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做出决策。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开始,用5年时间,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8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2010年、2011年两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达到中西部地区小学生均每年500元、初中生均每年700元,东部地区小学生均每年550元、初中生均每年750元。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后,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大幅提高,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为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摘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编者注)
其他文献
出差学习,听了一节人教版七年级美术课,课题是“标志设计”。整堂课老师用心、用情、用行感染着学生,师生配合默契,形成共鸣。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融入课堂,“意外”衍生精彩  教师用课件导入新课,出示几组标志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那么什么是标志呢?学生在讨论中作答。标志在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请同学们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标志。此时,课堂活跃起来。  说到“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它寓意是什么?课堂热烈,同学
期刊
高中教育应该走向哪里,取决于它本身是什么。在我国,高中教育既在基础教育之内,又在义务教育之后,还为大学教育做准备,所以,我认为它具备基础性、自主性、学术性的特征。  基础性:高中要以自身的方式给人生奠基  可以从不同维度去理解高中教育的基础性。从学制看,高中教育依然是国家整个教育体制的基础阶段;从人生看,高中生主要属于未成年人,其教育具备基础性,并且高中毕业证是进入许多社会行业的基本资格要求;从发
8月21日,教育部召开全国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的高校环境。  袁贵仁指出,要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做好高校和谐稳定工作。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要求我们要以高度负责、奋发有为
《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22条”)近日出。在日前于浙江温州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22条’旨在解决教育领域本身对于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性政策。”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对于推动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可谓极大利好。(人民日报7月23日)  2010年7月颁布的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
北京市近日暂停所有的奥数培训,众名校也表态不将奥数成绩作为升学依据,却引发许多家长“此举会加剧拼爹游戏”的担忧。这是家长们对升学难、以钱权择校的担忧。  奥数的疯狂程度几乎都与当地的择校热成正比,比如在北京,这个流行以推优、共建生、条子生、钱权择校等方式“小升初”的首善之区,有一位家长竟然给孩子报了7个奥数班,以确保他在“走钢丝”般的“小升初”中能如愿进名校。它的背后其实是择校热,而择校热的背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