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飘来飘去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大四那年,我曾一个人坐车去麻城看杜鹃。
  半人高的杜鹃树,花大如斗,浓烈的红色像一捧心头血,在微风中膨胀、延伸,最终呈现出朱红、杏红、绯红、浅红……声势浩大地“泼”了游人满身。乱花迷人眼,我一个人站在花树下,像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被眼下的盛景蛊惑,完全想不起该留下任何的影像证明。
  之后,我回到学校,继续处理毕业论文、搬宿舍和找工作等麻烦得要死却又不得不做的琐事。偶尔闲暇下来,看到路旁一簇一簇的杜鹃花,也不复当时的心境,只觉得它们喧闹、艳俗,而且过于易得——上林花似锦,不见看花人。
  今年春天,我招待远道而来的亲友去东湖赏樱。高大的樱花树绵延近十里,开得满满当当,遮天蔽日,细弱的粉白花瓣堆了满地,远远望去,仿佛春潮。我坐在树下,看着他们在人头攒动中按动快门,一遍又一遍地给照片挑滤镜,兴奋得像个不知疲倦的孩子,不知怎地,忽然心生厌倦,对人,对春色,对庸碌不堪的生活。
  上班,下班,在拥挤的公共交通上昏昏欲睡,车窗上倒映着陌生人的面孔:麻木的,颓唐的,失落的……大部分人身上都有一种相似的气质,像一枚又一枚干瘪的种子。干瘪的种子不会发芽,而我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不会向俗世外看一眼。
  那天从樱园回来后,我加班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囿于逼仄的工位之间,一日三餐均靠外卖解决。有一次我实在是困极了,趴在桌子上小憩了一会儿,醒来时,窗外已是晚霞漫天,整片天空犹如失火一般,烧出了一片瑰丽的花园。
  地面上人来人往,却始终没有一个人抬头,朝天空看上一眼。我忽然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则新闻:一名女子在丈夫去世后,从湖北流浪到甘肃,一点点收集材料——旧衣服、树枝、罐子等——建造属于自己的城堡。然而,还没等城堡盖好,她便被送到了救助站,回来时,城堡已被铲平。她站在废墟前,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离开。
  当时看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的内心并无任何波动,只觉得她是个怪人。然而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她哭泣的理由,就像是我在哀泣我的花园。

2


  今年的网络热词是“内卷”。
  上学内卷,工作内卷,生活内……哦不,在内卷之下,人已经丧失生活的权利了,余下的,不过一起挤在社会这条“单赛道”上,削尖了脑袋一般地往上挤、往前冲——“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作为被内卷的一分子,我至今分不清是人的同质化导致了内卷,还是内卷引起了人的同质化。放眼望去,每个人拿着差不多的文凭,掌握着差不多的技能,在规模差不多的公司,拿着差不多的工资,过着差不多的生活。
  可是生活总要分出三六九等的,或者说,人性是喜欢分出个高低上下的,那能怎么办呢?就硬卷吧。
  学前的“爬爬班”、幼儿园的双语班、小学的兴趣班、中学的补习班、大学的各种策划活动、找工作前的面试技巧班,以及进入公司后的“996”甚至是“007”……每个人都想过上好的、体面的生活,但“好”和“体面”的标准是模糊的。最后,人抛弃了个人特质,被人流挟裹着狂奔,不敢停下来,也无法停下来。
  之前我从銀行辞职,成为“家里蹲”后,一度被整个家族当作“不能吃苦”的反面教材。每年过年,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总要提两句我的处境,叹息我当初没有选个热门专业,指责我太过任性,最后,话题直接牵涉到情感问题和道德问题,说我是主流的背叛者。
  那时候我便知道,不想内卷的人要面对的不仅是收入缩水的难堪,更要面对思想上的否定:我们必须要承认自己毫无用处,才能在成功者的怜悯与施舍中,卑微地活下去。
  因为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是靠这种近乎白热化的竞争来维系的,所以,一切就像《寻羊冒险记》里所说的那样,“有的东西被遗忘,有的东西销声匿迹,有的东西死了,而其中几乎不含有悲剧性因素”。
  最后,在积蓄归零之前,我走出屋子,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回到了内卷的赛道。

