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习作天地中自由飞翔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dwer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三年级习作的基础。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对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新课标指出,应该培养低年级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此,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积累词汇,尝试运用
  1.通过多种渠道,积累词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低年级学生词汇量比较贫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积累词汇。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准备一个“词语积累本”,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当然所谓的积累,并非只是简单地把一些字词从书本中摘抄下来就了事,而应该告诉学生这些字词该怎样用,用在哪儿,并练习说完整的话。
  2.用词语写话,尝试运用
  学生有了一定的词语积累后,就可以开始尝试运用已积累的词语写话了。一开始,我让学生用一两个词造句,然后加深难度,进行句式训练。有能力的学生可用几个词串连成一段话。如学完关于夏夜的识字课后,我布置学生用“夏天”“雷雨”“西瓜”“牛郎”“织女”等词写一段话。有位学生写道:“夏天真热!一天傍晚,下起了雷雨。雨后我和奶奶到院子里边吃西瓜边乘凉,奶奶还给我讲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体验生活,开拓源流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这么说,生活有多么丰富,写作素材就有多么丰富。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显得尤为重要。
  1.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呢?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一日班级工作总结”“我的新发现”等常规性活动。记得有一回,学校组织学生打预防针,我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并让他们在打针时观察同学的反映,最后把打针的经过写下来。这样,一篇篇饱含学生真情实感的写话跃然纸上了。
  2.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要想学生写话时有话可写,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动植物等;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如我组织学生放风筝,去工厂参观,举行吹气球比赛等,让学生一边玩一边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三、发挥想象,放飞思维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富有幻想,喜好新奇,喜欢童话,总是用童话的方式观察和诠释世界。那么,教师何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童话故事呢?
  1.以复述、仿写入门
  初学编写童话,可先从复述故事内容开始。老师讲一个童话故事,让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童话故事的基本文章框架。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让学生初步学会编写童话故事。如讲完故事《谁的本领大》时,老师问学生:“太阳和风比本领,它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学生一一回答,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学生叙说这个童话故事,并迁移此法编小猪、猴子、小熊比赛搬木头的故事。
  2.以图片训练编写童话故事
  看图作文的画面往往是事件的某一部分,既无动作,也无声音。创设有趣的情节和鲜明的形象,对学生把事情写具体是十分有利的。老师应先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让故事中人物的对话、行动、心理活动等丰满起来。
  3.续写故事
  低年级课文中有很多童话,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充分结合起来。如学习了《会走路的路》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由此,一篇篇生动、有趣的童话诞生了,记载着主人公的快乐与幸福……所以,在写话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使学生潜在的智能得到发挥。
  四、激励为主,培养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写话需要从培养兴趣入门,这样写作才会逐步提高,向前发展。教育专家提示我们,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人们时时学习。因此,每次写话后我都表扬学生的点滴成功,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不一样的开头和结尾。
  1.评价以鼓励为主
  只要学生写了,都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然后根据写作内容、语言表达、真实度等情况进行表扬。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全体学生的写作热情。
  2.设立优秀作品展示区,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及时展示出来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室里开辟了“小小作家”栏目,只要学生有想写的东西,自己满意就可以贴上去。只有学生把写作当做一种愉快的事来做,写话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写作是快乐的,而这份快乐应该源于教师创设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在快乐中写,在写中得到快乐,才能使学生充分张开羽翼,在习作的天地中自由翱翔。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计算教学依然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面对新课改对于计算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如何进行教学呢?以下是我在一年级计算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希望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让不让学生掰手指  掰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几乎是所有学生曾用过的方法。由于年龄的原因,几乎所有的学生最初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都是用掰手指算的。我称他们这个阶段为“低级的”掰手指,以“2 5”为例,最开始他们是这样掰的,伸出2个手指,再伸出5
我曾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袁晓萍所执教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认识”这一课,让我受益匪浅。现把本课中的两个片段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片段一:  师:现在你看到的一组线是一组……  生:平行线。  师:如果让你再画上两条直线,和这两条线相交的话,可以画出怎样的四边形?  在大部分学生已经创造了一部分四边形后,教师巡视课堂。  师:轻轻地把你创造四边形的过程,跟你同桌说一说。  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
我爱读书,常常情不自禁地凝神遐思;我更爱读着书的学生,他们专注的眼神,分明是对真善美的无限渴望。文学大师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且歌且行,我珍惜这份师生共读的书香情缘;且歌且行,我理性地带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一、我的阅读我做主  1.支
前不久,我为三年级学生上了一节习作体验课,整堂课的教学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和谐,学生徜徉在所创设的生活体验中,“写”得开心,“玩”得有味。  一、课前交流  师生互动,做猜字谜游戏,引入“聪”字。  二、导写过程  1.巧解“聪”字,暗示习作方法  首先让学生感受:这个“聪”字告诉了我们什么?在学生练说的基础上让他们明白:要想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就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思缜密,善于表达。接着进行“聪
《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扎扎实实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体育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真正赋予体育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体育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体育活动的主体,这正是体育课堂教学
儿童是个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个性的发展在此时便呈现了雏形,结合多元智能中的音乐智能理论,我们可以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学生个性培养的问题,在理论上,树立运用音乐智能克服传统观念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束缚,认识到小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实践中,以音乐智能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育在小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以下就本人学习加德纳有关音
一位外国教学法专家说:“教师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要做到“恰当”和“巧妙”,就要用心研究学生心理,创设情景,选择角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运用简单的影视艺术,常常能在这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利用影视艺术的依据及价值  众所周知,儿童对电影电视的喜爱程度是非常高的,他们可以坐在电视机前几个小时,甚至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小学生的注意力可持续的时间是有限的,对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作为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更是戏曲音乐中的一朵奇葩。然而,当流行音乐风靡神州时。我们传统的戏曲音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中小学生对京剧知之甚少,戏曲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民族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用新的教育手段来进行戏曲教育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学习英语。实践证明,在适当的情境影响下,英语认知的建构就能像母语一样自然生长。  一、运用游戏,在活动的情境中学习英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爱好学英语,就乐于接触它,并且会高高兴兴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第一,让学生在有趣的
“如今的孩子每每到作文之时便没了气色,脑中空空如也,笔下游若细丝、苍白无力。那些还看得过去的文章要么夸夸其谈,要么完全是老成世故,抑或总是似曾相识,用那些讨别人喜欢的空话、套话、假话来装点本应淳朴的字格。”从这么多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中,可见如今的作文教学已经被弱化于无形。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也许大部分教师无法像管建刚老师那样执著地高举作文教学革命的大旗,但我们可以做的起点却非常简单——善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