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尝试从教学语言入手,让语言有效激活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体态语言,创设和谐氛围,激活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语言上更主要是行为上,身教重于言行,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具有感染力。当然老师也是一位普通人,难免会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但不能将其带入课堂,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此要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每节课前要尽量控制不愉快的心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例如:在进入课室前坚持做到稍等片刻,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服饰,然后想想值得高兴的事情,调节好情绪后,再面带微笑进入课室。这样只有教师的情感积极了,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激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能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教与学进入一种最佳状态。
课堂上老师应善于利用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眼光、真诚的语气、细微的手势等来缩短师生的心灵距离。如:教师亲切的微笑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鼓励的眼神能让学生消除恐惧,产生安全感,会意的手势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更好地思考。同时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更该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求知、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给孩子们一个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从而激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例如:当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低头回避老师的眼光时,说明他对问题理解不是很清楚,害怕老师让自己回答,教师这时可给予学生鼓励的微笑和亲切的目光,让他放松心情,进一步思考。当学困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回答一个较简单的问题时,教师可采用微笑点头或上前握手、轻拍肩膀等方式让其更亲切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老师的信任,从而逐步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妙用幽默语言,感受学习愉悦,激活兴趣
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产生轻松愉悦的感觉,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课堂上把握好适当的时机,妙用富有激励性的、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总有部分学生未能根据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计算方法,于是我让学生测量并计算自己教室的粉刷面积,部分的学生只注意用6个面面积减去地面的面积,但却忽略了减去门窗、黑板的面积,这时我幽默一笑,然后说:“如果这样连我们课室的黑板都变成白板了。”大家都会意地笑了,那些做错的同学也恍然大悟起来,并立即改正了错误。这样幽默语言的巧妙运用,既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又能让学生自觉认识自己的偏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
当然,运用幽默评价语言,要把握好时机,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切忌变幽默为嘲讽。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关心,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三、巧用激励语言,体验成功喜悦,激活信心
心理学家盖兹曾经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更能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获得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是树立其信心的保障,教师应把学生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课堂上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巧用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语言。当学生能独立完成新知识的探索时,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如:“你真行!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解决问题”“你的进步可真大!已经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啦”等。当学优生的学习活动出现停滞时,要为他们垫块“跳板”鼓励他们迎难而上,并加以引导,使他们能顺利驶向成功的彼岸,如:“不要急,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一定能想出好方法”等。当学困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产生畏难情绪时,或者出错时,更要给予及时的点拨和鼓励,让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如:“错了不要紧,证明你真正思考过,只要细心找出出错的原因,你一定能有更大的进步。”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激励评价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责任编辑 潘孟良
一、利用体态语言,创设和谐氛围,激活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语言上更主要是行为上,身教重于言行,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具有感染力。当然老师也是一位普通人,难免会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但不能将其带入课堂,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此要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每节课前要尽量控制不愉快的心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例如:在进入课室前坚持做到稍等片刻,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服饰,然后想想值得高兴的事情,调节好情绪后,再面带微笑进入课室。这样只有教师的情感积极了,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激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能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教与学进入一种最佳状态。
课堂上老师应善于利用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眼光、真诚的语气、细微的手势等来缩短师生的心灵距离。如:教师亲切的微笑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鼓励的眼神能让学生消除恐惧,产生安全感,会意的手势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更好地思考。同时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更该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求知、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给孩子们一个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从而激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例如:当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低头回避老师的眼光时,说明他对问题理解不是很清楚,害怕老师让自己回答,教师这时可给予学生鼓励的微笑和亲切的目光,让他放松心情,进一步思考。当学困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回答一个较简单的问题时,教师可采用微笑点头或上前握手、轻拍肩膀等方式让其更亲切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老师的信任,从而逐步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妙用幽默语言,感受学习愉悦,激活兴趣
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产生轻松愉悦的感觉,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课堂上把握好适当的时机,妙用富有激励性的、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总有部分学生未能根据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计算方法,于是我让学生测量并计算自己教室的粉刷面积,部分的学生只注意用6个面面积减去地面的面积,但却忽略了减去门窗、黑板的面积,这时我幽默一笑,然后说:“如果这样连我们课室的黑板都变成白板了。”大家都会意地笑了,那些做错的同学也恍然大悟起来,并立即改正了错误。这样幽默语言的巧妙运用,既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又能让学生自觉认识自己的偏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
当然,运用幽默评价语言,要把握好时机,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切忌变幽默为嘲讽。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关心,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三、巧用激励语言,体验成功喜悦,激活信心
心理学家盖兹曾经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更能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获得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是树立其信心的保障,教师应把学生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课堂上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巧用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语言。当学生能独立完成新知识的探索时,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如:“你真行!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解决问题”“你的进步可真大!已经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啦”等。当学优生的学习活动出现停滞时,要为他们垫块“跳板”鼓励他们迎难而上,并加以引导,使他们能顺利驶向成功的彼岸,如:“不要急,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一定能想出好方法”等。当学困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产生畏难情绪时,或者出错时,更要给予及时的点拨和鼓励,让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如:“错了不要紧,证明你真正思考过,只要细心找出出错的原因,你一定能有更大的进步。”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激励评价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