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随我走进“新课程”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_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纯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倡导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的“任务型”教学途径。新课程改革下,我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
  
  1、语境的真实性
  设计任务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交际的情境,以启发学生主动应用语言进行交际。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语言信息、真实的语言情境和正确的语言形式;要符合实际功能的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学习和使用语言。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可借助直观教具、电化设备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利用具体情境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2、形式与功能相结合(The form-function principle)
  设计任务时,要注意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发展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所以,应尽量提供更广泛的素材和多样的活动方式。如听力训练不局限于听教材所设计的,而应该扩大范围,听英语故事、做演讲、看动画片;通过借助实物,调动学生多种智能的参与,吸引对听力不感兴趣的同学;再有,通过写日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都应具有一定的导入性,使学生在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训练,理解语言的功能,并运用于交际活动中。
  3、在用中学
  要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任务中通过使用语言而学得语言,这样的学习能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一般分三个阶段:前任务(Pre-task), 任务环(Task cycle),后任务(Post-task)。
  1、前任务(Pre-task)
  本阶段由教师引入任务,就是让学生对将要做的事情有一点感性的认识,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意在启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背景知识,然后帮助学生进入活动状态。
  2、任务环(Task cycle)
  本阶段由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用什么方式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报告(报告任务完成)三个环节组成,要设计出各种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同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3、后任务(Post-task)
  本阶段由分析(教师对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操练(教师对语言难点进行讲解操练)两个部分组成,意在给学生一个反思、总结 、归纳语言知识的机会。
  
  三、“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具体课例
  
  现以必修5 unit3(新课标)Reading:First impressions为例,说明以上教学步骤。
  1、Pre-task
  任务1:导入(lead in)(4mins)
  (1)老师让学生谈人类面对的问题。
  (2)学生猜想哪些问题在将来会被克服,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畅想。
  2、Task-cycle
  任务2:略读(Skimming)(4mins)(小组活动)
  (1)老师让学生预测未来生活的各个方面,鼓励他们的想象力和预测能力。
  (2)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提到的变化。
  (3)小组讨论,呈现结果。
  任务3:细读(Scanning)(10mins)
  老师将课文分为旅行前、中、后三个部分,并分别提出问题,各个小组以表格的形式填写结果,例如乘坐什么工具去3008年旅行、描述所遇到的未来的东西。
   任务4:各组报告(Have a report and make a list)
  各组派代表报告讨论结果,教师汇总统计并对各组情况进行公布。
   3、Post-task
  (1)教师对各组代表的报告做出评价,评选“最佳未来之旅小组”。
  (2)根据各组提供的最优方案,分小组用英语写出去未来游玩的计划。
  (3)将学生所写的计划显示在屏幕上,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一起纠正语法错误。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其认知策略,培养其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还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实现自我价值,集中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它要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注重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系统全面地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促进英语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一谈到政治学科的教学,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总是这样一些画面:教师在讲台前手持课本侃侃而谈,学生们闭紧嘴巴、睁大眼睛聆听教诲。  在这种课堂上,教师是一切的主宰,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话是真理,学生只能唯命是从,不敢与“真理”有半点不同之处,这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我们的学生究竟如何学习,又能学到什么呢?  作为政治教师,我们不是专制的统治者,而是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
期刊
语法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认为语法枯燥无味。老师在讲语法时,学生好像不太感兴趣,学生在实际运用时,老是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最终对英语失去了信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本人是否在英语方面下了功夫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也不容忽视,那就是教师在组织语法教学时,是否做到了兴趣化、简单化。以下是我个人在教学中总结的几种方法:    一、交流法    所谓的交流法也称对话法,主要是在师生交流互动中进
期刊
英语教学的改革要从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训练中解脱出来,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凭借日常的教学活动即课堂教学予以落实。如果不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便难以到位,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素质。我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要让英语课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老师要注重以下几个细节:  第一,教学中多给点阳光。孩子们初次接触英语都会感到很好奇。当他们用茫然而又陌生的目
期刊
摘 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历来是英语教学工作者面临的大难题。以下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一、帮助学生树立记忆单词的自信心;二、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三、掌握规律、寻求技巧、灵学活用、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让他们有“法”可依;四、根据遗忘规律,在有计划的“重现”中巩固英语单词,增强记忆力。  关键词:记忆单词 瞬间记忆 掌握规律 遗忘规律    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
期刊
教师板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如何利用好板书进行学习上,也就是说要看学生能否充分利用教师的板书从中更快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如何引导小学生利用好老师的板书进行学习呢?   一、引导学生学习老师的书写笔法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的板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书写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识字、认字的阶段,老师的板书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活化知识,
期刊
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面对教育新政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切实感受到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时间加汗水”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被允许;另一方面必须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课堂的效率,做到真正的有效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结合新政实施一年来的一些体会,本人拟就初中英语新政背景下的几种学习方法略陈管见:   
期刊
成功的教师善于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政治学科来说,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因此,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赋予政治课趣味性、生动性,寻求增进乐趣的途径,让政治课“活”起来,使学生爱上政治课、想上政治课、认为上政治课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一、导入的艺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期刊
摘 要:学好英语,单词是关键。如何使英语词汇教学由枯燥乏味向学生喜闻乐见转变,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比如:在“游戏”中学词汇;巧用隐含意义记单词,增强应用理解能力;及时复习、反馈,减负增效;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词汇。  关键词:英语词汇 教学策略 减负增效    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提倡有效教学、减负增效。随着
期刊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勇敢地面对困难,较快地适应环境,大胆地尝试新事物。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是一种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信心,克服羞怯和疑虑。如果这一任务完成得好,孩子就会成为富有自信心、行动果断、性格开朗而富有活力的人。    一、学会赏识孩子    “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带来干劲,干劲带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传统的“chalk and talk” 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昏昏欲睡,而游戏教学恰恰可以把枯燥的语言知识变成活灵活现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把握,通过设计恰当的游戏,挑战学生,激活课堂。    一、互动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在平时词汇教学过程中可以用猜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