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ao844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基础课程,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刻板的技能练习无法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而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充满魅力,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可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有效情境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体现了“生本快乐”的课堂理念。本文立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线教学,在总结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帮助教师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情境创设;原则;策略
  一、引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在外力的帮助下,通过人际间的交流协作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理想学习环境的四个基本要素。可见,情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效的情境则是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新课标实施以来,虽然一线教师已经普遍运用情境展开教学活动,但如何避开情境创设的误区,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二、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符合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获得高阶知识的积极性;而且情境中丰富的提示能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运用情境创设展开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课堂都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有的可能生动高效,但也有混乱低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容易从“情境创设”走进“情境设置“的误区。
  情境设置通常是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不以所学知识的需要为出发点,容易造成生硬甚至可能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而情境创设是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它能与所要学习的知识构成和谐的整体,让学生在情境的作用下更快更好的掌握新知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情境创设的原则
  教学情境是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有效手段,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创设情境”而不是“设置情境”,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就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根据学习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情境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知,学习者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身心特点,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偏向于轻松有趣、神秘奇幻的事物,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倾向于具有实用价值、富有挑战性的事物。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情境,才能让学生融入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基于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反之,会使学习轻松有趣”,可见,情感对学习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它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以学习者的情感体验为依据创设情境,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增强的内心的情感体验,将有效的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进行。
  (三)基于学习者已有的图式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认知的发展是其已有图式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达到个体与客观环境的平衡,从而产生新图式的过程。可见,基于学习者已有的图式创设情境,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情境提示下巩固已有的图式,另一方面为学生获得新图式做牵引,促进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建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情境创设的基本策略
  情境是认知发展的桥梁,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习者完成有意义的学习。在遵循情境创设原则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创设情境的基本策略,为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引导。
  (一)利用游戏、竞赛等手段创设情境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可得,小学阶段是学生勤奋与自卑的冲突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很重视自己的学习情况,他们倾向于在学习或集体活动中获得成功。因此,游戏、竞赛等有竞争观念的活动能有效的激发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三年级下册学习键盘录入时,适当将学生进行分组后开展字、词、句的录入比赛,在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的同时,让成就动机驱动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像成人一样认识万事万物,因此,他们的脑海中总是存在着无数个为什么。随着一个个“为什么”的攻破,他们的眼界和学识也逐渐发展。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鼓励他们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如三年级上册《计算机的组成》(闽教版)一课中,在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拥有神奇的“大脑”后,教师邀请学生对计算机提问,并从中选择若干个有效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参考书等方式探索问题答案,从而掌握知识。
  (三)以情动人,创设情境
  学习者的内部动机是学习活动持续进行的力量源泉,而情感则是开启学习者内部动机的一把钥匙。外在情境的感染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在情感的驱动下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活跃的思维,进而高效的获得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学生在学校的日常活动都是既定的,而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都希望能在学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在四年级下册《制作课程表》(闽教版)一课中,教师将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为自己制作一份理想的课程表,从而满足学生内在情感的渴望。
  (四)基于学科整合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理解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支持,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其它学科的辅助学习工具,其它学科也能够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支持。基于其它学科的知识基础创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快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培养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如五年级上册《制作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闽教版)教学时,让学生回顾一年级语文教材中乌鸦喝水的故事,并运用幻灯片的自定义动画再现故事情节,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认识到幻灯片多样化的功用。
  参考文献:
  [1] 钟晓.信息技术课堂情境创设初探[J].现代教育,2011,(01):59-60.
  [2]肖映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习情境设计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 ,2007,(10):93-95.
  [3]汪静小学信息技术情境课堂设计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23):89-90.
其他文献
【摘 要】科技的发展促使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并为教育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可以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简单化,对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帮助。因此,本文针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应用及对策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引入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育跟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正处于大变革的巅峰时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开始初具规模。与此同时,教师们在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也开始寻求新的挑战。微课,这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且教学时间短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始被教师们广泛应用于教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产生的微课,除了打破学习者们地理、生活、学习的边界之外,还更好地促进教育资源
期刊
【摘 要】市场上有多种功能强大的教务管理软件,但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而言,资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用Excel进行教务管理,既方便了学校管理,又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利用Excel进行民族地区学校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教务管理者必须巧用Excel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对民族地区中学的教务管理,大大提高了学校办事的效率,促进了民族地区学校管理提升新的台阶。  【关键词】Excel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教学方式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职业技术教育机械加工专业课教学中,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等特点在技工院校机加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自身优势。  【关键词】机加专业课;多媒体教学;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及“教师——黑板——学生”的教学方式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并推动了教育技术革命的进程。作为在学校从事机械加工专业课教学的一线理
期刊
【摘 要】二十一世纪要培养高素质、高品德以及音体美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小学美术课程的实施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让色彩更好的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让其成为主导,并引领小学生能更好的学好小学美术课程,是本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教学;美术;色彩;  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运用色彩、造型、线条等手段,通过细致的观察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而色彩是一件艺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达到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兴趣的效果;可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地理教学;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为辅助课堂教学精心设计的教学软件,具有直观形象、动感丰富、新颖有趣、交互便利
期刊
【摘 要】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多数仍然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及少量的辅助上机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载体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创新。由于其模式的滞后性,传统教学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阻碍了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引入和实践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导向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信息化管
期刊
【摘 要】微课教学方式现阶段已经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并取得了较优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微课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微课质量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微课的制作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教师制作微课提供帮助。  【关键词】微课;影响因素;制作步骤;制作方法  随着微信、微博等互联网产物在生活中运用程度的不断加深,微课已经逐渐发展并成为了一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1]。目前微课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制作步骤
期刊
【摘 要】在中学阶段,美术教育教学以其多方面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以其学习艺术创造与实践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特点,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术教学在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了,在这百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得美术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而又有艺术独特的魅力,但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
期刊
【摘 要】本篇文章是对小学语文阅读质与量的近况探究,和面临这类近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优化质量和提高数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质量;提升  在长达六年的小学教学中,一个学生从一个刚进入校门的五六岁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十几岁的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这其中的跨度还是比较大的,那么在这漫长的六年时间中我们的教学目标,评判标准就不能统一为一种标准。  我们基本上把小学分为三个阶段:(1)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