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问题与策略解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学生是教育教学中宝贵的学习资源之一,高中学生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新课改的措施有很多,目标也非常丰富,但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发展却是新课改的根本,也是教育教学存在的根本。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问题,新课改“改”的就是这些问题。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哪些问题急需课改呢?这就是本文想要阐述的内容。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改革;问题;策略
  高中学生是能力最强的学生,也是教育教学中最宝贵的资源。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份资源往往成了复制知识的机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在高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中,这一问题也明显存在。所以,新课改的实施,必然也会在高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中进行。那么在高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急需我们进行改革与解决呢?
  一、问题分析
  第一,缺乏情感教育。语文教育首先就是关于情感的教育。中国语文是以中国传统文学为主要内容,同时包涵中国哲学、历史、文化并蕴含世界文化精髓的人文学科。中国语文是包涵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史中保持着内容丰富、个性鲜明的感情特色,中国语文对感情的包涵与抒发是世界任何国家民族无法比拟的,它蕴含着几十代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在当今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却缺乏对语文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的重视,甚至是弃若敝屣。我们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高中的语文教育中,沉迷于教导学生如何利用技巧获取高分,教育学生如何简便快捷的鉴赏文章所用艺术手法,甚至喋喋不休、津津乐道的讲解文章结构,把本应该富有情感的文学教育弄得索然寡味。几十年的发展下来,高中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严重缺失,中学生的情感问题也变得越发的严重。
  第二,快餐文化现象。时代发展的今天,似乎什么都“提速”了。实践中,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试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改革措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所有的教学内容,掌握速成的学习技巧以顺应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潮流。但是却忽略了我们的高中学生每一节课应该需要多大的信息量,在压力比较大的高中课堂学习中他们能够接受多少信息,很多教育者总是报怨课堂上高中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太小,而忽略了高中学生的压力与能力。现在的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犹如走马灯似地的翻页、记笔记,连思考信息的时间都没有,超多信息量的填塞甚至让很多成年人都难以接受,如此多的信息填塞如何能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第三,教学硬件与教学软件都落后。知识的学习特别重视“基础”,中小学“基础”薄弱,我们的高中语文学习自然会难度增加。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资源是相当匮乏的。从整体上说,中学阶段的语文课学科除了必修和选修课的两个种文本教材外,其他形式的辅助教材几乎为空白。特别是音像教材。我们大部分中小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有听过一次高水平的配乐诗文朗读,没有看过一次又一次与课文有关的影像资料,他们始终被囿于单纯的文字(这部分文字也相当的匮乏)编织的牢笼里,他们只能用漫无边际的、虚无缥缈的想象来努力地探索搜寻着本应生动形象的情感。结果是丰富的情感世界在他们的心目中越来越大模糊,越来越大抽象。本应轻易感知的东西在老师傅不厌其烦,甚至喋喋不休的主观解释下变得越来越大不可捉摸。这沉重地打击了他们探索情感世界、科学求知的积极性。
  二、策略解析
  第一,注重语文学科特点,实施情感教学。如果说,理科知识的学习特别“理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非常“情感性”。语文教育中应在现有教材基础上更多的扩展教材中所蕴含的语文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仅同学教导学生如何提炼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欣赏文章的思想主旨、感受文章的情感变化。把情感教育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用前人生动、美好、丰富的情感来培育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有利于我们传播令人自豪的民族情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内心情感。促进我国素质化教育的不断发展,推进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
  第二,注意因材施教。学生存在差距要求我们因材施教,教学资源差异,更需要我们因材施教。不同的省市、不同的学校,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别的。在个别的教育大省高考压力大、竞争压力大,那么这个省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可能就要好一些。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由于接收学生成绩的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联系实际,合理地安排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内容,尽量避免超信息量的填塞。通过一定教育改革措施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
  第三,注意先进教育教学手段的应用。任何教育教学手段都有利也有弊,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应用于学校教育中,必然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教学中要注意通过科技发展丰富学校教学资源。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时代的进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化潮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高中语文教育可以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网络内容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高中语文的语言艺术,让学生不仅仅拘泥于文字,在现实的学习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视觉化的体验高中语文课程的丰富内容。
  综上所述,新课改“改”的是什么?是传统教育教学中的种种不足。高中学段作为学生发展的关键学段,新课改势在必行。语文教育对高中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语文这一门学科在高考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我们当代的教学工作者应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切实地推进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通过课程改革完善自我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内容,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和自身的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近期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屡见不鲜,若不加以干预,势必酿成严重的后果.作者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或减少危机事件的具体做法.最后呼吁并警示高校建
摘 要: 本文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进行字体设计教学创新,多参与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字体设计教学创新,并提出结合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综艺节目,将其运用到字体设计教学中,利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习习惯不好,如果按传统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再加上字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普遍得到了提高,空调也逐渐被普及,但是目前我国的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依然存在着问题,使很多用户对施工质量感到不满意,本文将分析暖通
摘 要: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当前中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渴望通过实践与探索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互动是建立在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也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双方和多方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已经成为新课标下我们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音乐课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审美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出现了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现代教育媒体技术为主要信息传播手段的信息化教育.并在教育领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课堂的变化极为显著,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在实践课题教学中,仍存在无法集中注意力,或当别人注意到就极为出格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严重妨碍了教学,导致课堂教学秩序难以维护。  关键词:课堂问题;策略;有效教学  一、课堂问题行为概述  所谓课堂问题行为,通常是指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与教学目标不符,严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影响他人或自身学习的行为
新世纪伊始,由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颁布施行,将我国现在如火如荼的教育制度改革推向了更高、更新的层面。《标准》明确了普通高中物理教学的课程性质等教学指导思想和意见,并且首次明确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构想。为了适应和践行新课标的要求和构想,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取得预想的成果,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迅速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全新的储备。  (一)对高中物理教学基本功能的理解调整 
总结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本文运用计算机“云计算”等相关交叉学科理念对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进行理论模型架构. “云”的思想核心,就是资
手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本次由国土资源导刊杂志社组织的大学生调研活动,我们就是希望通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走到农村中去,走到农民中去,了解最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教学作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关注。高中阶段是学生迈向更高教育门槛的关键转折点,应加倍重视美学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上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和开展科学的课堂教学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美术 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高中教学长期以来只注重语、数、外等高考科目,而对美术类等次要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