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无声胜有声,此处无景胜有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max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提出在音乐教学中可借鉴国画艺术中“留空”这一表现手法,不妨有意为幼儿留出时间的空白,给幼儿自主交流的时间;留出环境的空白,给幼儿创造开放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采用多种形式留出思维的空白,引导幼儿积极填补空白,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幼儿教育 音乐教学 空白艺术
  空白是书画艺术中一种“以白当黑”的审美表现手法。一幅字画如果一点空隙不留,就不是好的艺术品。我国的书画艺术非常讲究留有余地,以求整幅作品的和谐别致,寓意深远。如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音乐教学中运用一点空白艺术,让幼儿在自由发挥想象与创造力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获得对音乐更深更透的理解与感受,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此处无景胜有景”的效果。
  一、给孩子留出时间的空白
  给孩子一个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孩子的学习活动时间是由幼儿园统一规定的,因此,教学活动中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往往因“时间紧迫”无法进一步探讨;自由活动中孩子有了新的发现,又由于作息时间是“一环扣一环”而无法进一步思考;孩子整天忙忙碌碌为的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几乎没有自由。“把时间还给孩子”的做法,打破了时间格局的限制,为孩子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他们调动各种感官去寻找大自然、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动听的声音,各种变幻的节奏,各种美丽的舞蹈。当孩子们有了点滴发现后,给予充足时间促使孩子不断产生问题并解决问题。还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使孩子的自主探索需求得到满足。
  《纲要》对组织与实施一日生活有明确的说明:“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毫无疑问,幼儿需要一个自由的时空,才能不断地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教师应提供机会,支持幼儿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而不是拿出现成的答案。老师需要等待,需要“慢一拍”,压抑住想给予提示的冲动,给孩子提供自我纠错的机会。
  二、给孩子留出环境的空白
  充分利用环境构成的不完备性与空白性,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和自主性。
  1.开放物质环境,提供充足的玩具、半成品材料。过于追求完美逼真的游戏材料,会使幼儿操作受到限制,失去动手探索的机会,必将挫伤幼儿游戏的积极性。相反,没有固定玩法的半成品材料,没有过多的限制,放手让他们去玩、去探索,让他们尽情地制造、改造,你会发现,孩子是多么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我们班的音乐区,我不仅为幼儿提供了铃鼓、碰铃、三角铁、圆舞板、小鼓等成品打击乐器,还放置了与幼儿一起收集来的纸盒、铁罐、塑料板、玻璃瓶、木块、易拉罐、绿豆等废旧材料。这些废旧材料作为半成品,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通过敲一敲、拍一拍、改一改,把它们变成各种各样的打击物品,愉快地随乐演奏,无限陶醉。而对于现成的打击乐器,在最初阶段,我并不直接告诉幼儿它们的名称和功能,只是把它们静静地放在音乐区中,等孩子去发现它们,探索它们。
  2.开放心理环境,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只有为幼儿提供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及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幼儿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生活和学习,获得最佳发展。“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的表达”。给幼儿一个尽情自由展现自我的环境,充当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我们班的任何一个地方,幼儿都可以自由歌唱、尽情演奏、愉快舞蹈、痛快地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想法,我是他们忠实的观众与朋友。要给环境留些空白,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
  三、给孩子留出思维的空白
  音乐中的思维是指艺术思维,它被认为是形象思维,人们将它描绘成流动变幻的云或轻快飘逸的曲线,富于丰富的创造性与想象。音乐教学中不妨有意为幼儿留出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创造一种虚幻的“空间感觉”的妙境,让幼儿自己去想象、思索、玩味。基于这一点,在音乐活动中,我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正面引导,为他们创造表现与发展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1.设置疑问。在音乐活动中,我开始注意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经常设置一些悬念与疑问,留出空间,让幼儿思考,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学唱歌曲《迷路的小花鸭》的教学活动中,我首先把歌曲编成一个故事,在故事的结尾处,我留下一个问题:“小花鸭找不到家怎么办呢?”请小朋友给它想个办法。孩子们有的说:“找警察帮忙。”有的说:“找动物们帮忙。”有的说:“大声叫妈妈,妈妈听到了会来接它的。”还有的说:“打电话吧。”孩子们想出了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又如在欣赏乐曲《狼和小羊》时,我提出:“小羊会被狼吃掉吗?”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及对音乐的理解,想出不同的情节,创造出不同的动物形象及语言,边编故事边表演,激发幼儿对创编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幼儿多参与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活动,并保护幼儿活跃的思维和自由的想象,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抛砖引玉。