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语文古文课堂教学趣味性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古文教学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随着语文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许多站在课改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对中职语文教材其他部分进行了大量深度挖掘,精心设计多样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异彩纷呈。反观古文部分教学,却仍是裹足不前,是许多中职语文教师教学的一道坎。如何迈过这道坎呢?作者在分析中职古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自身教学实例为引,就如何提高古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古文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 趣味性
  古文在语文教学中不容置疑地摆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传承体。古文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窗口。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汲取其中的文化滋养,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对其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古文教学在中职教育中有逐渐弱化甚至忽略的趋势:一方面由于现在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对古文实词、虚词、句式等古文语法知识概念很模糊,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至于古文背诵更是既无兴趣又无可能。这使老师异常困难,常常事倍功半,所以大部分老师上古文单元时往往只简单翻译全文及个别字句,能少讲就尽量不多讲,应付了事。另一方面有些学校片面地摒弃古文,认为中职语文对中职生而言就是一个工具,只要掌握应用文的写法就行,现代文都嫌多余,更不要谈“之乎者也”的古文,没那个必要也不愿花那种时间。
  虽然中职生文化基础较薄弱,但是对中职生古文的学习不能放任不管。通过观察,我发现,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没有接触古文的可能,对古代的东西兴趣不大。至于目前充斥荧屏的古装剧、穿越剧,更是造成很多误导。学生对古代的一些基础文化知识普遍不了解,如各个时期衣着的不同要求,称谓的时代变化,古代地域文明,等等,更不用说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如尊师重教,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儒家思想,谦虚礼貌、立志勤学等许多中华美德。古文中对学生所普遍缺少的修身、治家、睦亲、就业、交际等道理上都有发人深省的论述,在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职业观及确立个人道德体系上有着非常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我认为古文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应保留一席之地。那么,面对现在的中职生,语文教师应如何上好古文课呢?
  一、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每一届的中职生第一次接触古文课文时,我都会先问他们:“你们在《语文》课本的这些单元中,最不喜欢的是哪一个单元啊?”毫无例外,他们的回答都是古文单元。接下来我会回应:“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语文的哪个单元吗?告诉你们,古文单元!”为什么呢?引发学生好奇后,我开始讲述承载中国两千多年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不是现代文而是古文,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中唯一保持文明不断裂是因为古文的学习与传承。如上阐述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树立学习古文的自信心,我所任教的学校位于闽南语通用地区,我用“福建人特别是闽南人在学习古文上具有先天优势”这一观点鼓励学生,并举例说明:一是闽南语中保留了大量的现代文中已不通用甚至消失了的古文本义,如“走”字,古文本义指“小步跑”,普通话中指“走路”,而闽南语中也指小步跑。再如“鼎”一字,古文本义“锅”,普通话中指“祭祀用的器皿”,闽南语中也指“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二是闽南语的发音更接近古汉语原音。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普通话发“xié”,是一个单音字,而正确的发音却是和闽南语相同的“xiá”,这个音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却被闽南语保留了下来。再如闽南语中的“入声”也是古汉语中有,而普通话中没有的。在讲解举例的过程中,学生往往积极性高,参与性强。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示弱”,让学生多发言,主导课堂,教师“虚心接受”学生的指导。通过如上两步设计,学生对古文课文的畏难情绪就会暂时缓解,甚至开始期待自己在古文学习中的表现。
  二、教学人文性先行,工具性上适当降低难度
  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信心陡增是一时的,是教师外在引导下的一时表现,无法持久。因而,在接下来的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如下手段,保持和内化学生的兴趣与信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语法内容的教授上,点到即可。
  对古文字、词、句的讲解,要适当降低难度。古文语法结构繁多复杂,如你一一讲授,则学生只能在过程中晕乎其晕,最终不仅扼杀了培养起来的兴趣,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怀疑:你不是说很容易、很好学,原来不过是骗人,想让我们认真听讲罢了,这就很不妙了。学生对教师个人的怀疑会导致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配合甚至出现抵触现象。古文教学的难度把握和教学设计的灵活多变是上好古文课的关键。对语法的讲解只到点不到面,如对“之”一字的讲解,只举“乃夜驰之沛公军”“沛公之左司马曹无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中职古文课文中出现的例句,不做过多的课外拓展,解释字义时侧重讲授字的意思,而不强求学生掌握语法作用。注意对知识点的归纳,使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如在讲解人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的古代散文欣赏单元时,我把出现的古文语法归纳为三个部分:字词部分,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等)、三动(使动、意动、被动)、通假、古今义不同;句子部分,只讲解到语气(陈述句、怀疑句、否定句、祈使句),句法只分析到倒装,而不要求句子的成分、结构的具体分析;文章翻译部分,只要求意译,不强求直译,教会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文体内容的讲授上,注重人文熏陶。
