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教学趣味 提高学习兴趣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之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想使思想品德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源于兴趣情感的推动力。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环境
  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求新知识,促进学生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利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或广告等学生熟知的内容巧设引言,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讲授初二《思想品德》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的内容时,让学生先看教师准备的有关向父母献爱心的课件,从而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荣辱观。又如在初三复习构建和谐社会时,利用未来的广告《心在一起》,由中央台的一些著名主持人撒贝宁、鞠萍等人,画面反映的是不让孩子被过往的车所溅起的水弄脏衣服而抱起一小姑娘来设计引课,教师问“能想到老师今天要讲的内容是有关哪方面的?”学生很感兴趣的将广告歌从头到尾唱出来并异口同声的说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师跟着提出:“你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构建这样的社会? 它包括哪些方面?”这样引出课题,并引导学生结合当今社会现实找出问题同时总结出其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寓教于乐,贴近生活
  寓教于乐,增强教学趣味,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思想品德课所教授的基本原理,如果不采取积极有趣的娱乐方式教学,就会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成为简单被动的空洞教条说教,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反之,如果寓教于乐,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愿意主动地学习。所以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趣味性和感染力,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例如,在讲 “我知我家,我爱我家”这一框题时,课前就做好调查工作,知道学生其实很爱自己的父母,只是现在和父母在学习与娱乐、穿着与打扮等许多问题上缺乏有效的沟通,矛盾很多,导致孩子嫌父母唠叨而父母则认为孩子越大越不听话,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将学生所关心的这些问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这样既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在解决自身实际问题上有所借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巧设疑问,培养兴趣
  在一些与现实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课程教学中,可巧设疑问,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如问学生:你发现自己身边有哪些不和谐呢?学生能列举出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逃税、同学问的打架等。接着教师提问:这些现象发展下去有哪些严重后果?我国政府为此做了哪些努力?为什么要这样做?请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做出阐述。之后,再带领学生进行系统复习。当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时候,其兴奋与喜悦的程度是无可比拟的。而此时再对学生进行爱惜资源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教育,人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要和谐等,效果很好,学生感兴趣,也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四、评价激励,激活思维
  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评价过程中多用鼓励、激励学生的语言,少用批评学生的责怪语气,可激发学生热情。“好,你真棒”是不少教师很喜欢用的一句激励性评价语。而我认为切忌这样简单、重复、机械的评价。因为现在的学生对教师表扬时的语态、动作、表情、语言的丰富性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用心去爱学生、表扬学生,如果学生真好真棒,好在哪里棒在哪里要言简意赅的点到位才能达到表扬的效果。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也要注意指出学生的不足,而不是一味的“好”、“不错”、“很好”之类的简单评价。
  五、善用时政,培养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当前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科技现象,对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都有重要意义。时政教育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利用课堂进行新闻报道,或在课外举行新闻讲座,或组织时政兴趣小组等,对一些重大时事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通过讲解,学生豁然开朗,特别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初三《思想品德》第三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联系2008年3月l4日在西藏发生暴力事件。先让学生看叛乱分子在拉萨进行的打、砸、抢、烧等暴力行为的录像,分析达赖集团在境外与帝国主义分裂祖国的活动情况,联系解放以来西藏发生的重大变化,从而使学生看清达赖的反动本质,增强历史责任感。
  六、借用科学,增强兴趣
  教学过程适当联系历史、地理知识,既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学生便于理解,又可增加乐趣,拓展知识面,教学目的也很容易实现。例如:在讲授初二思想品德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的内容时,联系清朝大学士张英与“六尺巷”的故事。通过课前安排学生查阅有关张英的资料,供教学时丰富感性材料;课上让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加以体会;分析本例“化干戈为玉帛”的原因,并让学生讨论张英对待此事的办法有哪几种可能?它们各对邻里关系产生什么后果?哪种后果是最好的?进而引导学生感悟宽容的巨大力量。这个故事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美谈,是以宽容化干戈为玉帛的经典。设计此活动一是为了导人吸引学生的兴趣,且内容贴切;二是让学生体验宽容的力量;三是暗示学生升华自己的境界,接受宽容的道理,践行宽容交往的美德,人与人的肉体差异微不足道,正是精神境界让人千差万别,境界低的人,只顾一己私利,只顾满足眼前的本能欲望;而境界高的人,能跳出一己,看到他人的利益,理解他人的感受,因而淡化私利。有了宽容的美德,会使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私欲的困扰,张英被称赞,邻居变态度,宽容有力量,原因也就在于这里。在教学中让学生联想到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教师要给予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注重体验和感悟,重在摆脱学生内化教材观点;教师要从此例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既要说明“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的道理,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从页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七、各种形式,激发兴趣
  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活动的参与性强,竞争意识强。因此,在思想品德教材每一课中都设置了活动的内容。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它,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如举办模拟法庭,可增长学生的法律知识;走进社区,可知民情、解民忧等。我在讲到“合作!竞争!”一节时,按照书中的模型制作了实验道具:一个窄口的玻璃瓶,几个栓了细线的小球装在瓶中,每次只能拉出一个。实验时我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物体拉出来,我负责计时。在实验中,学生们用了各种方法,终于发现按照次序相互配合是用时最短的,由此而体会了本课要讲的竞争与合作的内容。这样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有利于学习的兴趣的培养。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推陈出新,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朗诵是感知教材的重要方式,是获得文章内容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情操,增强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本文旨在探讨诗歌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朗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诗歌教学 语文教学 应用     北师大李道英教授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尤其是古诗,是古代
给定一个图G=(V,E)及其顶点集V的互不相交的非空子集A1,A2,···,Ar,如果存在互不相交的圈C1,C2,···, Cr满足Ai?V(Ci)(i=1,2,···,r)并且C1∪C2∪···∪Cr生成G,则称
期刊
以使用而非占有为理念的分享型经济正在引起了商业模式的极大变革,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分享型经济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在探讨中西方关于分享型经济模
期刊
摘 要: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阅读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必备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对英语其他听、说、写等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可通过有选择地向学生提供阅读素材,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渗透,逐步形成语感,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理解 综合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旨在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基本信息,丰富知识,培养和发
随着近些年河南省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和教育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体育人才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我省就业体育院校的就业教育
摘 要:足球进入校园后很快成为了体育教育的主要构成。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足球训练活动教会了学生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坚强进取”、什么是“自信自爱”。通过观察足球体育训练实践,我们可以发现校园足球训练带给学生们的不仅仅有“强健的体质”,还有“强健的意志”。在校园足球训练中,主要的训练项目有哪些呢?其训练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校园;足球;训练;目标  任何体育项目的开展,
摘 要:教学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一定要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为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往往也就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   关键词:预习方法 课后复习巩固 听课方法 总结方法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
小学语文教材多数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节选。文学作品多是从美的角度把握现实的,是“依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马克思语)文学作品的认识、教育功能又常常是以审美功能为基础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恰当的审美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有利于全面切实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小华语文美育的实施,当然包括三个层面:以讲解、赏析课文中存在着的美为起点,以引导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美的现象、美的事物进行观察与表达训练为手段,以
摘 要:我国是历史文化古国,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古人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特色,这是因为儒家和佛家等思想对人们的审美和人生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人们看待事物的过程中,也拥有不同的角度和思想,他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应用了不同的线条将我国的民族性进行了充分的展现,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中国画线条的民族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