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堂是知识的摇篮、欢乐的海洋。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喜欢听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我不赞同这种说法。美妙的歌声,欢乐的笑声,热烈的掌声,充溢着教室,回荡在校园,那是我的音乐课堂常有的现象,也是我从事音乐教育二十余年一直追求探索、努力实践的方向。
一、真情的投入,激情地表现
音乐教育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情感教育,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融入充沛的情感。教学过程中生动风趣的语言,精彩的范唱、范奏,都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不仅如此,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感悟音乐作品,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使学生融入音乐教育中去,营造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凈化心灵的氛围。总之,音乐教育的过程始终贯穿着情感教育。
二、以歌唱教学引入音乐教学
笔者执教的农村中学地处偏远,经济文化落后,多数学生在小学没有上过音乐课,基础较差,加之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限,搞好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必由之路,因为歌唱是人类最本能的表现手段之一,每个学生都有喉咙,而喉咙可以发出比世界上任何乐器的音乐都要美的乐声,它是宣泄表达人类情感最直接、最纯洁、最美好、最卓越的乐器。正如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 “你的小提琴在哪里?你的嗓子就是最好的小提琴。”古今中外,音乐教学几乎毫无例外都是从歌唱教学人手,将学生引入音乐殿堂的。
三、老师精彩的亮点
欲使课堂的歌声、笑声、掌声不断,除了教学激情外,还要求教师具备宽泛的学科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并要善于运用授课艺术,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个亮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1.精彩的导人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精彩的导人尤为必要。课堂导人要力求新颖多样,富有诱导性和感情投入。教学中灵活选择,恰当导入,就会给整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讲故事导入,流行音乐听赏导入,老师表演导入,赏画导入,等等。
2.老师精彩的范唱范奏
老师的范唱比放录音效果要好得多,师生面对面的表演,缩短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直接感受到老师声情并茂的演唱,更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由于是面对面的演唱,老师的举手投足之间都能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如教唱《众人划桨开大船》,老师使用预设的伴奏音乐,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请学生配合演唱,老师边歌边舞。一曲精彩的演唱,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有的同学甚至忘形地吹起口哨。
3.妙语连珠的讲解和现代化教具的使用
老师的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的讲解和现代化教具的使用,会将学生带入美轮美奂的境界。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赏析,老师采用动漫的形式呈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相遇相识、同窗共读、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化蝶等戏剧情节,再播放与动漫画面相吻合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此时再配上老师诗般语言的画外讲述,学生完全进入了音、诗、画的美好境界,赏析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赞叹声。
4.时尚语言和流行歌曲适时引入课堂
由于现在各种媒体的丰富与发展,中学生有更多的途径接受流行歌曲,喜欢的程度近似疯狂。老师适时适量把时尚的流行语和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把握好原则和标准,灵活巧妙地与教材结合,音乐课便有了时尚的元素,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强,热情更高,这对音乐教学大有益处。比如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小沈阳的一些经典台词,同学们课上课下都能“整”两句,老师在课堂时不时地也“整”上一句,是很好的兴奋剂,能引发同学们开心的笑声和掌声。例如,激励腼腆的同学时说:“哎哟,妈呀,他们能唱,你也能唱,谁怕谁呀,你老有才啦!”“同学们,来点掌声,啪啪地,可劲地鼓啊!”一番流行语准能逗得同学们开怀大笑,掌声也随之响起来。尤其要把一些好的流行歌曲适时适量引入课堂,如奥运会期间教唱《我和你》《北京欢迎你》,汶川地震后教唱《爱的奉献》 《阳光总在风雨后》,青藏铁路修通后教唱饫路》、《坐上火车去拉萨》 《香格里拉》,世博期间教唱《微笑上海》《和谐欢歌》等,使之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让他们进发出真情的笑声和掌声。
四、学生精彩的音乐实践
音乐实践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 “让有才艺的同学来秀一把”,满足学生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愿望,体现参与音乐活动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是音乐教师教学效果最好的展示。例如,每节课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以后,剩下十来分钟。可以搞演唱擂台赛,男、女声部齐唱比赛,组与组之间齐唱比赛、独唱比赛;也可以利用音响器材搞卡拉OK比赛,舞蹈比赛,器乐演奏比赛等。每当有精彩的表现,同学们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开心的笑声。
总之,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面对生动各异的学生,面对新教材、新教具,音乐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研究教法,加强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热情投入,才能使音乐课精彩不断,魅力无限,使课堂上歌声、笑声、掌声不断。
