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下海”吧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a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在推进,改革的呼声也浮出水面。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变化。
  1984年,“我们都下海吧”成为民间最为流行的一句话。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很多人靠留洋打工、倒腾紧缺商品或者辛勤劳作先“富”起来,在银行账户上有了十几二十万元的存款,成为当时社会羡慕的对象。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最后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1987年和1992年,中国又先后出现了两次“下海经商”浪潮。当时社会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尤其是1992年,一曲《春天的故事》响彻中国大地。邓小平南巡講话后,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高潮。从1977年到1992年,高考已经进行了16年。这16年中,中国的经济社会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转折之年就发生在1992年——由计划经济制度转变为市场经济制度。
  同样是这一年,政府的中低层官员中出现了一个下海经商热。据国家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12万人,不辞官却投身商海的人超过1000万人。
其他文献
室外,五颜六色的公共艺术吸引来孩子们的玩闹与年轻姑娘的摆拍;室内,80后、90后观众结伴而行,穿梭于艺术品间享受一次时髦的旅行;再仔细看,美院毕业生正通过自己的作品与年轻的艺术爱好者、藏家进行交流,这些洋溢着个性的作品以数万元的价格被人“占为己有”……今年的艺术北京博览会上,处处弥漫着年轻的味道。  5月2日,艺术北京最后一天。抱着艺博会还有半天多的时间就要收场、现场观众不多、可以安静地同一些画廊
期刊
“要把‘文革’十年所失去的时间给补回来”,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传的一句口号。重新启动的恢复高考这一政策,让百万青年绞尽脑汁找书、复习迎考,一时间,掀起了读书的滔天巨浪。  那时候,馬路上,公交车上,大树根儿底下,公园的各个角落里,都不难找到读书者的身影。图书馆、新华书店里几乎每天都是人头攒动。而这种全民饥渴阅读的状态,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经过“文革”后的一次重新启蒙。  为了探寻当年“读书
期刊
近日,有希腊文物保护机构和专家向欧盟委员会呼吁,要求将“归还希腊雅典卫城被盗文物”列为英国“脱欧”谈判的一项内容。据了解,这一动议已经得到了部分欧洲议会议员的支持。他们认为,希腊声索被盗文物不仅是一项合法的要求,同时也是出于对人类和欧洲文化传统及遗产的尊重。雅典卫城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塑艺术之大成。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爾金伯爵”托马斯·布鲁斯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拿到
期刊
在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中,意大利的设计呈现出独特而高贵的美感和充满秩序与实验的设计哲学。意大利著名设计与艺术评论家乌别托·挨科(Umberto Eco)在1986年曾经这样评论道,如果其他国家将设计看作是一种理论的话,那么意大利的设计则有设计的哲学,或者设计的意识形态。意大利现代设计始于20世纪初,是意大利文化、艺术、政治的组成部分之一。意大利设计总是与社会问题、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设计在经济的发展
期刊
恢复高考后的三届考试,考题其实并不太难,一个现在的合格中学生都可以轻松地考个好成绩。但是,对于当时一些中国青年来说,這却无疑是比上刀山下火海都难的事情。而当时的监考也是十分严格的,考场布置和试卷保密是怎样的呢?  据当事人回忆,当时的政府和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程度,用空前绝后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考场外有带枪的民兵站岗。被录取的学生,试卷、答卷,甚至连草稿纸,全都装入考生的档案袋。  考生座位的安排也
期刊
高考扩招,让“独木桥”的桥面确实越来越宽了。从1999年288万人参考、录取率56%,到2016年940万人参考、录取率不低于80%,从八九十年代的“精英教育”到如今的“大众化教育”,当上大学变得似乎越来越“容易”时,随之而来的却是令人头痛的“就业难”。  大学毕业,你的未来在哪里?  辗转多年只为留学梦  受访人:金赫  出生在小城市,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从小父母就告诉金赫“想改变自己的惟一命运就
期刊
进入千禧年,中国经济强力扩张,国力大幅提升,中国成功入世、神舟号飞船升天、上海世博会举办、北京奥运会夺魁……与此同时,人民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狂热的楼市、蓬勃的互联网+……瞬息万变的社会令人躁动不安。这种情绪也蔓延至学生身上,高考似乎不再是惟一出路,“多元化”讓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期刊
大学四年是读文学的黄金时间,校园里流淌着慵懒而浪漫的空气,“超低空飞行”、“群山之上”之类的文学社团,在校园里遍地开花。在这接踵而至的文学浪潮中,文学期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很多年之后,当我偶尔回望遗落在烟水苍茫之中、笑中带泪的80年代,不知为何,首先回到记忆里的,是那个时代富于激情的马路求爱者群体。  这些热情得有些莽撞的年轻人,多为文学青年;作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求爱方式是很有腔调的
期刊
“读大学无用,北大清华学历不如一套房。”不久前,高房价与名校身份的叠加,迅速被推上热搜,引爆网络。段子手尽情发挥,剧情演化为: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拜问禅师:如果买不起学区房,该怎么办?禅师答曰:如果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对此,许多人不禁慨叹:知识还能改变命運吗?  其实,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讨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已出现过三次——  第1次 “文革”后期  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
期刊
一边是高考,一边是匠心,怎么看,这两位都不搭界,可找找各自的特质,似乎也有着某种关联。比如,说起高考经历,许多人会想到痛苦、专注、坚持……匠心呢,有可能是枯燥、创新、信念……而之所以想谈论这个话题,是基于一些人对80后尤其是90后的“固执己见”——认为在浮躁的当下,年轻人已经很难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将毕生精力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果真如此吗?  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80、90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