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观是阿诺德提出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论”以及其后的以利维斯主义为标志的精英主义文化观。“他们基本都采用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二元对立观,把通俗文化视为对高雅文化及道德的一种威胁”。①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得·威廉斯提出了一个对文化的现代用法影响深远的定义。第一,文化可以用来指“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②这是一种传统的定义,秉持的是精英主义的文化观。第二,文化可以指“某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无论它是一个民族的,还是一个时期的,或者是一个群体的”,③在这一层面上,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都被纳入了文化的视野。第三,文化还可以指“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④这是一种可能是精英文化也可能是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表义实践活动。大众文化、通俗文化通常使用的是文化的第二和第三种含义。
  按照这个关于“文化”的定义,我们来考察所研究刊物的文化报道的价值取向。
  《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报道一直是杂志内容的重点,报道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内涵的第二和第三个层面,其中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的报道更是重中之重。杂志坚持“大文化”概念,这与它的办刊理念——“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纯粹传播“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不符合其办刊理念,因此,该杂志文化报道的选题以大众文化为主,秉持一种市场导向和文化导向综合的价值取向。它关注当下社会文化热点,以此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但同时在写作上又以文化为本位,阐释其深层文化内涵。比如2007年3月12日的封面文章《从黛玉到妙玉》,不仅报道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出家为尼的新闻事件,还就佛学对个人及社会的功用和影响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并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个人心灵的皈依问题进行了反思。一个被众多小报炒得沸沸扬扬的女明星出家事件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中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新民周刊》的文化报道在整个杂志的篇幅里占了三分之一左右,题材比较集中,主要从对“文化”的第三种含义即“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来进行题材选择,雅俗并举,坚持的也是文化导向和市场导向综合的价值观。以2007年3月16日《新民周刊》为例,封面文章《少林少林》关注了少林寺文化的生存之道,这是以文化为本和以市场为本的结合;“文化”板块里,《许鞍华:我就是“姨妈”》、《网络红人=现实明星?》关注了大众关注的焦点,而《Art Deco:来上海开派对》、《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埃科:那人,那书,那话》则偏重于精英文化的价值取向。
  《南方周末》的文化报道是其内容的重要一脉,成为体现其“民主与启蒙”理念的重要载体。从它的题材选取上看,它对“文化”的理解更多地集中在文化的第一和第三种含义上,即“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和“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在这两个层面之上更关注精英文化。但对于动态性文化新闻,《南方周末》体现了大众情怀,比如2007年3月15日的《南方周末》“电影”板块是关于当下热播国产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报道。对于静态文化现象,《南方周末》则坚持以文化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偏重于历史的钩沉和思想的传播,将精英文化通过报纸的转述传播给普罗大众,再以2007年3月15日的《南方周末》为例,《看哪!艾柯这个人》系列文章介绍了蜚声全球的意大利作家、学者艾柯的背景、学术历程及其思想,《读〈周思聪与友人书〉》介绍了当代画家周思聪的著述并剖析了书中的画家心语,《南通访张謇遗迹》对清朝末年在家乡南通开创了惊世事业、惠及后人的状元实业家张謇进行了解读。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与文化本位、市场本位之间并没有高下之分,“曲高不和寡”、“大众不庸俗”是3家刊物做文化报道的共同追求。它们都注重挖掘文化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内涵,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并形成自己独到的文化
  视点,但由于刊物理念、内容定位、读者定位的差异,它们在文化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各有侧重。
  
