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情境式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对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有效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也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兴奋,能主动地参与,自主地探究.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動,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真实性、趣味性、问题性、开放性,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情境的创设要为新旧知识的衔接创造条件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某一新的数学知识之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这个结构往往距新知还有一段距离,即或就是一步之差,教学也要要求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它叫作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知识的有效链接创造条件,为实现新知的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为知识的过渡给人以自然顺利的美感.数学知识前后连接紧密,无理方程要去掉根号化为有理方程,有理方程中的分式方程要去掉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整式方程中的高次方程要降次为一次方程或二次方程,多元方程要消元化为一元方程.
  四、根据学生年级和年龄特点,唤起学习兴趣
  初中的学生注意时间较长,耐力较持久,自控力也较好,思维呈连续性,学习积极性高,许多有攻坚、显示自己聪明才智的心理.在教学中要有技巧,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善于制造悬念,适当的沉默或等待,恰当的比喻,敏锐的洞察力,都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并有益于学生思维的动化.运用直观教具教学,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判断联想的过程中开拓思路,加深理解.活泼好动是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使枯燥的学习变为具体有趣的东西,在实践活动中尝到探索知识的乐趣.
  五、创设竞争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我们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做练习时,我们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竞争:把竞争带入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竞争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一些喝彩,这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师在数学复习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由点及面,多向辐射”的复习方式就是熟悉基本图形,通过图形变换,把有关知识通过图形演变让学生分析探究,由图形得出性质,多向辐射,牵出知识和思想方法的红线,使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和方法系统,形成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基本图形,分析图形,培养能力  许多九年级学生反映不会复习几何,以为几何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教”是为了后面的“不教”.几年前,像很多教师一样,我理解的课堂小结通常就是对当堂课内容的归纳总结,包括重点强调、深化概念、夯实易错易混点、提炼规律、系统整理所学知识等.也就是说结课就意味着给当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直到我看到下面这样一些文字,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个美国教学法
【摘要】 小学数学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但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尚不具备理性逻辑思维,那么在这个情况下,如何让学生积极地面对数学学习呢?根据课堂实践可以发现,学生一般会对生活中接触过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极高的认可度.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也应该充分地引导学生借助于充满生活气息的事物将数学学习的距离感拉低,使之成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科学.  【关键词】 生活教育;小学数学;理性逻
【摘要】本文以一次全柳州市文科数学考试成绩为例,利用统计学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定量分析了文科数学科不同模块对数学考试成绩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集合、向量、不等式、二项式定理等对单科成绩的贡献度最大,排第2位的是函数及导数,数列贡献第3,立体几何的贡献度最小.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下一阶段文科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数学考试;灰色关联度分析;立体几何;策略  本文以高三文科数学三模考试成
加强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让每一名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法,提升学力;让每名学生在“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中,学有特长,发展个性,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标. 为此,围绕学校主课题,结合《认识厘米》的教与学,从教学设计、教学片断和教学反思三个维度谈谈:只有让数学走进生活,学生才会“愿学、乐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理念、方式、方法  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
【摘 要】 几何画板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项杰出创作. 应用几何画板可以提高几何教学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几何“动”的一面.从而达到改进部分章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目的,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 几何画板;小学数学;动感;数学思想方法  几何画板是一个适用于几何教学的软件,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几何图形的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考核常用综合评定法进行考核.有些评判结果与平时日常评判失衡严重.本文介绍的数学模型为决策部门提供了解决对一贯评判较好(差)的人员,在某次考评中,偶然失常的平衡问题.  【关键词】考核;综合评判;修正;数学模型  综合评判法又称“分项记分法”,是目标考评的最基本方法.对所有纳入考核的指标实行量化,确定量化目标,进行量化考核.对于民主评议指标实行数据转换模型,将定性评价转化为考核数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贵在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教师务必要依据科学的认知规律,来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借此促进学生探究与发现,使之不断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丰富学科素养.  【关键词】认知规律;探究发现;图形教学;策略  小學数学教学活动贵在激发兴趣,调动热情,这是因为学生的头脑不是“容器”,而是有待于点燃的火把.教师务必要依据科学的认知规律,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借此促进学生探究与发现,使之不断产生
【摘要】 数学概念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 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力图结合“确定位置”一课,阐述概念教学应该凸显意义本质理解这一观点.  【关键词】 概念教学;意义;本质  小学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数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小学生学习掌握概念是一种复杂
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在每一章节之后所设置的“复习题”共分为“复习巩固”、“灵活应用”、“探索研究”三个层面,以供教师在本章复习教学时选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教师对“探索研究”层面的复习题往往没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从不知道如何探究到无可奈何放弃探究,教师在课堂上怎么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本文将结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复习题中的第15题谈谈自己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