一、真情的投入,激情地表现
音乐教育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情感教育,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融入充沛的情感。教学过程中生动风趣的语言,精彩的范唱、范奏,都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不仅如此,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感悟音乐作品,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使学生融入音乐教育中去,营造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凈化心灵的氛围。总之,音乐教育的过程始终贯穿着情感教育。
二、以歌唱教学引入音乐教学
笔者执教的农村中学地处偏远,经济文化落后,多数学生在小学没有上过音乐课,基础较差,加之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限,搞好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必由之路,因为歌唱是人类最本能的表现手段之一,每个学生都有喉咙,而喉咙可以发出比世界上任何乐器的音乐都要美的乐声,它是宣泄表达人类情感最直接、最纯洁、最美好、最卓越的乐器。正如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 “你的小提琴在哪里?你的嗓子就是最好的小提琴。”古今中外,音乐教学几乎毫无例外都是从歌唱教学人手,将学生引入音乐殿堂的。
三、老师精彩的亮点
欲使课堂的歌声、笑声、掌声不断,除了教学激情外,还要求教师具备宽泛的学科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并要善于运用授课艺术,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个亮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1.精彩的导人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精彩的导人尤为必要。课堂导人要力求新颖多样,富有诱导性和感情投入。教学中灵活选择,恰当导入,就会给整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讲故事导入,流行音乐听赏导入,老师表演导入,赏画导入,等等。
2.老师精彩的范唱范奏
老师的范唱比放录音效果要好得多,师生面对面的表演,缩短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直接感受到老师声情并茂的演唱,更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由于是面对面的演唱,老师的举手投足之间都能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如教唱《众人划桨开大船》,老师使用预设的伴奏音乐,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请学生配合演唱,老师边歌边舞。一曲精彩的演唱,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有的同学甚至忘形地吹起口哨。
3.妙语连珠的讲解和现代化教具的使用
老师的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的讲解和现代化教具的使用,会将学生带入美轮美奂的境界。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赏析,老师采用动漫的形式呈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相遇相识、同窗共读、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化蝶等戏剧情节,再播放与动漫画面相吻合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此时再配上老师诗般语言的画外讲述,学生完全进入了音、诗、画的美好境界,赏析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赞叹声。
4.时尚语言和流行歌曲适时引入课堂
由于现在各种媒体的丰富与发展,中学生有更多的途径接受流行歌曲,喜欢的程度近似疯狂。老师适时适量把时尚的流行语和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把握好原则和标准,灵活巧妙地与教材结合,音乐课便有了时尚的元素,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强,热情更高,这对音乐教学大有益处。比如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小沈阳的一些经典台词,同学们课上课下都能“整”两句,老师在课堂时不时地也“整”上一句,是很好的兴奋剂,能引发同学们开心的笑声和掌声。例如,激励腼腆的同学时说:“哎哟,妈呀,他们能唱,你也能唱,谁怕谁呀,你老有才啦!”“同学们,来点掌声,啪啪地,可劲地鼓啊!”一番流行语准能逗得同学们开怀大笑,掌声也随之响起来。尤其要把一些好的流行歌曲适时适量引入课堂,如奥运会期间教唱《我和你》《北京欢迎你》,汶川地震后教唱《爱的奉献》 《阳光总在风雨后》,青藏铁路修通后教唱饫路》、《坐上火车去拉萨》 《香格里拉》,世博期间教唱《微笑上海》《和谐欢歌》等,使之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让他们进发出真情的笑声和掌声。
四、学生精彩的音乐实践
音乐实践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 “让有才艺的同学来秀一把”,满足学生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愿望,体现参与音乐活动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是音乐教师教学效果最好的展示。例如,每节课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以后,剩下十来分钟。可以搞演唱擂台赛,男、女声部齐唱比赛,组与组之间齐唱比赛、独唱比赛;也可以利用音响器材搞卡拉OK比赛,舞蹈比赛,器乐演奏比赛等。每当有精彩的表现,同学们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开心的笑声。
总之,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面对生动各异的学生,面对新教材、新教具,音乐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研究教法,加强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热情投入,才能使音乐课精彩不断,魅力无限,使课堂上歌声、笑声、掌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