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雄健 诗意浓郁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120900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人画内敛蕴藉,富有书卷气,耐人寻味。尤其是花鸟画重视作品的寓意,对表达方式十分讲究。潘天寿先生却亮出“一味霸悍”的惊人之语,因为“霸悍”与“蕴藉”从字义上看是相对的,那么推崇文人画的潘天寿先生为何偏要表示出“霸悍之意”,又刻一方“一味霸悍”的图章,钤于自己得意的作品上呢?
  想“霸住”不容易
  在潘先生的一幅《墨竹》(收录于《潘天寿书画集 下编》)上,他题跋:“野战,须以霸悍之笔出之。”吴茀之先生说:“潘天寿先生作画,特别重气机,讲格调,往往出奇制胜,好野战。”郑板桥对“野战”早就有过这样的注释:“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观潘先生与石涛的墨竹,确实生气盎然,异常强悍,有野性,有生命力,看似上阵野战,颐指气使,无不如意,但依然有章法在其中。
  潘先生1961年画的巨幅《长春图》卷(收录于《潘天寿书画集 下编》),自认为是“野战霸悍”之作,故在画面上题写道:“石涛好野战,予亦好野战。野战霸悍,观者无奈霸悍何!”这幅画钤了四方印章,其中有一方是“宠为下”。本人觉得潘先生的“一味霸悍”正合“宠为下”之戒语,好野战,不愿人云亦云,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强烈的创新愿望,其大无畏的革新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长春图》卷大气磅礴,铺天盖地的擎天巨松、顽石暗喻长春永驻。为潘天寿刻“一味霸悍”、“强其骨”图章的余任天先生曾经说过:“一味霸悍,我体会是用我自己的笔,画我自己的画。霸悍不是狂妄,是指潘先生作画一味追求雄健有力而言,并不是蛮不讲理的霸道。”
  “一味霸悍”其实与潘先生“强其骨”的主张是一致的,连同“不雕”、“知白守黑”、“不入时”等都是他一贯的美学见解。他也将“强其骨”的印章常常盖在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上。20世纪的中国画对于清末文人画摹仿成风、渐趋柔弱萎靡的风气予以纠偏。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四大家”是一脉相承的,而至潘天寿面对西风愈烈,树立民族绘画的自信心则变得更为迫切。与姓名章不同的闲章,常常是画家的座右铭,用以表示喜爱、志向、主张,既丰富画面,也借以不断提醒自己。潘天寿这几方章特别引人注目。
  “霸”字可以组合成复合连词:“霸道”通常指不讲道理的人;“霸主”可以是独断独行的主子,也可以是“盟主”,“春秋五霸”就是取的盟主之义。同样,“霸悍”甚至“一味霸悍”也非绝对的贬义之词。
  潘先生对学生说过,齐白石的印“凶的”、“厉害的”,并不是说齐白石对人态度很凶,而是说“水平高的”;他也说过“要‘霸’住一幅画不容易”,意思并非霸着要这幅画的所有权,而是“画画的时候要控制住一幅画不容易”,这是在谈主次、疏密、虚实、开合、呼应等等构图的问题,不能让一幅画画散了。好的散文要形散意不散,画也是如此,看似随意自在,但笔笔有来路,相互之间关系要交代清楚,要散得开收得拢,起承转合,神清氣爽,甚至于没有笔墨的空白也得有大小、主次、形状的具体要求。
  最近潘先生的弟子、82岁的工笔画家杜曼华教授就深有感触地说:“潘先生讲座时说,一幅画最好有一块很大的空白,大空白有大的作用。”杜老师的工笔画从这一启发中受益无穷,虽和别人不一样,却有画得不多、以少胜多之特点。
  “大剧本”里有规律
  潘先生善画大画,《光华旦旦》、《雨霁》、《铁石帆运图》、《黄山松》、《梅月图》等都是巨帧。他用中国画传统笔墨之精华,加上他创造性运用生拙的指墨画技法,以强悍骨力表现雄强气势,以超凡的造险破险的奇崛构图,形成其独特的大国胸怀,显示出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精神情操,饱含高尚的人格力量。
