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功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9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粉笔是日常教学中使用范围很广的书写工具,已经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是教学必备的工具之一,对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不可小觑的意义.高中物理难点重点多,知识比较抽象,单纯靠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很难掌握相关的难点和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物理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其粉笔的其他“功能”,本文主要探讨粉笔“功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粉笔;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应用
  小小的粉笔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有千年的历史,是教学必备工具之一,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将所要传达的思想用粉笔书写在黑板上,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将知识消化吸收,粉笔是教师与学生最为重要的沟通工具.除了书写功能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粉笔的其他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消化抽象的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科学性,这种实验功能最常见的是用在高中物理中.众所周知,高中物理难点多,内容抽象,靠单纯的书面知识学生很难掌握相关的难点和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小小的粉笔让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形象.
  一、发挥粉笔灰的实验功能
  粉笔灰是课堂中随处可见的“垃圾”,但是,如果这些“垃圾”运用的好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可以利用粉笔灰和电动玩具汽车来帮助学生理解车辆运行中动力来源以及摩擦力,首先收集一定量的粉笔灰,收集好后将粉笔灰均匀的铺设到专门的平台上,随后教师拿出玩具汽车放在平台的一端,在实验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一些问题,如汽车行驶中粉笔灰飘扬的方向,汽车驱动力和摩擦力两者之间的关系等,等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就开始遥控电动汽车,并逐渐的加速,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电动车的运行轨迹和粉笔灰飘扬的方向,实验结束后,再与之前提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到摩擦力的方向,以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深入了解汽车驱动力和摩擦力之间的关系等.另外,也可以利用粉笔灰与水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光线的折射,要开展这个实验,教师要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和一支激光笔,在玻璃杯中装好一定量的水,在水中撒适量的粉笔灰,随后,打开激光笔,当射出的光线通过玻璃杯时,可以清楚的看到光线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这个实验完成以后,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入另外一个大的瓶子中,使里面有烟雾,再打开激光笔,这时激光通过瓶子就可以看到光线的折射了,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传播介质对光线的影响.
  二、用粉笔进行课堂实验演示
  运动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并与电场、磁场、原子物理、气体知识相结合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课程中,如果学生运动学知识掌握的不好,基础没有打好,对以后物理知识的学习也会难以理解,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在高一运动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运动学中很多知识都可以利用小小的粉笔来进行课堂演示.例如,要帮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中空气阻力、物体质量与物体下落速度的大小就可以利用粉笔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取一张纸和一只粉笔,在一样的高度释放令其自由下落,这时,发现粉笔的下落速度比纸要快,这个时候,教师向学生提一定的问题,自由落体不是不论物体质量,下落速度都是一样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再将纸揉成纸团,与粉笔一起放在同样的高度释放,这个时候粉笔和纸团就是同时着地的,这样就很好的让学生理解了自由落体运动,并把空气阻力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影响很直观的展现出来,从而印证教材上的结论.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惯性定律,教师可以采用粉笔和纸相结合的方式跟学生演示,首先准备一张平整光滑的桌子,将几支粉笔压在白纸的一端将白纸的三分之一固定在桌子上,由教师演示,迅速的将纸抽离,这时候纸抽离出来,但是粉笔还是屹立不倒的,这就是惯性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随后,教师可以由学生自愿上台的形式让学生来自己实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惯性定律的概念和意义.此外,还可以利用两支同样的粉笔引入动量定理,即准备两支同样的粉笔,在地上铺设一块厚海绵,将两支粉笔在同样的高度释放,落在地上的粉笔马上就断裂了,落在海绵上的粉笔还是完好无损,帮助学生理解动量定理的含义.
  三、粉笔盒的作用不容小觑
  除了粉笔灰和粉笔以外,教师也可以合理的利用粉笔盒来引入相关的力学定理,例如,为了探讨力和物理运动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粉笔和粉笔盒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将讲台上放置一个粉笔盒,用力把推动粉笔盒,使它运动起来,随后停止推动,粉笔盒固定不动,然后向学生提问,是否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等学生回答问题以后教师在刚才推动粉笔盒的同样位置放置一直粉笔,用力一推,粉笔滚动起来,停止用力,粉笔依然滚动直到落到地下,这时,就结合刚才粉笔盒的实验向学生说明物体运动和摩擦力的关系,得出力不是物理运动的根本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教师可以将粉笔盒的前端放置一块橡皮,然后用力地推动粉笔盒,这时里面的橡皮也会运动,待教师将粉笔盒推动到一定的位置后向学生提问,看橡皮最终会停留在哪个位置,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回答后教师打开粉笔盒,再跟学生解释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杨静静.粉笔“功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妙用[J].
  上海:上海教育科研,2001(8).
  [2] 谭龙飞.以高中知识为背景的中考试题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启示
  [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1,29(1).
  [3] 陈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与措施[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1(3).
  [江苏省沛县歌风中学 (221600)]
其他文献
如何科学地处理城乡发展关系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历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城乡关系的复杂性,能否协调处理城乡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摘要:有效教学是实效的教学,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具体讲,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认为,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力求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途径  一、充分做好物理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1.研究《物理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阶段,好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积累,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  初中物理是学生步入物理学习的基础时期,物理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初中物理尤其关键.学生进入初二阶段,看到物理课本很兴奋很新奇,但是物理学习的枯燥无味,很
期刊
“活动与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教学策略,以实现化学知识的落实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完美统一.为有效达成这一学科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以问题情景驱动科学探究活动;以知识的获取作为核心设计和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根据实施条件设计不同的探究活动;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水平的评价.  一、运用发现式的探究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
在基础教育教学中,课程的形式无论是综合课程、科学课程,还是以往的分科课程,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时,都必然按照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但是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分层进行有效教学中的“层”也将是处于动态的.从新课程标准中可看出物理课程标准在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从教师方面来看,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进行创造性
摘要:本文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三个教学策略,并且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说明和阐述,以期对有效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兴趣化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智力因素相差无几,而学生的成绩却有很大的差别,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学生的非智力因
摘要:不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课改要求下的新教学,都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只是新课改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设置了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  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尝试,提出对新课改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探究性实验;研究性学习;多媒体  一、课程观、教学观的认识  1.课程观  面对新课改,教师们的心态不一,存在不少心理障碍,如“换汤不换药”,对新课改缺乏正确认识、有的则担心满足不了
高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要为将来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人才,它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上.如,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这许多的能力培养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关于教学理念的创新  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新课程则要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