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概念的建立、深化和应用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untain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市100190
  作者简介:陈佳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长期从事半导体、磁学和低温超导电子学,微弱信号检测,空间材料科学的研究,有较多的成果、专著和论文。历任项目负责人、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已退休。任学会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二版)分卷主编,学报
  和丛书编委等社会兼职。
  
  (一)
  
  在科学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学生首先会注意可直接观察的而且经常能感知到的现象,然后经历提出问题、利用信息资源、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分析和处理原始数据、得出答案与解释,并将这些解释进行对照和交流的探究的具体过程。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直接或间接的经历,获得知识、技能、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得到发展的能力。
  另一方面,科学探究活动的真正目的是促使他们建立重要的科学概念。提高探究能力与获得科学概念是成功地进行科学探究性教学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内容。但是当前国内对科学探究性教学的理解、实践和宣传中,常常过于强调让学生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却不甚了解通过探究过程达到科学概念的建立、深化和应用,不重视概念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了解两者的因果关系,成为教学中十分遗憾的不足。在实际情况下,科学探究活动中具体的探究过程与获得抽象科学概念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相互影响、互为基础的。只有同样重视这两个环节,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方法。
  人们认识周围事物最初形成的往往是前科学思维的日常生活概念。这种最初形成的概念,通常是作为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并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因此对于自然现象,学生先有一套来自生活的想当然的前概念,而这些前概念通常在头脑中很顽固地存在,一旦这些前概念与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科学概念有所不同时,他们就会感到困惑、想不明白。例如他们在学习和理解牛顿第一、第二定律;质量和重量;声波和光波;光与颜色;波粒二象性;乐音和噪声;温度和热量;电子的运动;时空关系等概念的建立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总的来说,当学生的这些前概念和所学的新概念一致时,这些“先前的”知识就成为进一步深入理解新概念的坚实基础。这些前概念总的来说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合理的,但是学生不恰当地把它们应用到了新的问题中。这时教师使用常规方法教学往往很难改变他们已有的前概念,而探究性教学的主要理念是把观察到的事件或问题进行思考,直到发现那些存在的矛盾或不能理解的事情。通过探究的具体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建立起新的科学概念。这些概念的真理性又要返回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对概念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实际应用。所以学生是通过修改和概括他们原有的概念,并把新的概念纳入已有概念之中来形成新知识的。正如温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低年级写字教学微问题入手,我们对低年级写字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写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一个个小而有效的微策略,为提升学力,提高写字教学效率提供了有效参考。  【关键词】低年级写字教学;微问题;微策略;提升学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陈静,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
摘 要:以“划时代的发现”中涉及的部分物理史知識为例,探讨了物理学失败史中常常被忽视的教学价值,指出了物理学失败史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可能的改进建议。认为物理学史不应停留在故事呈现的层面,还应该进行深入的挖掘,发扬它的最大教育价值。  关键词:物理学失败史;科拉顿;教学隐忧;教材分析;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
策划人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和信息传输迅捷的今天,电脑和手机等高科技产品渗透进了每个人的生活。大中小学生常有提笔忘字或字迹潦草的现象,甚至对书法的概念仅仅停留在拿笔书写文字的认识层面上。那么,如何让他们书写得美观、大方、典雅,如何提高他们对书法的认知、理解,便成为校园书法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对青少年书法基础教育的呼吁,便成为社会共识。教育部已经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地行政部门可结
【摘 要】魏碑体书法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书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魏碑体书法种类繁多,数以万计的墓志石刻作品,给研习魏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带来教学的困难。准确把握魏碑体书法的结体特点是学习的前提,简约归纳特征和分阶段练习是教学的基本流程。学习者通过临习不断深化对魏碑体书法的认知,从而促进个人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  【关键词】魏碑体;结字特点;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
摘 要:在新兴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下,文章以“升华和凝华”教学为例,分别在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阵地,具体阐述如何围绕教学主题,运用多媒介的方式,有效促进物理体验性活动和实验的开展,丰富常规物理教学体验和表达形式,形成可行的教学策略,落实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体验性教学;多媒介;体验和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2-0
摘 要:简单朴素的器材制成的实验装置往往比经典实验装置对学生更具亲和力,更能有效引导学生突破错误前概念;教学活动的组织只有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有可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关键词:前概念;弹簧测力计;学生心理;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6148(2019)5-0077-4  2018年3月份笔者在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二力平衡》,两次使用
紀禹安 尹乐 张鑫宇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也有很多有益的本土化尝试。以“磁体与磁场”的教学为例,从教师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学生课外学习、师生课堂活动和学生评价等方面展示对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深入学习;初中物理;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64-5  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由易到难可分为
【摘 要】“篆引”作为最原始、最基础的书写方法,或可称它为“原始笔法”,它一方面始终沉淀着一种图形构成意识,服从文字造型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具有一种符号记录意识,需要书写清晰、方便快捷。而这二者又是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它们的二元对立对书体、字体、笔法等方面的演变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篆引;图形构成;符号记事;倒薤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摘 要: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初中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准备阶段。将“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首要任务。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创新实验,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思维训练方法、体会实验设计过程的巧妙,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实验创新;设计实验;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