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很高,类比思维在数学中更是起到很大的辅助学习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类比思维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重大意义以及在实际解决问题时的应用作出解释.
  【关键词】类比思维;高中数学;意义;应用
  高中数学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运用怎么样的思维方式、怎样运用思维方式都是教育者应该深究的问题.在探索、实践中发现,类比思维的应用在数学学科中占有很大的优势.类比思维对教师教学、学生习得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谓类比思维就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属性的相近或相反意义出发,根据某个或某类事物有或没有某种属性,进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也有或没有某一属性的思维活动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联想,即由新信息引起的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二是类比,在新旧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
  一、类比思想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1.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
  高中数学中类比思维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已经习得的知识中或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加以延伸、扩展、创造,最终获得更多知识.正确运用类比思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省略老师灌输式的传授过程和冗余的铺垫,直接指向主题,得出要学习的知识点,同时,学生在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发陌生的知识点,这比灌输式教育要容易得多,同时,效率要高很多,也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发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正确的学习习惯的过程,让学生从中受益匪浅,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可以看出,类比思维就是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学生在理论中延伸实践,在实践中体会理论,从而建立科学的数学思维.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类比思维是一种能够简化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它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可以使学生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在其中发现规律,并且对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同时,有共性的规律,可以作为定理为其他问题奠定理论基础.正是因为它独特的优越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青睐这种思维模式,不但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此模式,还在教学过程中,将这种思维模式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理解类比思维、运用类比思维,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在高中课堂中,运用类比思维能够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助于挖掘不同领域间的知识联系
  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不仅是在同一领域的同一问题中,不同问题间也可能有着类比的关联关系,甚至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间都能够运用类比思维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知识间的共性,要求学生具有较严密的思维、较敏锐的洞察力,在培养思维中培养能力,在培养思维中建立能力.由此可见,类比思维有助于学生挖掘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
  二、类比思维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要求的是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类比思维模式在此能够凸显其优越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模式.
  1.微积分的学习
  微积分是高中数学中较为困难的一部分,因为其抽象的知识点,生硬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准确、深刻的理解,对于首次接触微积分的学生,这是一个很恼人的难题.面对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熟知的加减乘除入手,让学生将微积分的知识迁移到熟悉的领域,理解到微积分的精髓所在,就不会感觉知识点遥不可及.而且,微分和积分互为逆运算,理解了其中一种运算,另一个也自然推导出来.运用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心理负担,对学习新知识做了扎实的铺垫.
  2.线面垂直的学习
  在高中数学几何中,有一种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叫作线面垂直,这个概念听上去貌似很是抽象,不容易像其他几何关系那样容易形成图像,但是,我们用类比的思维方式去假设,就会很好理解.例如,判断线面垂直的概念:若存在直线l,垂直平面α内任何一条直线,就可以断定直线l垂直于平面α.这条定理抽象在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这样任意的直线有无数条,我们无法定义到具体某一条直线,所以,我们无从验证.但是,如果我们把概念类比到线面关系上: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那么同时垂直这两条直线的直线,必定垂直这个平面.这样理解,就要比凭空构想容易得多.
  3.透过定理、公式看本质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于定理、公式的运用,只是生搬硬套,并没真正理解定理、公式的内涵、来历、甚至应用.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往往会有这样一种困惑,认为公式的本质不重要,运用计算才重要,这个想法是不对的,运用数学的类比思维,透过定理、公式的本质,能够看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内涵,使定理、公式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更加轻松.
  三、结 语
  高中阶段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够直接决定学生在数学学科中是否能够占领领先地位.类比思维作为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深入理解数学.同时,教师运用类比思维进行教学,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类比思维不论是针对“教”还是“学”,都是不可缺少的学习伙伴.
  【参考文献】
  [1]韦仕雄.谈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相似问题”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5):23-26.
  [2]胡红.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和解题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7):28-31.
其他文献
【摘要】 算盘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之一. 以珠心算为模式的三算结合教学(口算、笔算、珠算结合教学)是我国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创立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珠算的教育功能作用,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形成了新颖独特的珠算式心算教学模式.   【关键词】 珠算教学;课堂整合;优化课堂;发展思维    三算结合教学引进了算盘,使口、珠、笔三算有机结合,使学生
【摘要】 2014年高考是湖南省新课改后的第五次高考,这份试题对湖南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对今年高考试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015年高考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湖南高考;试题特点;复习建议;计划性  一、2014年湖南数学高考试卷的分析  1. 今年的试题难度下降,试卷梯度明显  大学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湖南今年将有85%左右的湖南考生能顺利进入大学校园,还有
【摘要】可视化研究是当前数学教学的热点问题.数学探究可视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数学问题可视化、数学猜想可视化、数学推理过程可视化.数学教学可视化成为数学知识理解接受、数学创新思维的触发点,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   【关键词】可视化;数学教学可视化;教育价值      一、数学可视化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是双重编码理论,该理论定义了三种知识加工类型:1.表征性的,语言和
陶行知说过:“教学做合一,亦是晓庄的基本原则. 就是会者教,不会者学;光学而不做,或是光教而不做,都不是彻底的教育. ”是的,教、学、做如果分离了,那教育只是假教育,只有做到“教学做合一”,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会因为不理解、粗心或是顺向思维等原因而导致解题错误,那怎样才能避免学生出错或让学生尽量少出错呢?其实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教与学,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创造力. 但小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及认识能力,动手操作、实践探索都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存在一定距离. 实际教学中,收效甚微. 因此,我们要重视变被动听讲到一起动手、共同参与,亲身操作. 多种形式的操作能使视觉、触觉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内化功能,以丰富空间观念,提高教学实效.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一个有效的操作活动从而培养
【摘要】 数学建模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思想,是探索数学奥秘的金钥匙. 本文基于“先学而后教”这一教学理论,探索了如何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建模思想.  【关键词】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先学而后教;培养  小学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的数学基础完全是建立在建模思想的基础上的,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就成为教师在新时期的重点课题. 在教育实践中,我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听了一节新苏科版七年级(上)的公开课“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Ⅰ”,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组织数学活动后归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我听课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想法,现整理如下:  【课堂再现】  1. 问题情境  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原点O.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
一、研究的缘起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作为新课标推行的“自主、探究、合作”三种学习模式之一,很自然随着课改的普遍推广进入了课堂. 但是,我们在教学中无不忧虑地看到,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有“形”无“实”.  现象一:在听新教师周某数学公开课时,他的提问无人应答,教学进行不下去时,出现了冷场. 他灵机一动,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讨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在听完课的自
一、课例确定  “用计算器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按照一般的教学思路都是把该内容定位在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上. 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笔者亦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设计、教学的,在当时看来,这样的教学是基于让学生在认识、操作、应用三个层面获得发展的.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教育是这样描述的:数学教育不能把数学仅仅看作一件实用工具,而要通
【摘要】数学学科需要案例教学,教师教学活动,要借助于数学案例这一载体,综合多方面教学因素,借助行之有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案例讲解活动.本文作者结合案例讲解亲身感悟,对高中数学案例讲解活动开展阐述自己的点滴认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案例教学;讲解活动;思考;认识     数学学科离不开案例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技能、教学目标、教学意图、能力培养等,可以借助于数学案例这一载体有效渗透,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