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de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和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和写作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改善阅读和写作、寻找二者的契合点,使之有机结合,走读写一体化道路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改革在不断深化。几年的教学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只有搞好阅读训练,才能够积累写作的材料和方法,只有认真地阅读好文章,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从中汲取好的写作方法,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也只有广泛地阅读优秀作品和文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最佳的作品,供人们去阅读和欣赏,所以说,阅读和写作是互动促进的关系。
  新的课程标准对阅读和写作提出新的要求: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能复述叙事性作品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作方面则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从上面的论述可见,阅读和写作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环节和关键。
  显然,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不知道阅读哪些读物,如何阅读才更有收获;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才更有实效。经过深入的实验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才能走出困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1.摘抄精美语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阅读借鉴,注重平时积累,不失为一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摘抄精美语段。进行仿写训练模仿是创新的基础,阅读过程中,发现精美语段,我们可以先把它摘抄下来,而后认真分析它美在哪里,本着既形似又神似的原则进行仿写训练。
  3.摘抄经典故事,积累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不注重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时就会文思枯竭,难以连缀成文。即使勉强写成一篇文章,也难免内容空洞,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
  4.从阅读中感悟人生哲理,进行常规思维训练、写作立意训练。故事中往往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时,只有一边阅读,一边感悟,才能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自然就能从故事中提炼出正确的文章立意,不至于在写作时因对所给材料理解偏颇或错误而造成写作偏题甚至离题。
  5.摘抄同一主题的文章,比较阅读,分析异同,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同一主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法,阅读中将同一主题的文章集合在一起,分析它们的异同,从中领悟作者思维的独特性与写作技法的巧妙。
  教师指导学生还应分别从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入手。
  一、阅读方面
  1.提高阅读能力,重于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就是多读书,多感受语言的表现力,使生动的字、词、句、篇在脑中留下印象。而老师的责任在于运用最优秀的语文作品,引导学生在最好的语言环境中多读、爱读、自觉地读,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2.提高阅读能力,扩读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所谓扩读,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一两篇课文后,再为学生提供一些扩读的相关文章,并通过阅读或写作实践,让学生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写作方面
  1.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俗话说“:胸中有积蓄,才能倾吐出。”如果朱自清在写作《绿》时,没有对于梅雨潭材料的把握,没有平日对梅雨潭以外景物的了解,没有对于客观事物的积蓄储存,到用时他是不能信手拈来的。
  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样在作文时,才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才能使写作内容丰富,觉得有啥可写,有话可说。
  为了做到这一步,应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生活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正确的反映。要使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应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让学生注意把自己融入生活,仔细体验。比如,看到一处优美的景物,听到一首动听的歌曲,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就要诱导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积累素材,避免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其次,要善于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许多学生经常被束缚在教室这有限的空间里,如果“笼校园于形内”的观察思考时间都被挤占了,又怎能“挫万物于笔端”呢?因此在教学中,可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开展“小记者活动”、做菜、做饭、观察植物和动物;开辟“自然角”,举办演讲会和故事会等。通过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积累材料,培养学生写作热情。
  再次,教师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应及时指导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下生活中的见闻感受,特别是要记下典型的事例。这样坚持下去,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另外,在教学中应注重教育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多读书,读好书,常言道:“记得旧句子,易成新文章”。所以,对好的篇章、段落、词句,做好摘录并熟记,是丰富词汇,学习语言,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2.从孩子们爱好与个性入手,引导学生写好文章。小学生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好奇贪玩,不受约束,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愿用自己的方法探究世界。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应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从孩子们爱好与个性入手,引导学生写好文章。
  3.加强小作文的训练。“小作文”篇幅短,形式灵活。平时应多开展场景描写、心理描写等小作文的训练。写作训练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写的过长,几十字,几百字均可。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乐于完成任务,而且容易养成孩子的写作习惯。通过这种有目的的训练,让学生练好基本功,为写好大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要善于使学生通过阅读净化自己的心灵。好的文章都有独特的文体特色,通过阅读,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获取不同的感悟。学生只有认真仔细地、广泛地阅读优秀作品,才能从中掌握好的写作方法。如《美丽的西沙群岛》、《灰雀》、《小摄影师》等,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意境,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写作方法。我们只有积极地鼓励学生去读,才能使学生体味到文章的妙处。如果学生课文读得好,又能广泛的阅读课外书,我相信他们的语文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一篇文章写得好坏与否,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是在于它是否吸引读者。能吸引读者的方法之一,就是文章有创意,文章的创意是通过大量阅读知识积累融合升华的结果。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深化和体验。我们只有让学生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这样“阅读—写作—阅读”往复循环训练,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迅速提高。
其他文献
以使用而非占有为理念的分享型经济正在引起了商业模式的极大变革,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分享型经济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在探讨中西方关于分享型经济模
期刊
摘 要: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阅读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必备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对英语其他听、说、写等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可通过有选择地向学生提供阅读素材,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渗透,逐步形成语感,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理解 综合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旨在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基本信息,丰富知识,培养和发
随着近些年河南省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和教育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体育人才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我省就业体育院校的就业教育
摘 要:足球进入校园后很快成为了体育教育的主要构成。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足球训练活动教会了学生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坚强进取”、什么是“自信自爱”。通过观察足球体育训练实践,我们可以发现校园足球训练带给学生们的不仅仅有“强健的体质”,还有“强健的意志”。在校园足球训练中,主要的训练项目有哪些呢?其训练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校园;足球;训练;目标  任何体育项目的开展,
摘 要:教学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一定要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为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往往也就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   关键词:预习方法 课后复习巩固 听课方法 总结方法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
小学语文教材多数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节选。文学作品多是从美的角度把握现实的,是“依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马克思语)文学作品的认识、教育功能又常常是以审美功能为基础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恰当的审美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有利于全面切实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小华语文美育的实施,当然包括三个层面:以讲解、赏析课文中存在着的美为起点,以引导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美的现象、美的事物进行观察与表达训练为手段,以
摘 要:我国是历史文化古国,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古人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特色,这是因为儒家和佛家等思想对人们的审美和人生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人们看待事物的过程中,也拥有不同的角度和思想,他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应用了不同的线条将我国的民族性进行了充分的展现,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中国画线条的民族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
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之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想使思想品德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源于兴趣情感的推动力。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环境  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方法,采用
本文结合教材使用现状,高职学生特点,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了各章节之间的过渡关系,注重实用性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
一、概述“十一五”期间通过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实施,通榆县调频发射台新增了3套调频广播的传输任务,现担负着通榆县境内5套调频广播的传输和覆盖的重任。发射机及相关附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