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巷三杰”的语言小道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果巷是常州历史文化名巷,这里诞生了三位中国语言学大家:“汉语言学之父”赵元任、新文字倡导者瞿秋白、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周有光。一巷三杰,令人称奇。三位语言学大家不仅是左邻右舍,而且出生年代等距地相差7岁:1892年(赵元任)、1899年(瞿秋自)、1906年(周有光)。
  去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在常州工学院几位语言学教授的陪同下,我终于踏上了一巷三杰的语言小道,内心洋溢着朝圣、敬畏的情怀,踩在三米见宽的青石板小路上,清脆的嗒嗒声传达出摇篮的节拍,仿佛与大家的童年脚印重合在一起。清乾隆年间的《常州赋》载:“人干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遥想当年,小巷里肯定枝繁叶茂,青果累累,既是名门望族聚集地,也是文人墨客、市井小民的流连忘返地。眼前黑洞洞的一人窄巷,紧挨着的明式木门窗、石门楼,裸露着青砖朽木,布满了灰尘和蛛网,像一个老人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那斑驳的墙体,漏雨的屋面和朽蚀的梁柱默默地延续着她的前世今生。街口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让她还承载着常州沉甸甸2500年的历史文化担子。
  “青果巷,是我童年的摇篮”(周有光语),一块民间制作、略显粗糙的广告宣传画映入眼帘,墙体上方是“青果巷133号”的门牌,下方是一块并不显眼的“礼和堂,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拓牌,这就是周有光先生的故居70推开类似民居的大门,走进逼仄的过道,天井里显得有些荒凉。南厢房的楼梯显然已经被陈年的碎石树木所填满,看不出窗口里的景物,不免使人心生凄凉。原先旧居涵盖了东西礼和堂约1500多平方米,枕水面街,临风独立,开窗见波,树影婆娑,为唐荆川八宅之一,如今礼和堂年久失修,乱搭乱建,居民过多,早已--褪去了当年的容颜。
  常州工学院的顾老师看出了我们低落的情绪,他说,我带你们去见一位青果巷的民间守护。随着他的指引,我们来到了青果巷16弄——赵元任的故居。走进“想他斋”,那是一间仅5平方米左右的黑暗房子,房主是个中年男子,身穿中式服装,板寸头,看上去很精神,也很执著。看到我们,眼睛似乎放出光芒来。据称,他为了青果巷,抛妻别女,孤身Jk,甘当青果巷的守护人,以“街长”自居,为青果巷的重生奔走呼号,并从此改名“潘再生”。赵元任的故居,16弄15—5号还住着赵家的人,——赵元任的堂侄子,年过半百的赵与康和他的爱人秦小妹。据说里面住有八户人家。故居中间是一个不小的天井,回字楼木结构还保留完整,有些楼板霉烂了。四方的天井被二层小楼环绕着,雕花的窗柱还能看出当年的底气。我们沿着逼仄又吱呀乱响的楼梯拾级而上,北屋竟然还住着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奶奶,屋顶上的暗灰色瓦松和野生青绿的泡桐树两两相对。一只硕肥的老猫在屋檐闭目养神。我的心里默念着赵元任的回忆录,“我们常州的房子在城里中间的青果巷,是从我曾祖下来三房一块住的一所大房子……我为什么给这房子说得这么详细呢?因为我在这个家住了这么久,过了多少年还常常做梦梦见在那长黑过道里跑,或是睡在后进第二间屋子里的床上听外头下雨的声音”。顶着艳阳,在潘再生的指引下,我们走巷进宅,记录着青果巷的真实面貌,就像翻过她一道道的年轮,赞叹、惋惜、纠结、畅想。顺着仅可容一人的窄弄,我们走到弄道尽头,居然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入城支流。浑浊厚重的运河在夕阳余晖中静静地淌着,看不出水的流动,难怪青果巷能有这样的心胸与宽容哪。
  周有光故居礼和堂正对着巷北的八桂堂,距瞿秋白诞生地天香楼仅百米之遥。从外观看,八桂堂倒是粉墙黛瓦、气势恢宏,政府修缮一新。潘再生费了些口舌我们才得以进去参观,走进去发现,四周的建筑都是新修的,直到走近天香楼,才看出她的陈旧容颜。我仿佛听见一声啼哭,一个婴孩呱呱落地了,他就是未来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院内这八棵老桂花树见证了这一切,然而我们还是多了几分惋惜,修缮应该是以维护文物旧貌为要旨。
  绕过青石板路,来到东下塘,在河对面的青果巷老宅的雕花长窗临河而驻,潘再生告诉我们,百年前那里曾是周有光随祖母吟诵唐诗的地方。“我大概三岁开始。常常跟祖母在一起。我的祖母住在河旁边的房子,大玻璃窗,有月亮的时候特别好。祖母教我念唐诗。”我们的耳畔仿佛响起了周有光先生的口述。
  最后,我们来到了育志小学。据周有光的口述:“我长大一点,大概六岁了,进了小学。我们的小学叫育志小学。这个小学原来是一个庙,我们家的男工带我去看,把庙里的菩萨一个一个打掉。”据潘再生考证,此“育志小学”即为青果巷另一百年老校——老新坊桥小学。周有光说的庙,即阳湖县城隍庙。其雄伟大殿直至上世纪90年代方被“毁旧造新”,现今唯存一座老戏楼,为省级文保单位。他又补充说,此考证主要是参考常州与武进的教育志,“育志小学为老新坊桥小学前身”。
  走出青果巷,不远处商业中心南大街近在咫尺,浓郁的现代气息很快淹没了这个小巷。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浮华,她总是以恬淡、宁静的姿态,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青果巷的魅力来自于南市河和粉墙黛瓦马头墙,来自于雕花长窗、码头、古纤道和系舟石,以及临街那一座座石库门和门楼,然而,青果巷的价值更在于她脉接明清的深厚文化底蕴。
  “一巷三杰”的语言研究成果一直鲜活在14亿中国人民的交流中。
其他文献
