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送别之柳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wh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浅析了古代送别诗词中“柳”的意象。
  关键词:柳;意象;构思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55-01
  翻开卷帙浩繁的古代送别诗词,浓浓的“柳”香便扑面而来。柳以其独有的特质,点缀着古典诗词,尤其成为中国古代送别诗中一个重要意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如终是离情别绪中诗人最喜欢的一个重要意象。何谓意象?它是客观形象与诗人心灵相撞击的某种有着共鸣的东西。比如我们常见的“鱼雁”代表书信,“莲花”代表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而别离文学中结缘最深的意象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柳”,“月寒山色共苍苍”中的“月”,“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中的“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酒”等等。柳在离别诗中更引得离人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提起柳,人们很自然想到“杨柳依依”,想起它的细柔、飘逸。它往往在人的情感世界里荡起一层层涟漪,于是柳就成了诗人笔下满含情感的意象。“柳”和“留”谐音,都是表示留下来的意思,所以人们不但看到杨柳会引起惜别之情,而且听到“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的曲调也会触动离愁。因此柳不仅成为送别时约定俗成的赠物,更成别离诗词中渲染离情别绪的主要意象。
  折柳互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的习俗大概形成于汉代。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如“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即将远行的人不拿着马鞭催促着马儿快走,反而转身折一枝杨柳相赠。此时耳畔又响起一阵阵悠悠的笛声,离绪别绪让人难以抑制。诗歌不明言离愁,而是巧妙借用“柳”这一特殊意象,逼出最后一句“愁杀”。
  折柳相赠的的习俗盛行于唐代。唐人似乎对柳更加钟情,折柳灞桥,长亭送别纷纷成了古人的一个风俗。唐代李白在《忆秦娥》中曾写到“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从睡梦中惊醒的秦娥,举头凝望楼上,陪伴她的只有那一轮明月。望着明月,她忆起桥头年年依旧青青的柳色,想起了当年在桥头上深情的依依惜别。正是这依依惜别的灞陵桥和这片浓浓的柳色,让人感受秦娥内心的孤独凄苦。“灞桥折柳”也成为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典故。
  唐代诗人薛涛的《送姚员外》“万条江柳早秋枝,袅地翻风色未衰。欲折尔来将赠别,莫教烟月两乡悲。”诗歌借助袅娜的杨柳在秋风中依然色未衰起兴,其实隐含了诗人借柳自喻的意思。诗人看着风中飘拂的杨柳,想着折柳赠给自己即将远行的朋友,因为这杨柳将会化解漫漫岁月中彼此浓浓的愁绪。诗人借助杨柳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他们之间温馨的友情。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柳也同样扮演着离情别绪的感情载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的一开始就是一幅如画的景:清晨的渭城客舍,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两旁纤细的杨柳。虽然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却让人感觉到诗人浓浓的情感。虽然早晨的雨下得不长,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却洁净、清爽,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诗人又选取了客舍和杨柳的意象,这两者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如今,杨柳因为一场朝雨呈现出青翠的本色,让人感觉这次的离别不是那么黯然销魂的,反而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这里的杨柳,不再是多数诗人笔下的愁柳,反而给人一种希望。这也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在送别诗中写出柳的新意。
  其实在运用“柳”这一特殊意象的过程中,有很多诗人构思独特,别翻新意。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的“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彼此相爱的人即将成为分隔两岸的牛郎和织女,心中必然感到无聊,可又能怎么样,要分离的始终要分离,所以只好借酒来消愁了。既然无法相聚,已是眉愁腰细的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虽然你要我不要愁苦,可是除了死亡,还有什么比分别更令人痛苦的呢?既然如此,我想要折那长长的柳条赠于你,代表我对你依依惜别的深情。可为何春风爱惜杨柳,无情地不让痛苦的人们去攀折杨柳?无论在烟雾之中,还是在夕阳之下,杨柳都是千枝万缕,依依有情。可为何多情的杨柳只管送走行人,而不管迎接归客?这里也含蓄告诉送别的人无须太伤感离别,因为离别的人还有可能再次相聚。因此折柳就折掉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岂不更好!第一首诗借惜柳写足离别之情,第二首以退为进,明说杨柳依依送别,暗示依依盼归。这正是李商隐构思之精巧。
  刘禹锡《杨柳枝》的“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一曲清江、千条碧柳暗示了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接着又暗示曾经发生过的一桩旧事,让读者展开联想:杨柳岸边兰舟催发,送者与行者相随步过板桥,执手无语,充满依依惜别之情。可如今却断绝消息了,让人不能不恨。诗人借回忆的情景,将依依惜别之情融入在字里行间。在诗人的笔下,对意象“柳”的运用也别具特色。
  柳烟柳絮柳叶,点点滴滴都是诗,丝丝缕缕都是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柳树是诗。“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那夕阳下的杨柳也是诗。无论文人如何运用“柳”这一意象,柳已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符号了,一种情感的象征。柳会在一代代人的心中激起一阵涟漪,也会在送别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他文献
