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新初中数学教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模式是以某种教育思想作为指导,进而创建较为定型的、稳固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在课改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些新奇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要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为宗旨,教师按照学生的要求,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做到独立思考并可以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一、初中数学传统教学的弊端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传统课堂教学存在以下缺点:(1)课堂上老师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以一个演讲者的态度机械式地进行讲课,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2)教师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所以课上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也不理想;(3)教学的内容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面。
  二、初中数学教育的创新理念
  (一)教师的创新理念
  初中数学教育发展的源动力主要是老师思维的创新。数学老师应该将计算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借助当今科技,借助强大的网络来充实课堂内容。老师们要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中的成就,以及结合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特点,对教学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的创新理念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初中数学教育着重培养的,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应该注重培养的。只有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满足他们的创新需求,他们才会真正了解到其中的奥秘,才会主动去探索,才会愿意创新。然而,应该如何培养他们这种创新的理念呢?
  教师要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并建立一个新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引导学生的思维倾向于活跃、变通的趋势,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各种教学情境,这样做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好奇心。教师要培养学生遇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全面思考,以开放的思想去发现,去发散,去创新。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若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要老师配合学生,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有困难的情况下,自己去探索和学习。
  三、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转变教学模式
  转换思维在数学教学思想中无处不在,体现为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和分类思想等。转变教学能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增加知识的全面了解,这些转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转化教学,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维,理解数学精神以及研究方法。转化学习,让学生在初中数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改变旧观念,引导新的思路,有效地转化知识。例如:教授1/x>x这种不等式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转化思想,首先假设两个函数分别为y=1/x和y=x,然后将这两个函数的图形绘制出来,通过看图就可以充分理解不等式1/x>x。同样的,在教授函数y=x2+3的图形这种“图形和性质的二次函数”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描点的方法,将函数的点逐一画出来,当然这样比较麻烦。教师可让学生先画出函数y=x2的图形,然后通过平移,进而充分理解其中的抽象本质。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
  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学习主动性,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比较符合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和同学进行沟通,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还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开放式教学模式既能满足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还满足了同学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参与、成就和满足的感觉。打开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程序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性和指导性的问题。另外,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过程中,老师先让同学们自己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们互相讨论,最后总结一下发表意见,老师就可以从他们中选出答案,最后老师再讲解课本中的定义,如平行四边形对角和对边相等。
  (三)开拓教学空间,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老师要常举办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与比赛,通过玩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学习的动力。老师还可以将一些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兴趣小组,各施所能,以带动其他的同学。教师也要培养学生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他们把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起来。
  (四)创造新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创造教学的快乐、轻松、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对学习才会有积极性,才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学会温故知新,考虑学生的基础状况进行复习,对知识加以巩固,生动形象地展现数学知识,这样才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教学环境,有助于老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在他们的知识储备库中已经有许多的数学概念,而学生对这些概念存在着许多模糊不清,或者至今仍然混淆不清,甚至已经遗忘了。因此,要突破学生的思维误区,真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个循序渐进的复习环节来得以突破。  一、吃透概念  要让学生吃透概念,教师必须着手两个细化的备课工作:首先就是分析学生对复习的概念存在哪些错误的认识,有哪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
规律探究型题是中考试题中的常见题型,此类题型不仅能培养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解决这类问题时,同学们可以采用列举法,在观察的同时用笔在稿纸上列举几例,一般列出3到4个例子后,规律就会呈现出来.下面笔者就采用列举法解决坐标系中的规律探究题,供同学们参考.  一、点的运动规律  例1 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
一、原题呈现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点G为BC中点,CF⊥AG 交AB于F点,求证:AG=CF+FG。  分析:一般用截长补短法。取线段AB的中点G0,  连接CG0交AG于K点, 连接GG0  ∵CG0⊥AB, CF⊥AG,  可证∠G0AK=∠G0CF ,  可证△AG0K≌△CG0F  ∴G0K=G0F且AK=CF,  又∠GG0K=∠GG0F=45°  可证△G
电子媒体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印刷文本以及字体的看法。然而新技术带来的新的字形美学,有时也难免让人感到过于冰冷、呆板。于是,复古字体开始流行。应永会就是其中一
运用勾股定理解题时,由于题目的条件不确定,会引起一题多解的现象,这时若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解答,则可确保结果不重不漏,下面举例说明. When using the Pythagorean The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在必修课程教学方面,主要围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项内容提出了教学要求。其中,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发展广泛的阅读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能利用多种媒体收集和处理信息等具体要求。对表达与交流提出了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能综
试题:(2011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22题)  如图1,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 过A作OP的垂线AB,垂足为点C,交⊙O于点B. 延长BO与⊙O交于点D,与PA的延长线交于点E.  (1)求证:PB为⊙O的切线;  (2)若tan∠ABE=,求sin∠E的值.  第(1)问是圆中的常见问题,因为点B在圆上,连半径OB,证明∠OBP=90° 即可. 这里的关键是发现OP是弦AB的中垂线,
语文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获得信息、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从近年来的中考趋势来看,阅读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而且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阅读也提不起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认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究,寻找更科学、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他们语文综
这里是近几年来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19本设计得非常好看的书,大多是艺术家画册、艺术类图书,也有些是与视觉文化有关系的读物,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是独立发行的出版物。如果说
今年北京设计周的主要会场(从9月26日到10月3日)选择在拥有大块空旷而破旧空间的大栅栏举行看起来似乎有些奇怪。许多人问我们为什么会关注这个地方——它通常被视为庸俗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