书名:语文美育学  作者:徐林祥,郑昀  出版单位: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43584297  定价:42元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将“审美鉴赏与创造”明确为语文的四大核心能力之一。由此,关于语文审美教育的研究和话题也引起了学界和大众的关注。由扬州大学的徐林祥教授和郑昀博士合著的《语文美育学》一书可以称得上是语文美育学的奠基之作。该书构建了语文美育学的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扬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教育部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强调了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杭州市惠兴中学(以下简称“学校”)依托“一九〇”英雄中队,与时俱进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新时代团员和少先队员,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发挥革命传统教育的特殊效能,拓宽中学少先队建设的途径。  一
“整本书阅读”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内容为《乡土中国》。《乡土中国》分为14 1章,分别为: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后记。作者费孝通在《后记》中说,这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
高考历来都是全民最为关注的大型考试,每年高考都会引来全民参与的广泛讨论。刚刚结束的2015年高考引发的各种热议依旧在持续,而如同每年一样,高考语文卷依旧是最受关注的。  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卷上,以微写作为考查形式的题型越来越多,这俨然也是我们进入“微时代”表现的一个缩影。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彻底到来,我们的生活同时进入了各种“微”的时代:微课程、微信、微博、微商、微小说、微型诗等,碎片化的知识学
2007年,张心科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跟随我念博士生。其实,早在2005年,他就已经出版学术专著《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其中的很多篇章在那以前就以单篇论文的形式面世,受到了一些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到北师大后,心科一头扎进了学校图书馆的书库,因为这里有全国首屈一指的历代教科书馆藏,清末民国的部分尤其蔚为大观。如今回想起来,心科在读博的这些年里,与这些教科书打交道的时间恐怕要远胜过与我这个导师打交
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它的主旨;读作品,必深入研究其主旨。这是读文章或写文章的一般要求。教文章,自然也要研究主旨,但是,阅读学上的“研究主旨”与教学上的“主旨切人”不是一回事。比如教读朱自清的《春》,从总绾全文的关键词句“春天的脚步近了”切入,读到最后,主旨的味道出来了,这是水到渠成,自然而得。而教读主旨,则有必要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点主旨穴位,从作品的立意上突破。  一、“主旨点拨”的含义  主旨點
书名:唐胄养优文化读本  作者:唐捷 符勇  出版单位: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44381857  价格:39元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也是培育、传承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和摇篮。我们要以民族的、地域的优秀文化为基础,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建设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灵魂的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成立于2005年,22名语文教师中,有特级教师2人,兼职教研员2人,22%的老师获得过省级优质课证书,50%以上的教师参加过市级各类教学大赛。这是一个极富凝聚力特别能战斗的集体,如果把她比成一座茂密森林,那么每个语文老师都是一株参天耸立的大树。优秀的个体构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多年来,我们语文组在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尤其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思维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富有价值的思考,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课堂教学中的优质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见,问题是教学最有价值的资源,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优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
写作是人们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较为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写作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能力中的一项核心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个体发展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高考作文作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直接体现了我国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考查要求。本文通过对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作文试题(主要是全国卷)的分析,梳理高考作文发展的历史轨迹,探寻学生写作能力考查的发展路径,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