  题材类型
  
  按时差性和事件性来划分,文化报道的题材可以分成动态和静态报道。动态文化事件自然是新闻周刊、周报应关注的对象,但社会上有些文化现象并不单纯表现为一个事件,而是在一段时间里阶段性地表现出来,对于这种时效性不是很强的文化现象,需要经过一定的分析研究才能揭示表象下面的实质问题,这种静态文化报道正是新闻周刊和周报的强项,符合其长于做观点新闻的特点。
  《三联生活周刊》文化报道的动态和静态题材分布比较均衡,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46.7%和53.3%,一方面对当下发生的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另一方面对社会的某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度剖析。这种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的均衡与杂志本身作为一本生活文化类期刊的定位相匹配。在“大文化”价值取向下,与同类期刊相比,《三联生活周刊》可以用更多的篇幅来进行静态文化报道。其封面文化专题较多,且多以静态题材为主,对当下环境中的文化现象和命运进行深刻思考,从而与其他同类期刊的文化报道形成明显差异。
  《新民周刊》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60%和40%,可见其虽然重视文化报道,但在题材选择上趋向于动态报道,注重新闻由头。封面文化专题较少,更多的是社会新闻专题,这与周刊以时政社会经济报道内容为主的定位相匹配。
  《南方周末》文化板块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动态性新闻报道,选取时效性较强的文化事件、人物和作品,这类题材主要在“文化”主版上登载;一类相当于静态性副刊,注重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对精英思想的传播,专版“地理”、“建筑”、“阅读”等就是这种精英文化传播的载体。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37.1%和62.9%,可见静态文化报道所占比例更大,这与《南方周末》在文化报道上一向注重思想的传播相关联。
  总的来说,《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在文化报道上较为重视静态题材,这与两家刊物的文化传统相联系,二者都重视“精神食粮”对于人的启迪作用,注重人文关怀,也力图在时代和文化的结合中窥探人的命运走向,做到人自身的自省。而《新民周刊》由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主办,初创之时大部分成员是从报纸记者转为周刊记者,更多地秉承了新闻人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其文化报道更偏向动态,静态文化报道还有待于加强。
  
  报道形式
  
  结构。深度报道有单篇形式和多篇形式。
  单篇形式是将公众熟而未察但具有普遍意义和深层意义的问题提出,形成提出问题型,或对众多信息进行综合、概括、对比,成为对比综合型。在文化报道上,除去“封面文章”、“专题”、“特稿”之外,文化报道多采用单篇报道形式。《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娱乐”板块,《新民周刊》的“文化”板块,《南方周末》的“地理”、“阅读”、“艺术”等板块多采用单篇形式。
  多篇形式有三种:第一,对事件和人物采用跟踪式、反应式、追溯式不断地进行连续报道;第二,对同一报道内容进行探究式、多侧面的并列式系列报道;第三,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和不同内容加以组合形成组合型。这种多篇形式主要用在周刊的封面文章上,对于《南方周末》则用在“文化”主版上。但总的来说,进行连续报道的不多,更多采用的是并列式系列报道和组合型报道。比如《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3月26日封面报道《斯坦因:学者或贼》,由11篇文章组成系列式报道,对敦煌文物的流失经过及对我国文物研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多侧面多层次的解读。《新民周刊》4月6日封面文章《王朔“人来疯”》由4篇文章组成,报道并剖析了重出江湖的王朔的思想及著作。
  多篇报道形式的运用在几家刊物中《南方周末》的运用率最高,每期“文化”主版都有专题,至少由两篇文章组成,通常3到4篇,其次是《三联生活周刊》,一组封面文章动辄5到6篇,多则达到十六七篇。比如2007年3月19日封面文章《一起跑》由16篇文章组成,《三联生活周刊》在封面文化报道上的不遗余力成就了其文化报道的深度,使之在同类期刊里因文化报道的出类拔萃而树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体裁。从文化报道的体裁来看,形式多样,有综述体、对话体及综述加对话、口述等形式。3家刊物在体裁运用上不尽相同。新闻周刊和周报出版周期比较长,时效性不及日报、广播和电视,也不易做出独家新闻,其长处在于向受众提供观点,而综述体(包括评论)是最能体现记者和撰稿人观点和立场的体裁,记者采用这种文体,可对文化事件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在报道中融进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表达自己的见解。3家刊物在文化报道上多采用综述体(包括评论)这种体裁,其中《三联生活周刊》更为突出,达到了文化报道总篇幅的95.1%,这体现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在文化报道上更具有主动性,更强调“记者的观点”,《新民周刊》和《南方周末》文化报道上对综述体的运用分别占各自文化报道总篇幅的80.6%和80.8%。
  综述加对话、对话体、口述这几种体裁都尽可能保留了被采访者的言谈,比起综述体,记者在其中表现出的倾向性大为减少,更多体现的是被采访者的观点,报道的客观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呈现,《新民周刊》、《南方周末》近20%的文化报道采用了这些体裁,不能不说这与两家刊物长于做新闻的传统有关,对新闻客观性的要求也落实到了文化报道的体裁上。
  
