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复数理论出发,通过推广函数、解析等数学概念,逐步建立了三元数函数与解析的理论.
【关键词】数平面;数空间;平面解析;空间解析;泛解析;半解析;幂级数
【中图分类号】O153.5 泛代数
一、引 言
三元数、多元数的研究始于曲阜师大《中学数学杂志》发表的《超越复数的三元数》《复数的多元数》,后东北师大《数学学习与研究》发表了《代数基本定理在高维数空间之证明》,多项式函数首先得到了深刻的研究.然而数空间里是否存在优美和谐的函数与解析理论呢?本文从复数理论出发,通过推广函数、解析等数学概念,尝试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解答.
二、三元数基础知识
1.三元数的代数运算与三维数空间
形如a bi cj(a,b,c∈R)的数叫作三元数,三元数通常用一个字母p来表示,即
p=a bi cj,全体三元数构成的集合叫作三元数集,用字母A3来表示,定义:(1)i2=j2=-1(2)i·j=0,则有:(a0 a1i a2j)±(b0 b1i b2j)=(a0±b0) (a1±b1)i (a2±b2)j,
(a0 a1i a2j)×(b0 b1i b2j)=(a0b0-a1b1-a2b2) (a0b1 b0a1)i (a0b2 b0a2)j.
說明 (1)三元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及对加法的分配律;
(2)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两个三元数作除法运算,可依三元数相等的定义及乘法公式求得.
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来表示三元数的空间叫作三维数空间,简称数空间,仍用A3来表示.于是:
实数一一对应实轴上的点;
复数z=a bi一一对应复平面内点z(a,b);
三元数p=a bi cj一一对应数空间内点p(a,b,c).
2.三元数的几何表示与重要性质
三维数空间内的点p可以表示三元数,由于三元数集A3与三维数空间内所有以原点O为起点的向量OP所组成的集合一一对应(实数0与零向量对应),所以三元数也可以用起点在原点的向量来表示.p=a bi cj称为三元数的代数形式,p=rcosθ sinθicosφ jsinφ称为三元数的三角形式.
(1)三元数的模 与三元数p=a bi cj对应的向量OP的模(即有向线段OP的长度)r叫作三元数p=a bi cj的模(或绝对值),记作p或a bi cj,易知p=a bi cj=a2 b2 c2.
三元数模的几何意义是:三元数p在数空间内对应的点p到原点的距离.
(2)三元数的辐角与倾角 数空间可看作复平面绕x轴旋转而成,x轴与空间点p可唯一确定一个平面,该平面与复平面的夹角φ称三元数p=a bi cj的倾角,φ=arctancb,平面xOp称倾角为φ的数平面,特别地,复平面是倾角为0的数平面,无数个数平面形成了数空间.当点p落在x轴上时,倾角φ值不定,也就是说:实数的倾角φ值不定.
以x轴的正半轴为始边,向量OP所在的射线(起点是O)为终边的角θ叫作三元数p=a bi cj的辐角,记作Argp.
(3)辐角的主值 在区间0,2π内的辐角θ的值叫作辐角的主值,记作argp,即0≤argp<2π.非0三元数的辐角有无限多个值,但辐角的主值只有一个,三元数0的辐角不定.
说明 (1)三元数的代数形式是唯一的,但三角形式不唯一;
(2)复平面是倾角为0的数平面;
(3)在复平面上成立的结论,在其他倾角的数平面上也成立;
(4)代数形式p=a bi cj与相对应的三角形式p=rcosθ sinθicosφ jsinφ的互化公式:
a=rcosθ,b=rsinθcosφ,c=rsinθsinφ,具体依下列规则进行
先求r:r=a2 b2 c2,再求θ:由点p0(a,b)的所在象限及rcosθ=a共同确定(一般取最小正角),最后求φ:一般地,取φ=arctancb,-π2
【关键词】数平面;数空间;平面解析;空间解析;泛解析;半解析;幂级数
【中图分类号】O153.5 泛代数
一、引 言
三元数、多元数的研究始于曲阜师大《中学数学杂志》发表的《超越复数的三元数》《复数的多元数》,后东北师大《数学学习与研究》发表了《代数基本定理在高维数空间之证明》,多项式函数首先得到了深刻的研究.然而数空间里是否存在优美和谐的函数与解析理论呢?本文从复数理论出发,通过推广函数、解析等数学概念,尝试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解答.
二、三元数基础知识
1.三元数的代数运算与三维数空间
形如a bi cj(a,b,c∈R)的数叫作三元数,三元数通常用一个字母p来表示,即
p=a bi cj,全体三元数构成的集合叫作三元数集,用字母A3来表示,定义:(1)i2=j2=-1(2)i·j=0,则有:(a0 a1i a2j)±(b0 b1i b2j)=(a0±b0) (a1±b1)i (a2±b2)j,
(a0 a1i a2j)×(b0 b1i b2j)=(a0b0-a1b1-a2b2) (a0b1 b0a1)i (a0b2 b0a2)j.
說明 (1)三元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及对加法的分配律;
(2)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两个三元数作除法运算,可依三元数相等的定义及乘法公式求得.
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来表示三元数的空间叫作三维数空间,简称数空间,仍用A3来表示.于是:
实数一一对应实轴上的点;
复数z=a bi一一对应复平面内点z(a,b);
三元数p=a bi cj一一对应数空间内点p(a,b,c).
2.三元数的几何表示与重要性质
三维数空间内的点p可以表示三元数,由于三元数集A3与三维数空间内所有以原点O为起点的向量OP所组成的集合一一对应(实数0与零向量对应),所以三元数也可以用起点在原点的向量来表示.p=a bi cj称为三元数的代数形式,p=rcosθ sinθicosφ jsinφ称为三元数的三角形式.
(1)三元数的模 与三元数p=a bi cj对应的向量OP的模(即有向线段OP的长度)r叫作三元数p=a bi cj的模(或绝对值),记作p或a bi cj,易知p=a bi cj=a2 b2 c2.
三元数模的几何意义是:三元数p在数空间内对应的点p到原点的距离.
(2)三元数的辐角与倾角 数空间可看作复平面绕x轴旋转而成,x轴与空间点p可唯一确定一个平面,该平面与复平面的夹角φ称三元数p=a bi cj的倾角,φ=arctancb,平面xOp称倾角为φ的数平面,特别地,复平面是倾角为0的数平面,无数个数平面形成了数空间.当点p落在x轴上时,倾角φ值不定,也就是说:实数的倾角φ值不定.
以x轴的正半轴为始边,向量OP所在的射线(起点是O)为终边的角θ叫作三元数p=a bi cj的辐角,记作Argp.
(3)辐角的主值 在区间0,2π内的辐角θ的值叫作辐角的主值,记作argp,即0≤argp<2π.非0三元数的辐角有无限多个值,但辐角的主值只有一个,三元数0的辐角不定.
说明 (1)三元数的代数形式是唯一的,但三角形式不唯一;
(2)复平面是倾角为0的数平面;
(3)在复平面上成立的结论,在其他倾角的数平面上也成立;
(4)代数形式p=a bi cj与相对应的三角形式p=rcosθ sinθicosφ jsinφ的互化公式:
a=rcosθ,b=rsinθcosφ,c=rsinθsinφ,具体依下列规则进行
先求r:r=a2 b2 c2,再求θ:由点p0(a,b)的所在象限及rcosθ=a共同确定(一般取最小正角),最后求φ:一般地,取φ=arctancb,-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