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化心房心肌病一例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ba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对上海市闵行区60岁以上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接种组和未接种组老年人各1 200名,每季度随访,为期1年,比较两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情况、呼吸道慢性疾病急性发病情况等。结果接种组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相关临床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894,95%CI: 0.804~0.994)。肺炎疫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一种基于蛇毒蛋白triflin的致病相关蛋白1(PR-1)功能区蛋白TFPR1。方法从质粒pUC57-TFPR1中PCR扩增目的基因,插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TFPR1,转染入巴斯德毕赤酵母野生型X33菌株,经甲醇诱导表达重组蛋白TFPR1,采用ELISA法筛选阳性菌株后,SDS-PAGE及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
目的以偶联甲型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磁珠作为示踪标记物,利用免疫磁珠的分离、富集特性,建立免疫磁珠富集与免疫层析一体化的甲型流感病毒检测方法。方法以EDC/NHS方法制备了免疫磁珠,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免疫层析技术,建立甲型流感病毒的磁珠免疫层析直接检测方法,并进一步将磁珠免疫层析直接检测法与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新型的免疫磁珠富集与免疫层析一体化检测技术。通过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和
目的探讨登革热(dengue fever ,DF)患者病毒载量和特异性IgM抗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 140例DF患者(其中轻症1 050例,重症90例)发病第1~10天的血清1 508份,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载量,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结果DF患者病毒载量在发病第1天时高达108拷贝/ml,随病程进展逐渐下降,第10天时降至103拷贝
目的探索利用HCoV-OC43感染性克隆表达外源基因的可行性及插入区域。方法在HCoV-OC43全长感染性克隆pBAC-OC43FL的基础上,利用融合PCR和酶切连接等方法,成功构建了在3个不同位置插入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GFP替换NS2基因或NS12.9基因以及插入N基因后)的重组质粒,利用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进行病毒拯救,通过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病毒感染等试验对重组病毒进行鉴定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后T波峰末间期(TpTe)和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事件随时间的变化,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在不同时期对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阜外医院初次植入CRT-D的患者62例,根据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绝对值是否较基线水平减小≥10%,分为左心室逆重构组和无逆重构组。
目的观察动态优化VV间期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影响的短中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CHF患者38例,接受CRT治疗。于术后3、15 d、1、3、6、12个月进行AV、VV间期优化,术后1个月内所有患者采用默认及优化VV间期随机、自身前后交叉起搏,1个月结束之后,全部患者用优化AV和VV间期起搏,观
目的研究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超反应者停止起搏后,临床症状、心电重构、左心室结构与功能变化。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11月至2014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CRT且非起搏依赖的患者并根据随访资料筛选超反应者,随机分配为停止起搏组和继续起搏组,停止起搏组患者予关闭心房与双心室起搏功能,随访3个月与6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6 min步行
目的评估应用超声心动图中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快速优选左心室导线靶血管对CRT后左心室重构的评价。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科选入符合CRT适应证并准备植入CRT的患者146例,随机分成超声优选手术组70例,常规手术组76例。超声优选手术组术中使用左心室FS评估最佳的左心室导线植入静脉。术后随访半年,采集包括左心室射血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