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学生, 共享同一片蓝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你,妈妈。想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你,在孤独无助的时候。最想你,在你和爸爸外出为生活奔波的时候……”
  这是一个学生写给父母的信,一句句感人的话语,一句句肺腑之言,流露出学生对父母的思念,看了让人心酸。这样的学生在现在的农村越来越普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学生。如何使这些特殊的学生也能够和其他学生一样有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共享同一片蓝天,是作为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途径做了初步的探索,下面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关爱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留守学生对教师亲密程度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对父母情感上的依赖与需求向教师转移。在小学,特别是班主任这一角色,成为留守学生教育的主体力量。因此,班主任不仅要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们,更要从心理需求、思想感情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更细的关爱,以使他们的亲情饥渴的心理需求能在教师身上得到缓解。
  1.感受“家”的温馨
  班主任应重视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团结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把个人的进步与集体的荣誉连在一起。同时,班主任还应采取相应的办法,如把优秀学生与“留守学生”编在一组或同座,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小组学习竞赛”等活动,让全体学生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让“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从而弥补其家庭教育中所缺少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以取得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2.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留守学生”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征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思想,必须重视进行个别帮助和指导,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接触,真正了解学生,恰当地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沟通障碍。在进行个别帮助时,教师要分清他们的不同家庭情况所带来的不同心理状况,分析其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从而引导他们发展积极的性格特征,调整消极的性格特征。教师应避免说“我告诉你”之类的话,应用鼓励性、商量式的语气说话,如“我能体会”“我能理解你的处境”等语言和学生交流。
  3.密切家校联系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建立家长联系机制。如教师通过开家长会和电话、短信等方式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一方面要让学生的父母定期与孩子交流,保持心灵的最近距离,深入孩子内心;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经常家访,以诚动人,让学生的爷爷等在身边的监护人懂得如何教育这些留守学生。
  二、在活动中体验“家”的温馨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学校要组织一些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活动。
  如开展“你的生日大家过”活动,每位学生的生日都由班级所有的学生共同为他(她)庆祝,一起祝福他(她)有个幸福快乐的未来。这样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同时也照顾到班级里的留守学生生日里的孤单心理,让他(她)可以更好地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又如,利用周末时间开展郊游活动、文娱展演、朗诵比赛、登山活动等。活动中,教师注意发动留守学生,锻炼留守学生。这样把学生的心聚集在了一起,这些留守学生渐渐活跃了,朋友多了,爱说、爱玩了,自信了,爱笑了,融入了班集体中,成了“普通的学生”。思想自然是进步了,在集体中“正常化”了。
  三、重视留守学生的心理调节
  怎样才能让留守学生和大多数学生融合在一起,对他们该怎样进行心理教育呢?思想来源于心灵,班主任要重视对留守学生进行“调节”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开展学校心理教育有如下几条途径。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从旁协助,提供建议。在辅导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办法。学校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学生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灵的“疙瘩”。
  2.利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各学科之间、心理教育和德、智、美育的关系,学科教育要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特点,利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使学生能积极接受学科教学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进行学科教育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个性的形成、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受到心理教育的熏陶。
  3.调节心理,培养适应能力
  教师教给留守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现状,正确对待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亲为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化解他们的情绪,使他们确立自己合适、正确的理想,保持轻松的精神,学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健康的人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消除人际交往障碍,和同学们共同进步。
  总之,我们要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争取有关单位的协助,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让“爱”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路标。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如今的孩子每每到作文之时便没了气色,脑中空空如也,笔下游若细丝、苍白无力。那些还看得过去的文章要么夸夸其谈,要么完全是老成世故,抑或总是似曾相识,用那些讨别人喜欢的空话、套话、假话来装点本应淳朴的字格。”从这么多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中,可见如今的作文教学已经被弱化于无形。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也许大部分教师无法像管建刚老师那样执著地高举作文教学革命的大旗,但我们可以做的起点却非常简单——善待和
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三年级习作的基础。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对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新课标指出,应该培养低年级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此,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积累词汇,尝试运用  1.通过多种渠道,积累词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低年级学生词汇量比较贫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积累
责任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人都必备的基本品质。勇于承担责任是任何人从平凡走向优秀的第一步。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也是做事情的标准之一,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认真去做事。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拥有太多的宠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即使做错了事也有家长护着。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发生争吵或犯错时听到最多的是孩子以“这不是我的错”、“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是他做的”、“是他先……”等为托
一、“借”与“拿”的故事  今年新接了一个班,面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庞,处处小心翼翼的,没想到还是做了件令我后悔不已的事情。那是星期四晚上,有个家长打电话说孩子的游戏机可能被一个同学拿了,让我询问一下,第二天别忘记带回来还给他。由于晚上已经比较迟了,我怕打扰学生休息,决定第二天七点左右家长快要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再说。第二天早上,我自以为考虑得比较周到,怕打电话把学生的家人都给吵醒了,于是给学生妈妈发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作文常态教学模式:师导——生写——生交——师批——退生——生扔。就是这种教学模式,让多少教师谈之无奈,让多少学生闻而生畏。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困惑重重。为了消除这些困惑,多年来我不断地探索,以下我浅谈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我是这样做的:充分利用作文评语这块“沃土”,与学生交流、谈心,用欣赏的口吻、新颖的语言、真诚的心态来激励学生,给学生以信
“先学后教”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这种模式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讨论的合作者、引导者。课堂教学是师生间思想、情感、心灵、智慧和知识的交流。因此,教师要在全体学生身上做文章,每一个环节都要关注全体学生,使他们人人参与,人人发言,而不是只让少数几个学生发言。在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实现“先学后教”教学
一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一般以口头作业为主。经过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分析口头作业实施的现状,我深刻认识到,对教师来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为调整教学进程提供便利;对学生来说,及时了解学习的情况,可以很快地获得矫正性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  一、一份表格贯穿始终  口头作业不像书面作业,完成情况较难检查,如果光靠老师逐一检查,不仅工作量很大,而且教学时间也不允许,因此更应突出学生、家长的参与
我根据平时自己的听课和教学经验,针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几个策略。  一、“多维”合作促教学  (一)师生合作促教学  在教学中,师生互动可以形式多样。如有些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的环节,教师完全可以交给学生扮演小老师角色进行操作,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当一名普通的“学生”,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灵活了合作学习。另外,在遇到学习中的“拦路虎”时,教师可以选择全班学生一
一、古诗教学如何破除“就诗论诗”的弊端  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难点,但是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常常沦为读读、背背、记记,缺乏教学生气,也被许多教师视为死气沉沉的苦差事。问题很显然,因为教学过程太僵化,不够“活”。所谓不“活”,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主旨理解只是照本宣科,而没有把握住诗作的个性特色;二是教学的内容只是停留在作品本身,而没有相关内容的延展;三是学生活动只是抄写、朗读、背诵,而没有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宜而充分的准备活动,对主要内容的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提高基本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预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作为挖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手段。  案例:  在一次绍兴市农村中小学体育领雁工程培训活动中,我们小组的两位教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