3


  我曾很用心地思考过内卷的根本原因,直到看到罗翔老师说刑法,才有所领悟。他说,人会根据他人外在的身份、权势、地位和周遭环境来虚伪地表达自己的敬意,于是人很容易把他人作为自己欲望的一种工具。
  在这种心理活动下,我们的整体社会环境是倾向于“欺弱”的,信奉的是物竞天择的丛林法则。于是,几乎所有的“弱势群体”都遭到否定与污名化:放弃是心理脆弱,抑郁症是钻牛角尖,“家里蹲”是不思进取……好像只要这些帽子扣下来,不幸就永远不会降临到行为正确的自己身上。
  人性求安,而非求真,因此,比起理解与接受人性的多样性,人们更倾向于单一、简单的价值观,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圆滑的人比有棱角的人更容易适应“社会”这台大机器,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个性,并且以此维系自己与社会的联系。可是,这种联系是脆弱的,一旦有意外——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降临,人便会被想象中的乌托邦抛弃,成为社会汪洋上漂来漂去的废弃物。
  有人会在这种漂流中自暴自弃,有人则会去寻找新的“锚点”。像我在“家里蹲”的那半年,便看完了近百本书,虽然始终一无所获,却打发了时间,获得了重新主宰自我的权利——“我喜欢我的懦弱,痛苦和难堪也喜欢。”
其他文献
战国中期,齐宣王召见士人颜斶。面见齐宣王的时候,齐宣王很强势地对颜斶说:“颜斶,快点走过来啊。”那一瞬间,颜斶觉得尊严受到了挑战,于是他定住脚步,毫不相让地说:“大王,还是请您走过来吧。”  朝堂上的众位大臣纷纷指责颜斶。齐宣王也提醒他说 :“希望先生能与我交往,我将以上等宴席招待您,外出备有高级车马供您使用,妻子儿女也能穿上华贵的衣服。”意思是你想要得到这些必须付出一些代价。  颜斶诚恳地对齐宣
期刊
我国的融资融券起步较晚,但是在过去九年的时间里,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速度令人惊叹,表现为融资融券标的数量与融资融券交易的金额巨增。目前国内外对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市场波动性与流动性等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公司的剩余利润的管理、信息披露和股权激励等的影响。早在实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之前,我国证券交易所就预言了它的四项基本的功能,但是融资融券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其他的功能,本文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
偶然想起一个瞬间。小时候,我和妈妈在自家的菜园里摘菜,妈妈干完活,说要去附近的苹果园看看,问问苹果怎么卖,让我别走开,在地里等她。彼时,我还在上幼儿园,没有钟表,分不清时间,只感觉周围白茫茫一片。我等了很久很久,捡了路边的石子,踩碎一些硬土块,把园边的草秆子折了几根,在地上划来划去,妈妈还是没有回来。  那是个寂静的午后,我抬头看看,周围没有人,只有空旷的天和地,远远望去可以看到模糊的灰黑的山,那
期刊
【作者简介】  萧统(501—531),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文学家,南朝梁宗室,梁武帝萧衍长子。两岁即册立为太子,但未及即位就英年早逝,谥号昭明,史称“昭明太子”。他对文学颇有研究,主持编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史称《昭明文选》,影响很大,也是第一个积极评价陶渊明诗文的人。原文  陶渊明传  萧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
期刊
龚俊,199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影视男演员,毕业于东华大学表演系。201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刀剑缭乱》,从而进入演艺圈。主要影视作品有《你好火焰蓝》、古装奇幻剧《醉玲珑》、古装剧《绝世千金第一季》、校园剧《致我们甜甜的小美满》等。珍爱自己终于有了光泽的羽毛  大家认可龚俊的演技,觉得他在很多作品中演活了角色。被多数人认可,于龚俊而言,固然开心,但他并未因此而迷失自我。  龚俊说:“我
期刊
看法  什么样的面包该报废  文|胡欣红  当天卖不完的面包,要扔掉;甚至做大了、做小了、做扁了的“不好看”的面包,也要扔掉。这种做法看起来是为了顾客,实际上却造成了食品浪费。为此,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某违规面包店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并行政约谈了当事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反对铺张浪费已然成为共识。相比对浪费大鱼大肉的批评,
期刊
提示:  向力子,四川省绵阳中学学生,曾获第二十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此文系其在绵阳中学“我们都是追梦人”系列活动中的演讲。他掷地有声地对同龄人说:我希望你在下一次翻开书的时候能够思考,能够直视你的疼痛,因为总有一天疼痛会换来成长。  今天的演讲我删除了乌托邦,删除了克苏鲁,删除了弗洛伊德,最后决定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去告诉各位我已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我把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
期刊
古来为人津津乐道的文选中,北宋范仲淹所写《岳阳楼记》是很突出的一篇,那超越了世俗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圣人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慨,斯文承载着国人的修身处世之道。  同样写岳阳楼的还有另一篇美文,相映成趣却鲜为人所知——晚明袁中道的《游岳阳楼记》,标题只一字之差,似乎是故意与先贤相互激赏;作为性灵文学有代表性的人物,所写的这篇文章
期刊
我喜欢“嗜好”胜于“爱好”这个词。因为前者可褒可贬,带点儿痴迷与怪异,而后者四平八稳,简直令人提不起兴趣。  有嗜好的人,多半是有趣的。我有个朋友,一失眠就挨个儿翻全国各地火车站的站名,发掘古怪而惊艳的小站名字。还有个朋友,下班回到家疲惫不堪,却总要打开音乐关上门,给自己跳一支舞。我也有些嗜好,比如在陌生城市旅行时,热衷于逛超市和菜市场;明明有书架,却偏要把书堆在床上睡觉;喜欢随便上一辆公交车,坐
期刊
颜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新闻,《写真地理》杂志刊发了一篇论文——《熟雞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该论文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文章宣称,在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一群经过特别培训的学生在郭萍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奇特的实验,即将熟鸡蛋通过意念的力量重新变成生鸡蛋,并将返生后的生鸡蛋进行孵化变成雏鸡,并且已经成功返生了40多枚。  新华社评论指出,如此反科学的文章堂而皇之地登上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