  注释:
  ①蔡骐、谢莹:《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新闻与传播》,2004(10)。
  ②③④约翰·斯道雷[英]:《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理念创新,形成阵势声势气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备受社会特别是亿万农民关注的新热点,也是贯穿整个“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重要宣传任务。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粮食产量大省,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效,直接关系到全国的大局。如何宣传好、引导好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搞好这一重大主题报道,对作
期刊
在我国,媒体的话语模式基本分为党报话语模式(主要指党报党刊及部分行业报刊)、都市报话语模式(主要指都市报、晚报及生活娱乐类报刊)。    两种话语模式的各自特征    党报话语模式在隶属上属于各级党委的机关报或各行业的机关报,代表各级党委或各级行业部门党委等,本身“官方”色彩十分浓厚,在性质上代表官方话语,在指导思想上,更强调宣传工具功能,记者“御用”色彩浓。体现在话语模式这一块则表现为:在语法上
期刊
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和国际社会的进一步接轨,使代表世界高新科技及异域风情的外来词如潮水般涌进我们的生活。媒体敏锐地捕捉并反映着这些变化,成为展示这类新词新语的重要平台和传播这类新词新语的快捷通道。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补充合作,使新词的创造出现了一个新特点,那就是创造者的平民化和传播的直接性、广泛性。谁都可以创造并传播新词,只要新鲜、有创意,就可以被接受、被传播。  “血拼”、“黑客”
期刊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节目主持人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主持人以其特有的方式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形成互动,进而对受众施加个人影响,大大加强了说服效果。  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性质的媒体,对主持人有着不尽相同的要求。那么,在今天主持人的定位应当是什么?我国主持人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需要我们运用社会系统的宏观眼光,将传媒看作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进行考察,从而得出适合我国社会发展和文化
期刊
日本左翼文学和新感觉派文学的对立与融合    一战的结束和苏俄革命成功,对世界历史进程造成了巨大冲击。日本自然也被裹挟其中。比如:1916年(大正5)1月号的《中央公论》,以东京帝大教授吉野作造所写的题为《论宪政的本义及其贯切到底之方法》长篇论文装饰卷首,倡导民本主义;1918年发生“米骚动”运动;1921年10月从法国回来的和共产国际有联系的小江近牧等人发行了《播种人》,①接着搞起了救济俄国饥馑
期刊
“又是车祸!没死人,不是新闻;死了3个,还可以……”毋庸讳言,作为都市报最常见的新闻形态,面对频频发生的车祸,一些记者或编辑的神经似乎早已麻木,在判断它的新闻价值时,有时只会从它的破坏程度层面上,界定与取舍稿件。  正因为车祸之多让人习以为常,所以,作为记者和编辑,在采编环节中,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思路,让此类稿件不再千“稿”一面,小到让读者看出在尊重一个逝去的生命,大到体现出一张主流报纸的人文关怀
期刊
地处舞钢市九头崖景区的革命老区尹集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过去的荒山秃岭,如今全都披上了绿装,松柏盖顶,果树缠腰,山脚村落整洁。通过景区的路两侧,“农家乐”接连不断,到处焕发着发展的生机,洋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氛。山区农民的欢笑声回荡在九头崖下的空谷。在这笑声里,饱含着镇党委书记安保亮和他的同事们的汗水和功绩。安保亮今年36岁,本科学历,2002年3月,舞钢市委、市政府领导慧眼识珠,调时任枣林乡
期刊
冶铁遗风盘古韵,钢城新秀放异光。滚河两岸多捷报,浓墨重彩著华章。  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舞钢市武功乡,至今还有春秋战国时期柏子国的冶铁遗址。战国争雄的厮杀声已杳杳远去,当时风云际会的豪杰们也都消失在岁月深处。可当今的武功人,在党委书记于奇峰的带领下,不仅承袭了古冶铁者的优良传统,而且凭借地理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风景秀丽的田岗水库附近,先后吸引来7家钢板加工企业落户武功,总投资额近两亿元,年创利税
期刊
家,洗去了市俗的喧嚣,召唤人们回归生活的本真;家,承载了爱情、亲情,是心灵的温馨港湾,而良好的物业管理是维护港湾宁静的守护神。对通州区泉墙佳园的业主来说,北京东方之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则成了守护神的化身。业主们当初买房时,看重的就是东方之星这个响当当的牌子。  北京东方之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东方之星集团公司,除物业外,北京东方之星集团公司还拥有东方之星房地产销售公司、东方之曦网络信息公司、东
期刊
广播文艺是广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拥有着广泛的听众。广播文艺节目与广播新闻节目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广播媒体不可偏废的部分。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广播这个主流媒体的作用,广播文艺节目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为广播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适应新时代,把广播文艺节目做得更好听、更耐听、听了还想听?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党的十六大对做好各项工作提出的整体要求,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