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英语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重要内容,英语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核心素养,本文将通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英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王燕平,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长江路小学。
  英语阅读的思维能力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但是大多数老师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思想并没有引起重视,常常忽略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学习中盲目地跟从老师的教学安排,根本没有进行自我思考,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阻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发展。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单调。由于大多数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英语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背单词、背课文,过度注重英语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整个课堂处于低气压的氛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小学生正处于各方面发展不全面的时期,所以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但是单一的教学内容往往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小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下降,甚至对英语学习存在畏难心理。
  二、小学中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1.创设情景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在新课标改革之下,新课改大力提倡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景教学课堂,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文章含义,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维度发展,促进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并解决问题。
  但是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老师往往主导着学生的思维,对于老师在课堂中提的问题,学生只需要回答“yes”或者“no”,为了能够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老师甚至有时候会自问自答,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开展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与英语阅读有关的趣味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進学生思维的良好发展。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辩论赛,针对文中提到的手机的利与弊来进行辩论。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划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根据老师提出的主题“The effects of playing phone”各自进行组内讨论。同学们纷纷在自己的小组里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双方也在激烈的进行辩论。通过开展辩论赛,既可以让学生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在现实中,也可以让他们在英语课堂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得英语课堂真正成为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空间,进而可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以及充满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3.合理分配英语阅读训练任务。老师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文章知识的理解能力分配一些阅读任务,通过老师和学生对文章进行共同的分析,既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也可以让学生深入的理解不同语境下词汇表达的不同含义,进而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上的思维逻辑性。首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快速的阅读,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概括出每一段落的主旨,最后通过精度文章理解隐含的意思。由此可看出,通过帮助学生合理分配阅读训练任务,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有效的概括文章主旨,还可以让学生在精读文章时分析出语境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对英语文章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补充丰富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思维。在进行英语教学课堂中,老师可以充分围绕英语阅读教材材料对学生拓展课外知识,让学生对文化意识进行渗透,学生可以在老师拓展的语境中充分了解到外国的文化,从而扩展学生的认知面,促使学生交际意识的培养,提高对外交际能力。比如在文章中介绍几个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在阅读文章之后,学生对于文化差异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具体的差异学生还是在抽象的描述中没法完全的理解,这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段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视频,学生对抽象的事物就有了个具体的形象,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问问同学们视频有哪些具体的东西方文化差异。这种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完文章之后,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一个总结,让学生们讨论一下学生在遇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时候,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态度。同学之间一时间纷纷激烈的讨论起来,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有“Respect,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学生在进行讨论的同时,就是在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拓展了自己的思维。
  三、结语
  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情景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发展,补充丰富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阅读思维。
  参考文献:
  [1]乔静秀.小学中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9,19(14):156-15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教学中逐渐出现了各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智慧课堂是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学设施开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建立智慧课堂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智慧课堂的构建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智慧课堂;构建方法  【作者简介】盛晓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中学。  英语科目属于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语言类科目。加强本学
【摘要】在新高考写作和语言学习规律影响下,读后续写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然而,高中生写作现状却令人担忧。英语文学作品中充满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写作素材,这些正是高中生写作表达中所欠缺的内容。本文借助《典范英语10》,在读写结合教学中,输入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写作输出。读写结合的实践教学不但可以促进英语写作能力提升,还符合英语学科素养的四个维度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课堂教学;读后续写;文学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让人遐想歆羡,更令人扼腕叹息。掩卷之后,我们总免不了思考:悲剧的根源在何处?笔者以为,在一个男权社会之中,身为家中独子且是唯一男丁的焦仲卿背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本文主要从焦仲卿的部分行为和言语过失进行文本分析,试图证实这一猜测。  一、焦仲卿的行为之过  1.过之一:操劳公务,冷落爱妻  我们不否认爱情可以跨越时空,但也应承认,俗世的爱情还是需要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的关键。有很多的学生,在英文阅读理解这方面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及时的跟上学习的进度,导致最终对英语的学习丧失信心,甚至讨厌学习英语,那么在这个时候,有一种较为高效的思维导图教育策略出现,极大程度上缓解了英语教学活动的困境。在我们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在英语知识的预习、做笔记、复习、交流、写作等过程中应用,
【摘要】随着国家间交流的日渐频繁,在关注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英语的文化背景,与此同时还要关注到育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毕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其最为显著的作用是体现在日常交流活动中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学习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帮助英语本土化,更好地实现英语的交流作用。但是在当前初中英
【摘要】写作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某种语言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水平。但是,现在教作文却成为我们的教学难点,对孩子来说,写作文也是他们最最害怕的任务。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利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对学生作文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辅翼英语;写作培养  【作者简介】陈秀丹,福建省莆田秀屿区实验中学。  英语写作教学不仅是一场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经典之作,全书用大量的人物对话构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是。在人物对话表达方式的选用上更是体现了该小说的语言魅力。因此,很多简写本陆续出版,供不同水平的读者欣赏阅读。从人物会话的表达方式是小说文体风格的一个重要元素,因此分析简写本对原著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的改写策略,探讨不同话语表达方式对人物形象产生的作用,为简写本的改写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突如其来的应急与统筹考验一点点扩大,从个人,家庭,城市,国家,直至整个社会。    老天爷的年关    2008年1月13日,当第一轮降雪侵袭长沙时,从小在北方长大的刘晴觉得南方人对下雪过于大惊小怪, “北方年年都大雪冰封,这算什么。”而直到2月6日下午6点多,冰雪重灾区,数日停电,为保证通信,在中国联通工作的家人被要求春节期间不得离开长沙,刘晴夫妇和南岳公婆在通旧历年里最后一个电话时,商定各自
【摘要】纵观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越发注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理论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然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学生自身对外国文学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教师要提高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程度。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科学性策略。  【关键词】中
还记得1979 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的中国和现在完全不同。我去了上海,那时你可以走在上海的马路中间,很少有车辆经过。人们大多步行,还有很多人骑着自行车。人们没有电话,在任何市场你都看不到西方的产品,那是一个和现在迥然不同的国家。由此可见,中国人民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在这40 年里取得的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认为这要归功于中国文化的力量、中国的教育制度以及中国人民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