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权力还给真正的教育家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k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学者认为,现代的高考,延续了旧时科举最美妙的部分,以一种公平,实现了社会的流动。
  然而,这4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一开始的人们始料未及。直至今日,多元化甚至能使相当一部分人有足够底气对年届“不惑”的高考说声:“去你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这些围绕高考引发的争议,是正常,也是种进步。因为只有当人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有精力去思考:教育与高考,究竟谁该服务于谁?
  也许这探讨“大而虚”,但是,当采访途中路过北京大学,看到百年校园里那些年轻的脸庞,我相信,无论何时,对于学习和知识,敬畏之心不能变。
  《中国收藏》: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这是否让高考改革更加不能回避?
  马国川: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问题凸显,改革高考制度的呼声就已经出现。从那时开始,高考制度就不断地进行调整。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大学扩招以来,不断有新改革措施出台。但我认为,这些改革虽然花样百出,眼花缭乱,但是摇摇摆摆,并没有找到真正的方向。
  《中国收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马国川: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一方面对高考批评得厉害,另一方面又拥护它。一种典型的观点是,高考是保证教育公平的惟一的刚性制度,实际上,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
  《中国收藏》:但确实有不少人因为高考改变了命运,包括许多来自农村的孩子。
  马国川:高考确实给底层民众提供了些许机会,值得赞许。但在这个过程中制造的看不见的不公平,同样应该关注。
  在我看来,只有尊重人的天赋、只有尊重人的自由选择,才是真正的公平。每个人的素质都不一样,如果你只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难道是公平的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如果因为高考把人的能力格式化了,你觉得是公平的吗?
  还有,由于各种软硬件的限制,现在农村孩子所接受的教育的质量远远赶不上城市孩子。有数据表明,越是离城市远的农村的学生,考上的大学越一般,你能说这是一种公平吗?
  《中国收藏》:我们对高考的争议,其实更多折射出的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马国川:高考是学校教育链条的核心,将应试教育向上游和下游传导。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抹杀了很多学生的特质,大家学的都一样,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也一样,进入大学也没多大改变,走向社会之后还是一样。
  我曾经统计过,中国上千所大学的校训高度一致,都是“改革”、“创新”、“奋进”之类的词汇,互相抄袭,毫无新意(近年来可能要好一点)。校训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办学定位、学校精神,怎能够如此敷衍?结果导致大学与大学没有区别,“千校一面”,跟现在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是一个道理。
  《中国收藏》:您曾采访过的许多名人,在他们身上您看到教育的不同结果吗?
  马国川:我拜访过著名语言学家、思想家周有光先生,他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我也认识几位同样从圣约翰出来的老先生,他们身上有相同特质,比如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特别洋范儿。可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自报家门,你恐怕很难辨别出他(她)出自哪个学校。
  我还接触过余英时、资中筠、吴敬琏等老先生,他们都是1930年出生,接受的主要是民国教育,至今保留着非常可贵的独立、自省、批判等精神;我也接触過不少香港学者,传统的儒雅气质和欧美的绅士风范,在他们身上结合得特别完美,他们的气质会让很多内地学者相形见拙。其中的原因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中国收藏》: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答案。
  马国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钱颖一教授对“钱学森之问”作出了一些修正。他认为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学校只是提供自由的环境,让学生不断寻找合适自己的方向,这样人才才能自己冒出来。
  最近我们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人工智能和教育未来高峰论坛”,请了不少前沿科学家来谈人工智能发展。我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原来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因此,无论是从社会公平、造就人才的效率来看,还是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真正的高考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收藏》:在您看来,高考制度的核心问题出在哪里?
  马国川:有人说,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高考指挥棒”没有改变。更应该看到的是,“指挥棒”后面还有一套官僚体制,垄断了考试和录取。所以我认为,中国高考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权力问题:用权力制定一个硬性标准,要求所有人都在这条跑道上起跑。
  《中国收藏》:那么您对此的提议呢?
  马国川:中国高考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把办学的权力还给大学,还给真正的教育家,让大学自主招生。
  横向看,美国大学是自主招生。纵向看,废除科举之后,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大学基本上都是自主招生。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大学自主招生呢?
  只有自主招生,学校之间才会千方百计地去竞争,不同学校才会有不同的特色。比如高考作文,北大可以要求用古文,清华必须用英语,人民大学让写政治论文,这很好啊,各校的特色就出来了。学校找到了想要的学生,学生找到了想进的学校,才是教育生态多元化的真正开始。现在高校只有大约5%的自主招生名额,还是太少了。
  《中国收藏》:但自主招生,也有人担心“内部交易”会更多。
  马国川:很多时候,国人太迷信权力。其实,权力往往不是解决公平的方式,而是制造不公平的根源。只有削弱权力、分散权力,权力运作、私相授受、权钱交易的机会才会减少,才会增加社会公平。如果招生的权力不是还给大学,而是继续统一在教育官员的手里。如果用权力去划杠杆,一切以它为准,更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扭曲,造成各种各样的“内部交易”。
  把办学的权力交给大学,让教育家办学,他们才会真正去思考如何对学校负责。举个例子,西南联大迁到昆明后,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想让儿子到西南联大上学,找到校长梅贻琦,梅贻琦说成绩不够,断然拒绝了。今天的大学校长有这样的勇气和骨气吗?