  《将进酒》让学生体会李白从悲—欢乐—愤激—狂放的情感,体会《关雎》中轻松活泼的氛围,体会《青玉案·元夕》的孤高,让学生感受不同诗歌的意境,领略古诗歌无穷无尽的美。
  每篇课文讲授之前,先与学生一起认识作者,贴近作者内心,或介绍其生平,或欣赏其文风,或了解其创作意图,多方位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更深刻,而且让他们在讲述中感染作家作品的情感,内化其品性。   3.知识的拓展上,充满趣味的古文小常识。
  如介绍古代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它的计算方式及与西方记年法的区别和联系,我在介绍这一古文常识时,往往结合分组比赛记忆、快速默写的方式,使学生在竞争中更快更好地识记。再如可以归纳古代对一定年龄的称谓,如孩提(二三岁之间)、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黄口(十岁以下)、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束发(男子十五岁)、及笄(女子十五岁)、弱冠(男子二十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期颐一百岁等。介绍词义的演变过程也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话题,如“字”的古义是“生子”,“自”的古义是“鼻子”,“亦”的古义是“腋窝”,教师可从讲解字的甲骨文写法入手,教学生理解其古义,再介绍其意义的演变流程,让学生站在历史演变的高度认识和了解古文知识。只要教师肯花时间不断探索,古文这一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优秀知识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学生输送丰富多样又充满趣味的养料。古文的枯燥不是古文本身,而是教师不主动钻研教材,开动头脑思考,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的遁词。
  站在中职语文讲台上,我们要改变原有的古文教学方式(重视字词句的讲解,机械地切割文章,毫无美感),在古文教学中注重挖掘人文性,提炼出古文的精髓,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带领学生领略古文的魅力。
  三、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结合,注重挖掘古文的“新意”
  讲授《鸿门宴》时,针对市场营销101班专业特点,在解决“历史为何选择刘邦”这一问题时,我从个人能力、个人业绩、团队力量三个方面归纳刘项二人的表现,分析刘邦个人能力虽远逊于项羽,但其社交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强,知人善任,综合实力上远远超过项羽。最后我小结:可见,事业的成功单靠个人能力是莽夫行为,不可行也不可取,只有团队协作,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才能最终取得事业上的辉煌,学生由此听得津津有味。
  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针对会计班女生较多数特点,我在分析妻、妾、客对邹忌的回答时,从分析其心理入手,告诉学生:在古代,男子的妻只有一人,妾却可多人,妻占主位,死后可入宗祠,尽得夫之荣誉,所以邹忌之妻的回答充满骄傲与宠爱;妾在古代地位远不如妻,须仰一家人鼻息,处处赔着小心,犯小错就有可能带来逐出家门不得善终的下场,所以邹忌之妾的回答惶恐而小心翼翼;客有求于高居丞相的邹忌,对人有所求,当然要投其所好,所以邹忌之客的回答巴结而敷衍。再作小结:可见,与人交往须注意身份,言谈要得体有度;不可尽信人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分析和把握他人的内在心理有利于更好地与人交往。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而且传授了为人处事之道,自然深受欢迎。
  古文的世界博大精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勤于钻研,提炼出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知识,发掘古文的“新意”。这样,一方面拓宽了课堂的知识面,增强了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优秀的古文中学到了多样技能。
  总之,中职学校的古文课不应该削弱。广大的中职语文教师要钻研教材与时俱进,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一些优秀的通俗易懂的古文,并且提取每篇古文的精华。对于古文教学要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教会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继承优秀文化遗产。这样老师愿意教,学生也愿意学,学生一定会在这块中华瑰宝中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2]曾文君.语文学习兴趣研究及对策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4.
  [3]吴晓靖.以人为本 走出职高语文教学困境[D].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6.
  [4]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J].语文教学之友,2003(6).
  [5]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J].成功教育,2008(8).
其他文献
选煤厂生产系统分析与模拟研究有成果李剑锋山东矿业学院和州矿务局兴隆庄煤矿选煤厂共同完成的选煤厂生产系统分析与模拟,填补了选煤厂生产系统分析与模拟研究,填补了选煤行业
摘 要: 本文在阐释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内容、主体和客体三个角度深入探析了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开展问题。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文学教育 审美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增加了大量文学作品,与文学审美相关的内容也随之在考试中出现,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的诉求越来越普遍。就语文教学发展历程和新课程改革实践来看,
摘 要: 本文从当前我国高职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师资现状、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观点。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 高职教育 教学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水平、教学规模、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以“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为培养目标,各高职院校均开设了公共基础必修课——《大
本文构造出一种新的用于模式识别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由自组织分类网络和带时滞单元的匹配网络两部分串联而成.对模型的讨论是通过工件的识别展开的,包含工件的图像经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