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一、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习的建构既有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也有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教学内容和重点营造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与教学内容相映衬的、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使他们真正自由的进入数学学习和创造活动中去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亲身体验、主动发现和积极思索中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在讲桌处模拟成一个小的商店,准备一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东西“捐”到“超市”来,再一起商量为各种商品贴上相适合的价位标签,然后由不同的学生来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选购商品和现场买卖交易的活动……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学习,思维容易被激活,自主学习的欲望也容易被激发,促使他们自觉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二、适时点拨诱导,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数学学习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学识的限制,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时会自然而然地生成一些“错解”和“错说”,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悉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微笑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容纳错误,及时地启发思路、点拨迷津、引导行为,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调整探究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保证学生自主探究方向和行为的正确,积极参与到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中来,真正意义上理解所学内容,实现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顺利构建。
  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内容时,有的学生认为“65÷12”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是( ),余数是( )。这道填空题中的余数是“5”。这时教师不直接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而是提出: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学生们展开了积极主动地自主合作探究,很快就发现得出余数是“5”这一结果是错误的。这样教师及时地启发思路、点拨迷津,促使学生调整探究的方向和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三、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
  3.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说:“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开展计算比赛,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接着我出示了题目:3+3+3,7+7+7+7+7,8+8+8+8……+8(100個8)。看了题目以后,小朋友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比赛中去,正在兴致勃勃的把数字一个一个的加,我却立即说出了得数。小朋友们觉得很奇怪。这时我说:“其实,老师做加法的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掌握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时,速度就会快多了。这种运算叫乘法,你们想学吗?”正是这一举措,展示了乘法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无疑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生急切学习乘法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
  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总之,小学阶段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目标,是使小学生在自主、主动、创造学习行为中,不断内化,积淀相应的学习数学的素质。小学阶段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还不仅仅是完全的独立学习,尤其是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去开发、去激励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教师总想着突破传统教学“瓶颈”,然而习惯了以自己为主导的教学作用,一时间想要转变过来,确实难以适应。本文主要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入手,对存在的现状与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重要性;现状;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抹杀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差异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学习进步带来支持。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文本中从实施差异主体分析、设置差异教育目标和开展差异教学探究三个方面对差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予以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差异教学法;运用  差异教学法是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其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并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最
摘 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重视智慧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作为教师,需要重视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方法需积极的改革,从根本上培养的学生综合合作探究的能力,对学生实施积极的、正确的评价,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实现学生思维的充分激发,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历史教学  1前言  随着高中课改的不断深化实施,历史学科
目的:髋关节疾患为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患者,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髋关节疾患的发病率也呈现递增趋势。迄今为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
摘 要:学生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之后,各个学科的学习都会遇到一个衔接的问题。根据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教学的实践,本文从农村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畏难的原因入手,提出了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相应对策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衔接;信心;兴趣;习惯;英语知识  在农村,90%以上的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勉强能应对初中的英语学习,升入高中后英语难学了,虽然自身很努力,但英语成绩还是不好,出现学习英语吃力的现象,从而失去了学
目的:  对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进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促进卵母细胞成熟机理进行研究探讨。  方法:  利用RT-PCR技术检测与卵母细胞成熟、胚胎发育相关的11种间隙连
摘 要:化学是我们高中生的必修学科,它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怎样高效的学习化学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我认为,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夯实基础知识,到制定学习计划,再到坚定学习信念,这样才能轻松的学好化学这门学科。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效率  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化学可以说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科目。爱的是在化学课上,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亲自动手做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