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塑造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e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立足于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始志于牢固树立为广州交通行业排头兵的综合运输企业,如何才能使企业走得更快、更远,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前提下,构建新型的企业文化无疑是至关重要和尤为关键的。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塑造;研究
  1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原则
  内涵高度统一的企业文化,指的是在一个企业里形成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建立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文化信念,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将企业内各种力量聚集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齐心协力实现企业目标。
  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生产力,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仅仅贴在墙上、写在纸面、说在嘴里,而必须让核心价值和文化理论扎根于广大员工心灵深处,并融化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行为自觉、行为规范、体现在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从而化为实际行动,转化为企业的经营业绩。
  企业文化构建从本质上说就是企业价值观念的培养。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选树宣传等方式,一个由服从,经过认同,最后达到内化的过程,使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成为全体职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3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成为企业文化中心内容,是实践与认识的有机统一。若然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在职工群众心中,这是使职工群众形成对企业文化的普遍认识,那么可以认为,运用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浸润到企业形象、企业经营生产以及精神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那就是企业文化反作用于生产实践、转变为一种生产力的体现。
  3.1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助于激发每一位基层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从事一线生产的员工个人需求被尊重、被满足则是创造性思维得以生发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取决于以下三点:
  3.1.1 从绩效规范管理上体现员工之间的竞争协作关系——对企业贡献的体现。主要依靠公平、公开的绩效管理制度,实施量化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充分体现不同岗位、不同员工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程度,促使不同岗位和员工公平竞争,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3.1.2 从组织规范管理上平衡员工之间的社会关系。员工作为企业组织的一份子,通过建立和执行岗位规范及管理监督制度,确定各岗位的责任和员工个人角色,起到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作用,在不同情况下实现角色的互换,取得不同岗位对彼此工作的认同,共同努力构建的组织认同感。
  3.2 培养竞争性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文化资源,表现为团队协作性增强企业的战斗力:系统论中著名的系统效应论中述及1+1>2的是企业进行团队文化建设的学理支撑。一个缺乏团队精神的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必定是缺少协调互动,作为组织“零件”的成员更加谈不上潜能的发挥,企业的发展自然会后劲乏力。
  如果系统发生总体调整,而最终导致企业系统整体结构功能变化的状态向积极、平衡上升的方向优化,这些就会直接表现为整个企业的整体优化和总效益和利润增多的系统优化效应、或者表现为系统内外部环境改变或企业文化调整的环境优化效应、或者表现为效益及环境的综合优化效应。
  4 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研究,不管是经济性的层面还是社会性的层面,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关心,从生理需求到自我超越需求的全面满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理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本单位当前情况,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继续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主要做好如下方面:
  4.1 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推进工会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工会组织入会率,建设好工会的辅助性组织,落实工会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公场所和服务阵地,确保工会组织责任到人、经费到位、制度规范、有规定活动场所。
  4.2 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健全和完善职代会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
  4.3 开展人文关怀,实现企业和谐稳定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做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为员工提供免费体检、扶危帮困、节日慰问等关爱服务,为员工提供多渠道的保险保障,及时跟进各类保障计划,切实体恤员工的实际需要,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使员工身心健康,乐观自信,必然会激发员工的高昂士气,提升企业绩效。
  4.4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特色活动,继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4.4.1 制定群团组织年度、月度、具体活动计划,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组织员工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心理健康知识网络学习等,帮助员工缓解身心压力,营造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
  4.4.2 开展体育竞赛队伍日常训练,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4.4.3 结合企业特色,开展劳动各类劳动竞赛活动。积极备战全国“安康杯”番禺赛区比赛,提高企业凝聚力和职工参與劳动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万紫强,刘永波.政工师丛书,2011.
  [2]荣再香,李雪英,李艳华.建国以来政工师实训案例[J].思想政治实践与研究,2013,10(8):42-44.
  [3]段嘉斌.思想政治工作者反思[J].群众文摘,2013,2(2):42-43.
  作者简介:
  范鉴添,男,汉族,1958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供职于广州市番广客运有限公司,现为广州市番广客运有限公司二汽番禺片区党总支部书记,经济师,从事政治思想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民族高校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从目前民族高校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来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基于当前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近些年煤炭企业面临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等问题,导致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因
本文根据贵广铁路GGTJ-8标段,对该标段两安双线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进行了分析,对上部结构简支梁预制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及箱梁吊运及存放进行了详细分析,为高速
摘要:研究学生和家长对辅导员的工作需求,是辅导员工作本身必须的,也是评价辅导员优劣、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有力依据,更是辅导员其他相关研究的基础,还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由供给者本位向需求者本位转化的迫切任务。因此,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学生家长对辅导员需求”问题方面公开发表的相关成果,并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学生 家长 辅导员 需求  0 引言  市
在高校的管理中,沟通正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高校组织系统中存在着水平沟通较少、非正式沟通的消极作用等一系列沟通问题。改善高校组织系统中的沟通行为,应在行政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以及规模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焊接工程得到较快的发展,并且其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足与缺陷,对整个钢结构焊接工程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全面质量管理在钢结构焊接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就全面质量管理在钢结构焊接工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探讨钢结构焊接工程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以便提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也是现在我们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抓住知识的重、难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学得更
摘要:伴随着环境和经济等多重压力,近几年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在不断推进。该省原有优势产业及其传统生产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该省发展LED通用照明产业的优势则日益凸显。本研究运用空间经济理论对河北省发展LED通用照明产业的区域优势进行分析。进而论证发展该产业符合该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产业空间聚集 产业结构调整 河北省  1 产业技术优势  河北省是国内较早进入LED通用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