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学生和教师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通过日常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对数学学习产生动力,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教学的目标,在日常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创设丰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日常中,教师要多关心爱护学生,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生而言,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兴趣是尤为关键的。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当今网络时代,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很多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弱,导致对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就必须想尽各种方法,随时调整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数学教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不足
新课程的改革提出来,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1]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讲解书面知识上,以应对考试。整节教学活动中,几乎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的听,因此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的心理,导致学习成绩得不到很好地提升。
目前,有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课堂中,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因此学生缺少与教师交流问题的机会,在讲解完知识以后,教师让学生做一些习题来巩固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和做题失去了兴趣。
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学和进步,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
二、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策略
(1)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同时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很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好奇,因此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性格特征,创设新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可以对生活中类似的事物进行举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可以把复杂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中,从而使学生可以积极地解决生活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又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教学的乐趣,进而提升学习兴趣。
(2)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3]。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就会把数学问题当做生活问题看待,以分析生活问题的角度来分析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这样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通过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就会发现数学学科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仔细思考,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带来钱币,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来扮演收银员和顾客,以游戏的方法巩固认识人民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使他们养成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习惯,
(3)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隨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往往比较好奇,同时也十分好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创设实践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可以增添一些动手操作的内容,例如学习《认识钟表》时,可以让学生画出各种各样的钟表,并画出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学科。此外,还可以组织课后实践活动,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巩固数学知识,又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 儿童大世界月刊, 2017.
[2] 张发兴.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 人间, 2016(3):185-185.
[3] 李海琴. 浅谈新课标下中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上), 2012(11).
[4] 贺美英.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兴趣教学[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8, 000(008):83.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生而言,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兴趣是尤为关键的。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当今网络时代,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很多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弱,导致对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就必须想尽各种方法,随时调整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数学教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不足
新课程的改革提出来,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1]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讲解书面知识上,以应对考试。整节教学活动中,几乎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的听,因此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的心理,导致学习成绩得不到很好地提升。
目前,有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课堂中,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因此学生缺少与教师交流问题的机会,在讲解完知识以后,教师让学生做一些习题来巩固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和做题失去了兴趣。
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学和进步,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
二、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策略
(1)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同时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很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好奇,因此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性格特征,创设新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可以对生活中类似的事物进行举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可以把复杂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中,从而使学生可以积极地解决生活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又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教学的乐趣,进而提升学习兴趣。
(2)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3]。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就会把数学问题当做生活问题看待,以分析生活问题的角度来分析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这样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通过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就会发现数学学科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仔细思考,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带来钱币,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来扮演收银员和顾客,以游戏的方法巩固认识人民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使他们养成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习惯,
(3)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隨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往往比较好奇,同时也十分好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创设实践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可以增添一些动手操作的内容,例如学习《认识钟表》时,可以让学生画出各种各样的钟表,并画出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学科。此外,还可以组织课后实践活动,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巩固数学知识,又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 儿童大世界月刊, 2017.
[2] 张发兴.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 人间, 2016(3):185-185.
[3] 李海琴. 浅谈新课标下中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上), 2012(11).
[4] 贺美英.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兴趣教学[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8, 000(0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