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之“人文底蕴”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融合

来源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tcq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结合中学化学学科及学科教学实际,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其他文献
外国文学选文作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通过文字阅读,跨越国界和时代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外国文学与文化风采。由于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外国文学选文编排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影响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的教与小学生的学。鉴于系统针对此变化的研究尚少,本文通过统编本和人教版两版新旧小学语文教科书外国文学选文的变化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明确两版教科书外国文学选文的变化差异和编排特点。这将为小
<正>2022年4月15日至17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国内90余所高校的23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会。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
期刊
专题教学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变革的重要方面,对于教学内容体系化构建、多元化评价、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现实价值与意义。专题教学要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源于真实的问题,聚焦培养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以工具线和人文线贯穿教学始末,以任务驱动学生言语实践,以对话文本深化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实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样式、教学手段和评价的变革。
在本篇访谈之中,苏晖教授从切身研究与教学的经历入手,讲述了自己在文学伦理学批评、喜剧美学、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比较文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心得。首先,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苏晖教授特别答解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文学伦理学批评未来可开拓的领域,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术语“伦理智慧”并重点探讨了其与伦理选择的关联;其次,关于喜剧美学研究,苏晖教授答解了在喜剧美学理论建构中的重要心得
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既是一种内在诉求也是一种鲜明导向。从理论层面看,制度建设是减少腐败、提升廉政效能的重要支撑;从实践层面看,制度建设是一个政权保持廉政状态的应有“配置”。廉政制度建设不只是某一项或某几项制度的建设,更不是各种制度文本的简单拼置,而是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系的体系构造。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构建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廉政制度建设的重点和突出亮点。在制度层面,通过加强党内法规、廉政法律规章建设以
<正>50年,筚路蓝缕启征程;50年,守正创新著华章。2022年10月,《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将迎来创刊50周年华诞。50年来,《中化参》始终坚守“为中学化学教学服务,为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宗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汇聚教研成果、传播教育智慧、繁荣教育文化、推进教育发展,形成了“一刊引领、专业开发、融合发展、多元服务”的经营格局,为中学化学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期刊
<正>一、情源《中化参》1993年我刚读高中的时候,.所接触到的最好的化学学习资料就属《中化参》中考、高考特辑。其中的知识讲解很有系统性,所选题目十分经典,分析思路很清晰,这给予我很大的指导,使不太擅长理科的我也逐渐喜欢上了化学,并获得永登县一中化学竞赛的第一名,一时间我也成了班里的化学高手,同学们有什么化学问题也喜欢和我探讨,我也毫不吝啬地贡献出我的特辑“秘笈”。在教辅资料相对匮乏的那个时代,我
期刊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元末初期的作者施耐庵的作品,本书大概分为五部分,这部名著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内容写得荡气回肠。目前的社会是全民阅读的社会,名著阅读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为《水浒传》有着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文笔通俗易懂,适读性强等诸多阅读优点,尤其适合初中生阅读和品析,故笔者从名著对初中生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出发,深度分析名著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错误阅读观念,最后通过分析水浒传
《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分别立于东晋时期和南朝刘宋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地处边远云南地区的地域特色,使得“二爨碑”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个性风格。这段时期是我国社会政治上最混乱的年代,朝代更迭频繁,战争连绵不断,人口迁移频繁。在东晋南朝实行“禁碑”政策的时代背景下,因此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碑刻较少。立于东晋时期的《爨宝子碑》与立于南朝刘宋时期的《爨龙颜碑》由于地处边远云南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化学文化源于人的本质规定性建立起对物质世界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化学知识体系及衍生而来的价值观念体系的总和。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自然依附”到“文化回归”的形态特征转变,从“狭义科学性”到“广义文化性”的属性特征转变,从“社会建构”到“文化建构”的机制特征转变。基于此,面向化学文化的化学教育,以培育人的化学文化素养为目标,通过创设合理的化学文化语境和生活化评价标准,实现对“文化之人”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