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史中积淀了高尚的美德和优秀的民族精神,并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一直都与我们的民族荣辱与共。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是支持我们民族和国家前进的动力,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中有哪些可贵之处值得倡导?笔者以一个中学历史教育者的身份,结合实际,不揣冒昧,妄作思考,简略总结一下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郑和精神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在200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时,党中央确定了“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庆祝活动主题。郑和的业绩和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一项宝贵财富。
郑和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放的思想,二是创新的勇气,三是民族的精神。它可以概括为:勇于探索,以不畏艰难的勇气敢于实践;爱国奉献,以敢为人先的态度为国献身;奋勇拼搏,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克服困难;科学理念,以崇尚科技的方式开拓进取;自信从容,以成功战略的方法敬于事业。郑和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凝聚,人文精神的融合,民族精神的扬达,创新精神的昭示。
郑和勇于探险,敢闯天下;善于礼让,敢于克敌;忠于职守,勤劳勇敢;顽强探索,艰苦创业;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不畏艰险,开拓进取;自加压力,为国献身;和谐理念,团结统一。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五四精神
初中历史新课标要求学生要“理解五四精神”。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五四”是爱国宣言,昨天它是青年国魂凝聚的一份血书,今天它积淀为一种民族性格,一种人格道德;“五四”是进步宣言,昨天它是青年救亡图存的民族绝唱,今天它是强国富民的伟大复兴; “五四”是民主宣言,昨天它是人吃人的控告,今天它是人权平等的呼唤; “五四”是科学宣言,昨天它是召唤科学的旗帜,今天它是科教兴国的战略。
三、中国革命精神
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发扬中国革命精神,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国革命精神都有哪些?
中国革命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四个阶段。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其最核心、最突出的内容是革命首创精神,脚踏实地、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是井冈山精神的特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没从条条框框出发,而是在实践中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新路。向反动势力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是创新,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创新,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也是创新,三湾改编、制定游击战方针依然是创新。首创精神贯穿于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发展的全过程。
长征精神极具魅力和辉煌的一面是革命英雄主义。长征精神所凸现的革命英雄主义,在世界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敌军的围追堵截、峡谷激流、雪山草地、物资匮乏、生命禁区,这一切都没能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面对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表现出了英勇顽强、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超越常人忍受能力的艰苦奋斗精神,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态度。
延安精神是马列主义同中國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和永恒的灵魂所在。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精神中内涵最为丰富、全面。它包括: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党群一心、军民一致、官兵平等的民主团结精神,等等。
西柏坡精神是延安精神在全国胜利前夕的继续和发扬。当时新中国的曙光已经显现,党的工作重点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党的工作任务也将从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警告全党说: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主要内容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继续奋斗,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不以功臣自居,不受权力腐蚀,不被“糖衣炮弹”击中,勤政廉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结束语
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进行,我们的物质财富不断增长,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中开始弥漫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风气,被所谓“现代人的生活理念”所影响,为了物质享受而向道德挑战,向法律挑战,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我们要旗帜鲜明!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更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一、郑和精神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在200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时,党中央确定了“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庆祝活动主题。郑和的业绩和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一项宝贵财富。
郑和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放的思想,二是创新的勇气,三是民族的精神。它可以概括为:勇于探索,以不畏艰难的勇气敢于实践;爱国奉献,以敢为人先的态度为国献身;奋勇拼搏,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克服困难;科学理念,以崇尚科技的方式开拓进取;自信从容,以成功战略的方法敬于事业。郑和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凝聚,人文精神的融合,民族精神的扬达,创新精神的昭示。
郑和勇于探险,敢闯天下;善于礼让,敢于克敌;忠于职守,勤劳勇敢;顽强探索,艰苦创业;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不畏艰险,开拓进取;自加压力,为国献身;和谐理念,团结统一。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五四精神
初中历史新课标要求学生要“理解五四精神”。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五四”是爱国宣言,昨天它是青年国魂凝聚的一份血书,今天它积淀为一种民族性格,一种人格道德;“五四”是进步宣言,昨天它是青年救亡图存的民族绝唱,今天它是强国富民的伟大复兴; “五四”是民主宣言,昨天它是人吃人的控告,今天它是人权平等的呼唤; “五四”是科学宣言,昨天它是召唤科学的旗帜,今天它是科教兴国的战略。
三、中国革命精神
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发扬中国革命精神,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国革命精神都有哪些?
中国革命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四个阶段。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其最核心、最突出的内容是革命首创精神,脚踏实地、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是井冈山精神的特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没从条条框框出发,而是在实践中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新路。向反动势力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是创新,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创新,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也是创新,三湾改编、制定游击战方针依然是创新。首创精神贯穿于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发展的全过程。
长征精神极具魅力和辉煌的一面是革命英雄主义。长征精神所凸现的革命英雄主义,在世界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敌军的围追堵截、峡谷激流、雪山草地、物资匮乏、生命禁区,这一切都没能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面对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表现出了英勇顽强、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超越常人忍受能力的艰苦奋斗精神,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态度。
延安精神是马列主义同中國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和永恒的灵魂所在。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精神中内涵最为丰富、全面。它包括: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党群一心、军民一致、官兵平等的民主团结精神,等等。
西柏坡精神是延安精神在全国胜利前夕的继续和发扬。当时新中国的曙光已经显现,党的工作重点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党的工作任务也将从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警告全党说: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主要内容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继续奋斗,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不以功臣自居,不受权力腐蚀,不被“糖衣炮弹”击中,勤政廉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结束语
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进行,我们的物质财富不断增长,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中开始弥漫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风气,被所谓“现代人的生活理念”所影响,为了物质享受而向道德挑战,向法律挑战,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我们要旗帜鲜明!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更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