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导体表心电图术中实时优化双心室起搏间期对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的作用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ong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经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时,优化双心室起搏间期(VV)有利于提升心室激动同步性,改善左心室功能。本研究采用实时多导记录仪分析体表心电图,植入CRT术中对VV间期进行实时优化,并通过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来评价其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因慢性心衰植入CRT患者84例,分为优化组(37例)和非优化组(47例)。其中,优化组患者使用多导记录仪实时测量(纸速为100 mm/s,精确度为2 ms)体表心电图,测量不同VV间期的QRS时限,取QRS波最窄的VV间期行双心室起搏。非优化组患者未行CRT植入术中VV间期优化。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急性期(术后1周)及术后1年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

结果

与术前相比,优化组和非优化组在术后急性期测定的超声心动图参数未见显著变化。以术后1年时LVEF提高≥0.10为标准,优化组的应答率明显高于非优化组(0.76对0.53,P=0.034),优化组术后1年时的LVEDD、LVESD、LVEDV、LVESV均显著减小(P<0.05);而非优化组术后1年时的心脏结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利用多导记录仪实时分析CRT术中体表12导联QRS时限,优化VV间期的方法操作简易、有效, VV间期优化可以提高心衰患者CRT应答率,同时显著改善心衰患者解剖重构。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应用超声心动图中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快速优选左心室导线靶血管对CRT后左心室重构的评价。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科选入符合CRT适应证并准备植入CRT的患者146例,随机分成超声优选手术组70例,常规手术组76例。超声优选手术组术中使用左心室FS评估最佳的左心室导线植入静脉。术后随访半年,采集包括左心室射血分
期刊
期刊
目的探究在心脏手术中常规左心耳闭合是否能减少术后心房颤动(房颤)及房颤相关的脑血管意外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的486例成年患者术后第l、3、6、12个月及其后每年的门诊及电话随访资料,其中男203例,女283例,平均年龄(46.2±10.3)岁。根据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同期是否闭合左心耳分为2组:闭合组(n=147)和非闭合组(n=
期刊
目的观察具有多离子通道抑制作用的胺碘酮、决奈达隆和雷诺嗪对正常及晚钠电流增大心脏心电生理指标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双相性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经主动脉逆向灌流新西兰白兔离体心脏,用加热法消融房室交界造成房室阻滞,高位室间隔区进行1 Hz起搏。对正常对照组和特异性晚钠电流增强剂海葵毒素(ATX)-Ⅱ(1~3 nmol/L)处理组的整体心脏,分别给予胺碘酮(1 nmol/L~10 μmol/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对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通道)激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膜内向外型单通道膜片钳实验技术分别记录不同浓度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灌流后BK通道开放概率(NP0)。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分别测定未灌胃组和低、高剂量n-3 PUFA灌胃组大鼠冠
目的探讨低CHADS2评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后生活质量(QoL)变化的预测因素。方法基于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间中国房颤注册研究(CAFR)的数据,选取低CHADS2评分(CHADS2评分<2)且接受RFA治疗的房颤患者,采用房颤特异生活质量量表(AFEQT)评估入选患者基线和RFA术后6个月的QoL。根据欧洲心律协会(EHRA)症状分层标准将入选的房颤患者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