摘 要:东北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多样,本文通过对东北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揭示在男权统治下,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的塑造下,东北的女性世世代代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是如何完全迷失自我,甘愿沦为附属品。  关键词:东北;民间故事;男权思想;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60-02  东北民间故事是东北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口头创作的
期刊
摘 要: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讲述了关于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与救赎的故事。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分析阿米尔的外在和内在成长经历,分析了他的成长和自我救赎之路的关系,认为阿米尔是在成长中学会了救赎,也在救赎中得到了成长。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成长;自我救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46-02  卡勒德胡赛尼出生在阿富汗,19
期刊
摘 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汉语是汉文化的载体,它深深地印上了汉民族悠久而多姿多采的文化历史的印记,学习汉语必须把握汉文化。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作为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且最能体现时代和社会变化的一个要素,它能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汉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词汇;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定远县地处安徽东部,是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定远方言属于江淮官话,这里的方言听起来似乎很“土”,例如“捾、欶、睒、趿、炕”等。然而研究发现,这些很“土”的词语实际上并不“土”,它们在很多古代文献中出现过,如《说文解字》、《广韵》等。  关键词:定远方言;《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本字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65-02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契诃夫短篇小说为考察对象,分析契诃夫如何利用具有视觉效果的语言和修辞手段使小说语言活泼生动,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关键词:视觉效果;修辞;通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43-03  契诃夫(1860-1904年),俄国小说家、戏剧家,被视为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他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
期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儿舞蹈艺术事业开始迅速的蓬勃发展,但如今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仍然是屈指可数,故此,少儿舞蹈编创事业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重视。少儿舞蹈有别于其他舞种,它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少儿舞蹈作品要想能够出彩、出奇,编创者除了切实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在编创手法上、形式上、题材上都要有所创新。  关键词:少儿舞蹈;编创;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J7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半个世纪过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依然在世界各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其艺术魅丽可谓经久不衰。不少评论家从主题,故事情节,人物造,语言特征等方面,挖掘这部作品的价值,让读者能更透彻地理解这部名著。本文将从叙事技巧方面剖析,书中小说技巧娴熟自如的运用,为当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很大贡献。  关键词:叙事技巧;第一人称不
期刊
摘 要:台区线损是配变管理中常见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降低线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造成台区线损的原因很多,其管理工作十分困难。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在可视化的平台下,利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相结合,将台区线损进行精益化管理。  关键词:可视化;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06-02  一、引言  当前
期刊
摘 要: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浪潮的来临,政务系统的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大多数政府机关都已经完成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由于政务信息事关国家利益和安全,如何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高效运作,如何有效的保护政务系统相关数据的安全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以时间维度为主线设计了一种数据库安全模型,从服务器环境、访问控制、加密机制、制度建设和
期刊
摘 要:本文试从诗歌反映的现实生活;对于古代叙事诗的意义;感情的表现特征,对于生命的深度思索;生动活泼的想象力和五言体、杂言体的使用等六个角度,论述了汉代乐府诗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日常生活;叙事诗;情感直露;杂言体;五言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56-02  汉代乐府诗,作为在汉代非主流的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