  总之,要把办学的权力还给大学,还给真正的教育家。如果不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只在外围打转转,就是“假装摸着石头而不过河”,高考制度改革就没有希望,中国教育就没有未来。
其他文献
大学四年是读文学的黄金时间,校园里流淌着慵懒而浪漫的空气,“超低空飞行”、“群山之上”之类的文学社团,在校园里遍地开花。在这接踵而至的文学浪潮中,文学期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很多年之后,当我偶尔回望遗落在烟水苍茫之中、笑中带泪的80年代,不知为何,首先回到记忆里的,是那个时代富于激情的马路求爱者群体。  这些热情得有些莽撞的年轻人,多为文学青年;作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求爱方式是很有腔调的
期刊
“读大学无用,北大清华学历不如一套房。”不久前,高房价与名校身份的叠加,迅速被推上热搜,引爆网络。段子手尽情发挥,剧情演化为: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拜问禅师:如果买不起学区房,该怎么办?禅师答曰:如果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对此,许多人不禁慨叹:知识还能改变命運吗?  其实,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讨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已出现过三次——  第1次 “文革”后期  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
期刊
一边是高考,一边是匠心,怎么看,这两位都不搭界,可找找各自的特质,似乎也有着某种关联。比如,说起高考经历,许多人会想到痛苦、专注、坚持……匠心呢,有可能是枯燥、创新、信念……而之所以想谈论这个话题,是基于一些人对80后尤其是90后的“固执己见”——认为在浮躁的当下,年轻人已经很难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将毕生精力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果真如此吗?  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80、90后的“
期刊
高考在推进,改革的呼声也浮出水面。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变化。  1984年,“我们都下海吧”成为民间最为流行的一句话。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很多人靠留洋打工、倒腾紧缺商品或者辛勤劳作先“富”起来,在银行账户上有了十几二十万元的存款,成为当时社会羡慕的对象。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最后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期刊
在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中,潘天寿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名字。他笔下的巨制,风格刚健、大气磅礴。正所谓“画品如人品”,这种笔墨功力,是他个性和内心的一种率性而为。  “霸悍”是潘天壽艺术风格的关键词。而这个词与中国画的主流审美似是不太合拍的,历来也鲜见前人的绘画理论中有这样的主张。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基因最讲究含蓄、内敛;然而,潘天寿的创作不仅要“霸悍”,还要“一味”,这听起来真是“很不得了”!  对此
期刊
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同时带来了西方的视觉欣赏习惯,国人不懂得怎么品读。而画家又不能总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要求大众,因为时代变化了。潘天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非常
期刊
传统文人画内敛蕴藉,富有书卷气,耐人寻味。尤其是花鸟画重视作品的寓意,对表达方式十分讲究。潘天寿先生却亮出“一味霸悍”的惊人之语,因为“霸悍”与“蕴藉”从字义上看是相对的,那么推崇文人画的潘天寿先生为何偏要表示出“霸悍之意”,又刻一方“一味霸悍”的图章,钤于自己得意的作品上呢?  想“霸住”不容易  在潘先生的一幅《墨竹》(收录于《潘天寿书画集 下编》)上,他题跋:“野战,须以霸悍之笔出之。”吴茀
期刊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类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很多改变。而20世纪的艺术家,除了画好自己的画,还要面对各种新问题的出现,首先就要面对画为谁服务的问题。古人的书画创作是属于中国文人的,其意并不在于解决与社会、群体有普遍关系的强烈诉求。而从民国时期开始,中国艺术家已经介于中国文人的理念和现代知识分子责任转化之间的关系,这让他们既保留着一定的传统文人情怀,希望自我愉悦,又有对视觉效果等其他方面
期刊
潘天寿先生是浙江宁海人。说他霸悍,好像有些与通常人们对于江浙人的印象相悖。但实际上,在这里所指的霸悍,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写照。  一位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必定与其人生经历、性格、生活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通过亲友、同行、学生的回忆,作为后辈的我们也能够对这位大师所秉承的“一味霸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潘天壽的儿子潘公凯曾经撰文写道,父亲“一辈子都像一个农民那样生活着”,他自己动手炒年糕,每天
期刊
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是他的梦想,可出路在哪里?整个70年代,他都在思考前途,尽管觉得渺茫,但有一点始终坚信:学习不能松懈,总有一天,知识会派上用场。直到1977年10月21日晚上8点,他终于等来期盼已久的那一刻。高考,在当时成为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  迷茫中,坚持学习  1975年春,我高中毕业。“文革”期间的高中生,学业水平低得可怜,但似乎我们这一届较为特殊一些。因为从197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