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838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必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新要求,但也不能刻意进行专门的德育教育,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性德育教育,本文重点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德育教育 农村 初中语文 方法
  引言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偏僻的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经济,造成农村的初中教育比较落后,落后的农村初中语文教育不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以必须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注重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全面加强对农村学生的素质建设。
  1 德育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相关性分析
  德育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语文教学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德育教育也能够促进语文教学,学习语文要学习挖掘文章内涵,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而这种共鸣恰恰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这时就需要德育教育发挥帮助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主旨的作用。
  2 德育教育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的方法
  2.1 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多注重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而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例如在讲解到黄继光、董存瑞的英雄事迹的相关课文时,现在的和平年代已经淡化的学生为祖国的和平无私奉献的思想观念,这时就要组织学生去慰问烈士家属,听烈士那些为祖国统一流汗流血的故事,回学校之后,以班会的形式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最真实的例子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看望空巢老人,以分组的形式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谈心,给老人送去精神的慰藉,以实际教学教育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2.2 寻找德育渗透点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寻找德育教育的渗透点,通过设计导语将学生带入德育教学的情境,可以运用寓言故事、对联等引发学生的思考[1]。以提问题的方式作为德育教育的渗透点进行启发式教育。也可以从情感角度,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抒发情感为德育教育的渗透点。寻找到合适的渗透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效果。
  2.3 语文课外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外学习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使学生深刻理解课内文章的内涵,帮助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农村学生的经济条件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为学生搜集资料,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这是鲁迅笔下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他失去了尊严,被人嘲笑[2]。鲁迅通过孔乙己这个人物反映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篇文章时,要结合课外学习为学生讲述鲁迅当时生活的社会现状和他的个人经历,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感悟旧社会下广大读书人的命运,感受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2.4 重视学生的个体性,进行个体化德育渗透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也一样,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德育教学,主动去思考感悟。当今的初中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如果教师运用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方法,必然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时,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性,进行个体化德育渗透。例如班级中会有单亲的孩子,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引导,但如果不注重引导方法,就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伤害,教师可以时常与这类学生进行交流,从身边琐事到社会见闻,慢慢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与学生共同讨论语文课文中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角色的优点和缺点,让他们主动意识到自己的性格不足,在语文交流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2.5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字是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手段,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这一阶段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生的作文就是学生自身情感的最真实写照[3]。情感恰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源泉,注重情感教育就是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一篇充满国家和民族使命感的文章或电影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通过布置读后感或观后感的作文,给他们创造一个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机会,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讲完这篇课文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读后感,在写作中深化他们坚持的信念,这种方法也不失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德育教育。
  2.6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外阅读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优秀思想品德行为的途径之一,所以需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塑造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可以每周以分组联动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读书交流会活动,要求学生将自己本周读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同学,讲述向同学们推荐的理由,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这种课外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也能够在情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德育教育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不能因传授知识而忽视德育教学,使语文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德育教育成为一个口号,教师要努力探索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德育教育水平,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芳.试析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4(12):64-64.
  [2]黄海燕.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0):321-321,322.
  [3]殷国俊.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之探索[J].教育界,2013(32):24-24.
其他文献
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它严重制约了各项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武术运动也不例外.实验证明,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武术课程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
蔗梢是甘蔗蔗茎顶部的未梢部分,经测定,其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17种氨基酸,糖类,维生素,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经动物实验证明,蔗梢汁具有促进体重增长,有强壮身体,提高工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儿童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
钢结构住宅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住宅产业发展中的新亮点.着重介绍钢结构住宅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构造特点及常规做法,并对其热物理、结构性能做了分析.简要介绍钢结构住宅在我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具有不同的方面和层次,它不仅是科技界和高等学校的任务,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我认为只有从作为学校教育源头的小学就开始抓
随着物联网技术及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应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或相关课程。但作为一门融合了嵌入式系统技术、电子电气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学科,如何根据这些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构建物联网相关产业平台的实验教学,满足当前和未来人才的需求,是物联网教学领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践教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江苏省溧阳市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处天目山与茅山两大山脉的延伸地带,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多年来,严重旱象时有发生,一直困扰着丘陵山区蚕桑生产的发展.干旱不仅影响桑树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创设阅读的环境  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读的行列。因此,我们可以从学习环境入手,如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建立班级图书箱,及时更换其中
【摘 要】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人类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人们的生活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想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的课程 课堂教学过程 计算机  信息技术教学总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