  画之大其实不在于尺幅之大。吴冠中先生在20年前就指出,潘先生的画在于境界之大,他用“高山仰止”给予赞美。潘先生自己也说:“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潘先生许多小幅,甚至册页,清新刚健,依然呈现出一种无欲则刚、强骨静气的气质,颇有境界。
  潘先生画面的“霸悍”表现在立意构图上尤为突出,“不论画幅大小,都喜从高处、远处、大处和最新奇处立意,并且贯穿到作画的始终,于雄浑、超脱、厚重、泼辣中复绕一种浓郁的诗意,耐人咀嚼和寻味”(吴茀之语)。以《松鹫图》为例,鹫之威武雄健,居高临下,颇为霸悍;配上青松苍翠,江水潋滟,高远空阔,气势非凡,表现的是“健翮欲翔云汉外,江天晓色艳晴阳”的诗意境界。
  在《长春图》卷、《雨霁》与《记写百丈岩古松》等大画之中,都有不同身姿的横亘巨松占据画面的主要部位,自然会很突兀,可谓霸气十足。但画面往往贯穿一支源远流长的白水,又以山花野草极现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诗意盎然。
  构图上的经营,潘先生不但超越前人,亦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如《铁石帆运图》是两张八尺拼起来的巨幅中堂,从左下山坡起笔,承接一块拳头状的巨石,然后反时针转出一棵擎天大树,最后合于左上角的一横一竖题款,起承转合气势非凡;却在底部添了参差不齐的帆船的数帆之顶,绝巧妙地点明了江流的深阔,反衬了树石之高峻,点明铁石帆运、深山藏富的主题,歌颂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足见作者惨淡经营之功。
  晚年的先生尝试山水与花卉相结合,用山水一角来反映大自然的生态。《小龙湫下一角图》采用大构图、满构图的西式构图方法,十分饱满、紧凑,吴冠中先生说这是用三大块似方非方,基本属方的团块镇住整个画面,把握了饱满的量感美,“这三块之间又互相渗透着多变的小块和野草杂花,而山石、花、叶、大方、小方……它们串联成方方正正的阵势,挤出了长长的泉流的白链似的奔腾的线……获得了泉声最强音的效果。”花草布置得很有层次,上部藤蔓抱石,水边叶茂花艳,一水斜贯流出画外,点线复合组配与水流叮咚作响汇成了交响大合奏。正如吴冠中所说,“这小龙湫下一角,何尝只是一角,这是一个蕴藏着珍贵艺术规律的大剧本啊!”
  下笔大胆 收拾细心
  另外有一种山水与花卉的结合,潘先生是从写生中悟得的。如《之江一截图》采用鸟瞰角度,近处有四分之三的画面是竹林,远处的之江及远山作为背景,这与传统山水画法也大相径庭,含有创新之意。
  潘先生常常大胆地在画心正中布一近似方形的磐石,只勾轮廓线表现石分三面,不作什么传统皴法,仅用大大小小的有节奏的点子统一画面,或布以野草杂花,虽然也霸气十足,但既不闷塞,亦无镜框般的单薄之感。如《记写雁荡山花》、《睡猫图》、《记写少年时故乡山邨中所见》等均是如此。
  有时为了突出巨松或者老梅的“霸气”,树身自然是顶天立地毫无疑义;还不够,就冲出画面,甚至老干成S形再折回画里,折回的树干遒劲不屈,又繁花枝头,譬如指墨画《梅月图》便是如此。
  《雄视图》则是将近似于三角形的山石倒置,先取其不稳之险境,意在内赋动感。然后栖息两只秃鹫于岩上,顺着秃鹫的视线向左,绘飞流沿纸边垂直而下得其平衡感;又在山石上端右侧,添加竹叶与纸边相连,使山石有个依靠,获视觉平衡,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之妙。“险”自然很险,但潘老先生“夺物之精神”,形神皆著我意,他有的是办法,故曰:画绘之事,宇宙在乎手。
  潘先生作画“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吴茀之先生曾经谈到潘先生如何“收拾”:如画上感到极“闷”时,从旁稍加导引,气脉即可疏通,极“黑”时,间施亮色,整幅为之洞然;用墨以白守黑,重视对照。用笔纵以横破,横以纵破,纵横弛骋,不受羁勒,用色则取其意气所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其妙处能得诸牝牡骊黄之外,并善以题字和印章来救危取势。
  潘先生时或于常人不敢题处题之,印章有时竟大于题字,均为霸悍险境而力求避熟。种种处理,一言以蔽之,即深得虚实消长之妙。
  观当今,画家又有几人可与大颐寿者比得?
