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未尽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uan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岁的这一年,我才像是猛然意识到“夏日”这个词承载了那么多的意象、气味和色彩。从前,我一直当夏天是从暑假第一天开始的。这话没错,但我后来发现,其实从开始期待夏季的那天起,夏天就开始了。
  入夏,从第一件被收纳入箱子里的毛衣开始,从街上嬉笑着翩然路过的那些裙摆开始,从第一场瓢泼而下的大雨开始……白天一日比一日长,心情也变得更躁动,好像是因为暗暗打算今年夏天一定要把那条吊带裙穿出去,重新吃到去年吃过的那口冰镇西瓜,计划着要和朋友们来一场夜晚海滨旅行,拍下很多很多照片。可除了这些令人在意的小事和确切的安排,好像还有一些什么别的东西在心中促使着我去期待,期待又一个夏天的到来。
  “夏天不就是穿着漂亮的裙子,去见很多人的季节吗?”我对妈妈说。
  妈妈笑着问我:“你想去见很多人呀?”
  我比画着,手臂张开得大大的,一边跑一边对她讲:“很多人,就是很多故事!”
  夏日意味着故事的开始。我在心底说:去见那个想见的人。
  当“妈妈的孩子”开始藏起一些话语,夏天也就悄悄地伴随着这些独家秘密开始了。那是一些崭新的、连呼吸间都透着夏日气息的故事。
  那么多精彩的故事选择了发生在这个季节——夏日,是永远轻盈洁白的黛西、盖茨比眼中遥远的绿光、爱乐之城中穿着黄色裙子起舞的米娅,是菊次郎红色的衬衫、阿黛尔那抹清爽又温暖的蓝色、弗罗里达乐园的奶油紫色……夏天拥有着四季中最明亮的色彩,一切事物在日光长久的照耀下都变得更明艳了,也因此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吧。
  发生在这个季节的故事赋予了夏天那么多的意象。若是说起夏日限定的事物,如教室里吱吱作响的电风扇、白衬衫、汽水、甜西瓜、草坪上的音乐会,人的思绪就会敏感地被一点点勾起,把目光投向一个遥远而燥热的夏日午后。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谈起夏天,我们常常说“那个夏天”。夏天是特指,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的夏天,但没有什么比得上“那个夏天”。一个人若是怀念起夏天,他往往不是说的某个季节,而是人生中的某一段時光。所以有时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夏天怀念夏天,也不要觉得奇怪,因为他在想念的那个夏天再也无法回来,也许那个夏天太过精彩了。



  夏天是人间味最浓郁的季节。夏天的傍晚,洗过澡穿上干净的衣服,那时天色方才沉下去,踩一双凉鞋匆匆跑下楼,看到街上摇着扇子的老人携着小孩出来纳凉,华灯初上,街道却变得越来越热闹。白天躲在家里和办公楼里的人们都上街来了。咿咿呀呀的孩子拿着会发光的小玩具跑在前面,大人们闲适地跟在后头谈天。偶尔可以看到有女孩子拿着街边卖花小贩那里买来的一束花走在街上,也许是雏菊,不由觉得,夏日街道上方的空气都是自由的。
  像异乡人那样麻木的心灵,也是在炎炎夏日走出法院登上车子的那一段小路上,重新感受到了活着的色彩,“从疲倦的深渊里听到了这座我所热爱的城市的,种种熟悉的声音。在已经轻松的空气中飘散着卖报人的吆喝声,滞留在街头公园里的鸟雀的叫声,卖夹心面包的小贩的喊叫声……”烟火气息尽在夏日,远远观望而无法再融入其中时,反倒令人怅然。
  但是,夏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季节。不同时代的人,同时代不同的人,心中对于夏天的印象是大不一样的,不过所有这些记忆一定都被好好珍藏着。
  我永远记得住在法国北部的小镇上的那个夏天,在那条又宽又笔直的街道上,巨大的、橘黄色的太阳似乎永不落下,穿着短裤的少女一手拿着冰棍奋力向前向上方奔去。她要跑向谁呢?我不知道。她似乎要去拥抱那个永恒的落日。
  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格外好的夏天。也许你还没有碰到。等到有一天,你遇见了一个足够棒的夏天,心里就会明白:这样好的夏天,或许以后都少有了。就如同“夏天结束了”在日语里有着特殊的意思,代表开始透着萧瑟凉意的晚风、戛然而止的蝉鸣声和沉默着留在这个夏天的遗憾。离别和落寞是秋天特有的色彩,或许不仅仅是因为秋天的落叶,更因为秋是承接在夏之后的季节。夏天太耀眼了,它有着燃烧的色彩。太阳烘烤着街道、树叶和心脏。但夏天会结束,所有事物都会。夏天的余烬就这样沉积在人的心底,借由它留下来的一点温热,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更重要的是期盼,夏天的回忆给人带来一些对来年的期待,甚至是对生命的期待。太宰治在《晚年》里写道:“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哪怕心里寒冷到极点的人,也会因为夏天而升起一丝期待吧,想要再次走在日光下,想要再次感受到生命,想到还有那么多没做的事,还有那么多没体验过的生活,于是决定活着,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生如夏花。
  生如夏花,这时我才算是有一点理解了那行诗。对于夏天的热爱也是对生命的热爱啊。夏天也许会结束,但在人们的心里,夏天的长日永不落下。
其他文献
龚俊,199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影视男演员,毕业于东华大学表演系。201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刀剑缭乱》,从而进入演艺圈。主要影视作品有《你好火焰蓝》、古装奇幻剧《醉玲珑》、古装剧《绝世千金第一季》、校园剧《致我们甜甜的小美满》等。珍爱自己终于有了光泽的羽毛  大家认可龚俊的演技,觉得他在很多作品中演活了角色。被多数人认可,于龚俊而言,固然开心,但他并未因此而迷失自我。  龚俊说:“我
期刊
