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无园可上,家长怎么克服?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 近日, 北京大兴区、丰台区的听众打电话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反映,大兴亦庄镇、丰台长辛店等地多家未经注册的幼儿园最近被取缔, 结果造成上千名儿童此刻面临短时间内没有幼儿园可上的困境。(中广网5 月16 日)
  政府取缔未经注册的幼儿园, 理由很充分——据报道, 丰台区教委统宣科的袁老师告诉记者, 从去年冬天起, 丰台区陆续取缔了一批未经教育部门批准, 又存在安全隐患的私立园。亦庄教委的金主任则解释, 这些非正规幼儿园存在安全隐患, 取缔是大兴教委的统一行动。9 月份以前, 孩子们无园可上的问题需要家长们自己克服。
  但是, 这种“统一” 取缔行动, 更像是一场“运动化” 治理。其中有三个问题, 需要政府部门回答。其一, 这些有安全隐患的幼儿园, 为何存在了那么久, 没有取缔, 现在却立时三刻必须取缔呢?其二, 取缔这些幼儿园, 政府部门是否有整体方案? 是不是只管取缔, 根本不管孩子的继续上学问题?其三, 会不会出现一种情况, 即当统一取缔行动结束后, 由于有“现实困难”, 那些有安全隐患的幼儿园, 又悄然开门接纳学生?
  以上这三方面问题, 其实在近年来有关学校(幼儿园) 的治理中都存在。比较典型的, 就是学校安全管理。在出现安全事故、上级部门强调校园安全、把校园安全作为“头等大事” 时, 教育部门的行动十分“迅速”, 出拳十分“狠”, 可是, 等风头一过, 一切又回到原样。
  有安全隐患幼儿园的长期存在, 本就反映出政府部门管理的严重缺位(睁只眼闭只眼), 以及对学前教育资源保障的不力, 而对于这些不合格幼儿园的集中治理, 貌似对学生负责, 却也十分不负责。这两种管理状态, 背后其实是同一问题, 就是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管理, 追求的是政绩,而非办好教育、管好学校、保障受教育者的权益———纵容有问题幼儿园开办, 是无视受教育者的权益,也不愿履行政府的投入责任; 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求学问题, 简单取缔这些幼儿园, 也是漠视受教育者的权益。
  对于有安全隐患、未经注册的幼儿园, 政府部门应尊重历史,同时从保障受教育者权益出发,采取更为妥善的方法。首先,应委托专业机构对幼儿园的办园条件进行评估, 评价其办园条件,有无改善的空间,如果幼儿园可以通过政府加大扶持、注入一定的社会资金, 建成合格的幼儿园,政府应创造条件让这些幼儿园合格,而非简单的取缔。需要指出的是, 在合格幼儿园的标准设定上,目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太强调幼儿园的硬件条件和注册资金而非师生比、教学活动安排、卫生条件保障, 这造成合格幼儿园的门槛太高。
  其次, 对于那些难以办成合格幼儿园的幼儿园,政府部门在取缔的同时,应该解决好所有幼儿的入园问题, 做好周密的安排与部署,而不能轻飘飘第一句: 幼儿园必须关, 孩子你们自己解决。这是懒政思维的结果, 纵使政府部门是为家长好, 但家长们不知道“好” 在哪里, 接下来,还会有不合格的机构出来,帮助这些家长解决孩子的入托、入园难题, 这些机构逐渐扩大,又会成为不具资质、未注册的幼儿园。这样,对“不合格” 幼儿园的治理, 就周而复始,陷入恶性循环。
  考虑到目前政府部门的治理思路难以扭转,对于幼儿园的管理,有必要启动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学前教育中介组织的建设, 参与幼儿园的建立、合格标准制订、办学质量评价, 如此,幼儿园的开办、关闭,孩子的求学去向,就不是由政府部门一家说了算,而是大家共同决策的结果;对幼儿园的办学监督,就由政府监管,变为政府监管与家长、社会参与监督相结合; 对幼儿园的合格标准制订和办学质量评价,就会实行专业评价, 执行行业标准, 而不是政府行政指标。这样的学前教育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摘自熊丙奇的网易博客, 编者注)
其他文献
高中教育应该走向哪里,取决于它本身是什么。在我国,高中教育既在基础教育之内,又在义务教育之后,还为大学教育做准备,所以,我认为它具备基础性、自主性、学术性的特征。  基础性:高中要以自身的方式给人生奠基  可以从不同维度去理解高中教育的基础性。从学制看,高中教育依然是国家整个教育体制的基础阶段;从人生看,高中生主要属于未成年人,其教育具备基础性,并且高中毕业证是进入许多社会行业的基本资格要求;从发
8月21日,教育部召开全国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的高校环境。  袁贵仁指出,要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做好高校和谐稳定工作。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要求我们要以高度负责、奋发有为
《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22条”)近日出。在日前于浙江温州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22条’旨在解决教育领域本身对于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性政策。”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对于推动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可谓极大利好。(人民日报7月23日)  2010年7月颁布的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
北京市近日暂停所有的奥数培训,众名校也表态不将奥数成绩作为升学依据,却引发许多家长“此举会加剧拼爹游戏”的担忧。这是家长们对升学难、以钱权择校的担忧。  奥数的疯狂程度几乎都与当地的择校热成正比,比如在北京,这个流行以推优、共建生、条子生、钱权择校等方式“小升初”的首善之区,有一位家长竟然给孩子报了7个奥数班,以确保他在“走钢丝”般的“小升初”中能如愿进名校。它的背后其实是择校热,而择校热的背后,
期刊
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做出决策。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开始,用5年时间,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8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
期刊
日前,北京市教委拟取消“首都教育家”评选,对行政指令鸣金收兵。“旨在营造首都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树立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先进典型”——评选“首都教育家”的初衷不可谓不好,但如果无视教育规律,对教育搞指令性计划,按简单划一的标准来衡量教育家,则会导致手段与目标的背离。须知,教育家不是评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  教育家是教育领域的集大成者,对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社会公众有着公认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长
近日,网上一篇名为《丽水缙云县大洋中学要撤,孩子们怎么办?》的网帖,引发广大网民高度关注。帖中称,地处深山腹地的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大洋镇上唯一的中学,也是一所教学质量不错的中学——大洋学校初中部近日将被撤并,数百学生需去60里以外的乡镇求学,村民情急之下,拦下一辆该县新闻采访车,集体下跪,哭求记者为民请命。(新华网7月22日)  这又是一起对农村学校进行“强制”撤点并校的事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