  (注: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院潘天寿纪念馆原馆长。)
其他文献
在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中,意大利的设计呈现出独特而高贵的美感和充满秩序与实验的设计哲学。意大利著名设计与艺术评论家乌别托·挨科(Umberto Eco)在1986年曾经这样评论道,如果其他国家将设计看作是一种理论的话,那么意大利的设计则有设计的哲学,或者设计的意识形态。意大利现代设计始于20世纪初,是意大利文化、艺术、政治的组成部分之一。意大利设计总是与社会问题、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设计在经济的发展
期刊
恢复高考后的三届考试,考题其实并不太难,一个现在的合格中学生都可以轻松地考个好成绩。但是,对于当时一些中国青年来说,這却无疑是比上刀山下火海都难的事情。而当时的监考也是十分严格的,考场布置和试卷保密是怎样的呢?  据当事人回忆,当时的政府和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程度,用空前绝后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考场外有带枪的民兵站岗。被录取的学生,试卷、答卷,甚至连草稿纸,全都装入考生的档案袋。  考生座位的安排也
期刊
高考扩招,让“独木桥”的桥面确实越来越宽了。从1999年288万人参考、录取率56%,到2016年940万人参考、录取率不低于80%,从八九十年代的“精英教育”到如今的“大众化教育”,当上大学变得似乎越来越“容易”时,随之而来的却是令人头痛的“就业难”。  大学毕业,你的未来在哪里?  辗转多年只为留学梦  受访人:金赫  出生在小城市,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从小父母就告诉金赫“想改变自己的惟一命运就
期刊
进入千禧年,中国经济强力扩张,国力大幅提升,中国成功入世、神舟号飞船升天、上海世博会举办、北京奥运会夺魁……与此同时,人民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狂热的楼市、蓬勃的互联网+……瞬息万变的社会令人躁动不安。这种情绪也蔓延至学生身上,高考似乎不再是惟一出路,“多元化”讓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期刊
大学四年是读文学的黄金时间,校园里流淌着慵懒而浪漫的空气,“超低空飞行”、“群山之上”之类的文学社团,在校园里遍地开花。在这接踵而至的文学浪潮中,文学期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很多年之后,当我偶尔回望遗落在烟水苍茫之中、笑中带泪的80年代,不知为何,首先回到记忆里的,是那个时代富于激情的马路求爱者群体。  这些热情得有些莽撞的年轻人,多为文学青年;作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求爱方式是很有腔调的
期刊
“读大学无用,北大清华学历不如一套房。”不久前,高房价与名校身份的叠加,迅速被推上热搜,引爆网络。段子手尽情发挥,剧情演化为: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拜问禅师:如果买不起学区房,该怎么办?禅师答曰:如果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对此,许多人不禁慨叹:知识还能改变命運吗?  其实,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讨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已出现过三次——  第1次 “文革”后期  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
期刊
一边是高考,一边是匠心,怎么看,这两位都不搭界,可找找各自的特质,似乎也有着某种关联。比如,说起高考经历,许多人会想到痛苦、专注、坚持……匠心呢,有可能是枯燥、创新、信念……而之所以想谈论这个话题,是基于一些人对80后尤其是90后的“固执己见”——认为在浮躁的当下,年轻人已经很难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将毕生精力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果真如此吗?  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80、90后的“
期刊
高考在推进,改革的呼声也浮出水面。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变化。  1984年,“我们都下海吧”成为民间最为流行的一句话。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很多人靠留洋打工、倒腾紧缺商品或者辛勤劳作先“富”起来,在银行账户上有了十几二十万元的存款,成为当时社会羡慕的对象。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最后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期刊
在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中,潘天寿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名字。他笔下的巨制,风格刚健、大气磅礴。正所谓“画品如人品”,这种笔墨功力,是他个性和内心的一种率性而为。  “霸悍”是潘天壽艺术风格的关键词。而这个词与中国画的主流审美似是不太合拍的,历来也鲜见前人的绘画理论中有这样的主张。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基因最讲究含蓄、内敛;然而,潘天寿的创作不仅要“霸悍”,还要“一味”,这听起来真是“很不得了”!  对此
期刊
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同时带来了西方的视觉欣赏习惯,国人不懂得怎么品读。而画家又不能总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要求大众,因为时代变化了。潘天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非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