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文为作文导航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的学习上,大部分的学生不怕学语文,只怕写作文,对作文感到头痛。这也让老师头痛。目前,作文在初中考试中占50分,是值得师生共同关注的。
  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把这个难题简单化,让学生能轻松构建一篇作文呢?我认为,可以依托教材,让学生熟悉的课文为作文导航。尤其是起始年级。下面就七年级的作文教学,从以下方面谈谈我的尝试。
  一、拟题
  七年级有写人的课文,如七年级下册的《童年的朋友》既点明了对象,又界定了时间,同时这又是我们记忆中美好的时光。像《我的老师》更为具体,范围更小了,直接点明所写对象,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参考这些题目来拟自己的作文题目,会让我们的写作变得直接具体,有内容可写了。再如:《春》《夏》《济南的冬天》这些以季节为题的课文,《三峡》《端午日》《繁星》这些直接点明内容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借用到作文中去。另外,像《为你打开一扇门》《往事依依》也是易于化用的。
  二、开头
  七年级学生中的大部分其实还没有成熟的写作技巧,不知道怎样写出好作文。在平时的教学中,大部分同学也不知道主动去借鉴文章的开头,这时,我们可以学习课文的一些写法。
  如《往事依依》中的开头:“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至今记忆犹新”,这种开头由追忆中自然引出下文,直接就可以叙述下面的内容了。再如《繁星》一文的开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也易于下文的引出,而且开头简洁、扣题。我们甚至可把“我爱……,但我也更爱……”,这一开头灵活化用为其它文章的开头。像《春天》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即活泼又亲切自然,引人入胜,又易引出下文。
  三、结构
  作文的结构也可借鉴课文: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到……”,在题目中点明了地点,课文的结构也是按这两个地点来写的,学生在分析时,很准确地就分析了课文的结构,作文若能这样布局,那就一目了然了。
  再如《我的老师》一文,课文里写了多件与老师有关的事情,有老师爱学生的,也有学生爱老师的,都围绕“爱”字来选材行文,多件事有详有略的安排,事情由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平时到假期的来写,既清楚明了,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在学完这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同题作文,要求仿《我的老师》一课,也来写“我的老师”,那些不会写的同学竟也写出了符合要求的作文。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还可以像《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一样,列小标题,层次清晰,中心明确;也可以像《本命年的回想》一样,按时间顺序来行文,还可以像《春》一文一样,描写不同的景物图画,来扣题,突出了春的美。
  像这样的借鉴还有很多,这都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地引导学生去运用,把“他山之石”,变为“自己之剑”,给自己的作文增添亮点。
  四、结尾
  在《夏》中,结尾写到:“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我都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夏季”,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出了对夏的喜爱之情。
  无独有偶,在《柳叶儿》中,结尾写到:“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
  这相似的写法,同样的抒情,把它们归纳到一起,学生完全能学会并运用到写作中,这是最好的范例。
  再如:《往事依依》的结尾,“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春进”,与题目紧密相联,收束全文,内心情感自然流露,往事留心中,激励到将来。
  又如《社戏》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以点明中心的方式结尾,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见,结尾的方式有很多,且都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学生们若能借用过来,那么,他们在作文中的情感不也会表现得很好吗?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积累的基础阶段,在写作上,还不宜给出“条条框框”,“章法技巧”上的理论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有意识地拿课文来引导他们,他们也一定能写出有个性特色而又紧贴生活和个人感受的文章的。
  
其他文献
我校推广的“352”教学模式,即课堂分别按照3:5:2的比例划分时间,即13 23 9。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3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50%,剩余的20%用于每堂课的效果测评。这个模式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不是老师满堂灌,而是课文对学生的吸引度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这
期刊
会议
语文阅读分为泛读和精度。泛读是让学生粗略地阅读,或者知晓大意,或者了解内容梗概。精读是对文章字斟句酌地读,是对文章从文字到内容理解地读。精读有助于学生对于重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和体会,特别是有助于培养其对于汉语言的语境语感能力,通过精读,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整篇文章的构思和内容及气势的整体感触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文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博大精神的汉语言文化的
期刊
建立了控制CO〈,2〉焊飞溅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构成仿真系统的逆模型、正模型、差值模型均采用了改进的BP算法,用典型的样本集对这3个模型进行了训练。分
[内容提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可在真正的课堂学习中却很少能体现这一点。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认为:传统的学习课堂之所以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教师的整个教学设计是以教师自己为中心,按教师的学习思路来安排的。要想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变传统的教师讲授性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整个教学过
摘要:本文从合作学习的涵义入手,提出了小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并探究了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有效地小组教学途径。  关键字:新课改合作学习中学语文小组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相互切磋,共同研究,培养团结合作精神”。而小组合作学习特别强调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它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减轻学生压力。在教学评价上追求
在对现行的非线性逆系统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进而可用线性系统理论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模型未
摘要: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运用建筑技术和现有的各种资源,结合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构建一项工作。住宅建筑设计是创遗住宅内部的综合时空关系,对住宅建筑设计进行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设计原则  1 引言  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在其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的深化阶段都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