看法  什么样的面包该报废  文|胡欣红  当天卖不完的面包,要扔掉;甚至做大了、做小了、做扁了的“不好看”的面包,也要扔掉。这种做法看起来是为了顾客,实际上却造成了食品浪费。为此,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某违规面包店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并行政约谈了当事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反对铺张浪费已然成为共识。相比对浪费大鱼大肉的批评,
期刊
提示:  向力子,四川省绵阳中学学生,曾获第二十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此文系其在绵阳中学“我们都是追梦人”系列活动中的演讲。他掷地有声地对同龄人说:我希望你在下一次翻开书的时候能够思考,能够直视你的疼痛,因为总有一天疼痛会换来成长。  今天的演讲我删除了乌托邦,删除了克苏鲁,删除了弗洛伊德,最后决定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去告诉各位我已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我把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
期刊
古来为人津津乐道的文选中,北宋范仲淹所写《岳阳楼记》是很突出的一篇,那超越了世俗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圣人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慨,斯文承载着国人的修身处世之道。  同样写岳阳楼的还有另一篇美文,相映成趣却鲜为人所知——晚明袁中道的《游岳阳楼记》,标题只一字之差,似乎是故意与先贤相互激赏;作为性灵文学有代表性的人物,所写的这篇文章
期刊
我喜欢“嗜好”胜于“爱好”这个词。因为前者可褒可贬,带点儿痴迷与怪异,而后者四平八稳,简直令人提不起兴趣。  有嗜好的人,多半是有趣的。我有个朋友,一失眠就挨个儿翻全国各地火车站的站名,发掘古怪而惊艳的小站名字。还有个朋友,下班回到家疲惫不堪,却总要打开音乐关上门,给自己跳一支舞。我也有些嗜好,比如在陌生城市旅行时,热衷于逛超市和菜市场;明明有书架,却偏要把书堆在床上睡觉;喜欢随便上一辆公交车,坐
期刊
颜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新闻,《写真地理》杂志刊发了一篇论文——《熟雞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该论文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文章宣称,在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一群经过特别培训的学生在郭萍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奇特的实验,即将熟鸡蛋通过意念的力量重新变成生鸡蛋,并将返生后的生鸡蛋进行孵化变成雏鸡,并且已经成功返生了40多枚。  新华社评论指出,如此反科学的文章堂而皇之地登上学
期刊
1  大四那年,我曾一个人坐车去麻城看杜鹃。  半人高的杜鹃树,花大如斗,浓烈的红色像一捧心头血,在微风中膨胀、延伸,最终呈现出朱红、杏红、绯红、浅红……声势浩大地“泼”了游人满身。乱花迷人眼,我一个人站在花树下,像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被眼下的盛景蛊惑,完全想不起该留下任何的影像证明。  之后,我回到学校,继续处理毕业论文、搬宿舍和找工作等麻烦得要死却又不得不做的琐事。偶尔闲暇下来,看到路旁一簇一
期刊
晚上九点半,最后一遍下课铃声敲响了,许多学生背起书包就往外冲。和青云她们道别后,林风吟独自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刚要落座,抬眼就看到了坐在窗前的大汉。她默默挪开了脚,走到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坐下,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原来黑社会也会坐公交车啊。  她斜眼看他,发现对方只是体格壮,不是胖。黑色的T恤下包裹着饱满的肌肉,肱二头肌都把衣袖撑圆了。他一个人坐着一个两人座,几个黄毛坐在他身后。一个黄毛问:“
期刊
喜欢观察不同的眼神,因为眼神中有太多的故事。  在这个有着各种医美技术和十级美颜滤镜的时代,要显得幼态、年轻一点,其实不是什么难事,眼神却是很难假装的。所以,我宁愿看一个人的眼神,因为那更为真实。  一个少女的眼神是什么样的?看到陌生人出现,有一瞬间还是会有些不太自然,就像是儿童时期见到陌生人的那种羞赧。那是小鹿般闪烁的眼神,这个瞬间,会让人觉得她依然天真,还是那种邻家少女的感觉,带着一种水灵灵的
期刊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增长过渡到了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三低”模式,处于低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化并存、人口结构矛盾日益严峻的时期。近年来我国频繁调整生育政策,2016年执行“全面二孩”政策,人口出生率出现短暂上升,达到12.95%,但2017年人口出生率为12.43%,2018年出现历史最低10.94%。系列生育政策的调整,并未完全达到积极促进生育的预期目标,我国人口出生率保持持续低迷,陷入“低生育率陷阱”。
  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低生育率可能与“生育工资惩罚”有关。女性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