对于音乐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往往不宜直接灌输,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深入,留出空白,让幼儿去思考、探索。如在创编歌曲《两只老虎》的过程中,就抛出歌曲中的两只老虎一直编下去,有的说:“一只没有脚呀,一只没有手呀,真奇怪,真奇怪。”有的说:“一只没有鼻子呀,一只没有牙呀,真奇怪,真奇怪。”孩子们编得兴趣盎然,连唱带跳,把老虎滑稽可笑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发出欢快的笑声。在尽兴的、自主的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的快乐。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及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创造精神、创造意识的早期培养,为孩子将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奠定基础。   有一次我听到一首乐曲,开始时旋律十分优美,继而旋律转为低沉、阴森。于是我在一次欣赏活动中使用了此曲,请幼儿欣赏并启发他们想象:“你听到这首乐曲有什么?”孩子们叽唧唧喳喳地说开了,有的说:“有大雁、有天鹅,像是一片落叶。”他们边说边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继续放音乐)音乐突然转为低沉,孩子们表现出惊慌的样子,有的抱肩蜷缩着,有的做出凶恶的样子……而乐乐趴在地上一扭一扭地,嘴里还说着:“我是青蛇。”当音乐转换到另一段落时,孩子们高兴地说:“它们走了。”音乐结束了,我请孩子们给音乐起个名称,有的说:“叫狮子王吧!”有的说:“叫森林里的动物。”有的说:“凶猛的动物。”我都一一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地发挥想象力,表现出多种动物的姿态,这一切都是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我们不要求幼儿立刻把音乐创作得完美无瑕,幼儿在探索、创作过程中的东西必定是稚拙的,带有孩子气的,那才是幼儿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然后加以点拨,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如在随音乐自由想象动作的过程中,我不着力于幼儿动作的漂亮,而着重观察其形态,倾听其想象,然后进行点拨。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条件,就有如阳光、雨露是幼苗生长所必需的物候条件。
  3.余音绕梁。我有时在一个音乐活动的结尾会设置空白,让幼儿回顾与升华所学内容,激起幼儿进一步的渴求心理。如节奏活动《胖胖熊与小老鼠》,幼儿在尝试活动中掌握了各种打击乐的演奏方法,在互相讨论中学会了强弱拍的处理,演奏起来非常形象,但略显单调。活动结束时,有幼儿提出听上去不太好聽,提议:“高、低音乐器分开演奏。”于是,幼儿又开始尝试轮奏。还有别的演奏方案吗?当孩子的兴趣转为愿望,从无知转为求知时,无疑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通过思维,无论是否得出答案,都为以后奠定了基础。
  当然,“空白”并不是真正空无一物,它是“此处无声胜有声”、“此处无景胜有景”,是教师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是教师等待幼儿发言的停留,是教师放手让自由表现的空间,是教师创设环境时留有的空白。在这段“空白”中,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运用空白艺术时易陷入如下误区:(1)过度过量。设置空白,要有度。设置空白要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思考量,使幼儿深入思考后获得收获。过难,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过易,不能激起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一个活动中运用空白的量应有所控制,不可过多滥用,否则会使内容不连贯;(2)缺乏默契。设计空白的时机与长短,需充分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经验,如在幼儿需要空白的地方,教师要提供机会,这样幼儿才能配合,反之,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恰当设置空白,对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一门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4,第1版.
  [2]黄瑾.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实现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学前教育,2002(2).
  [3]曹冰洁.走进幼儿音乐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5,第一版.
  [4]中国音乐协会家主办.儿童音乐.中国音协杂志社出版,2000(6)(总第168期).
  [5]郭宣.幼儿教学中讲点儿空白艺术.幼教博览,2000.7.
  [6]还幼儿一片创造的天空.音乐世界,2002.12.
  [7]王欣.幼儿的自主活动和动态的环境构成.幼儿教育,20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导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导入环节,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为接下来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裨益。作者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列举了几种地理课堂上常见的导入方式,希望有效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导入方式 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上课铃声响起后的几分钟往往对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通常把这个环节称为课
摘 要: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注重兴趣培养,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拓宽学习空间,将作业融入生活”、“尊重个性差异,设计自主性作业”三方面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灵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教学 作业设计  目前,语文教改如火如荼,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从目前的教改研
摘要: 音乐教育旨在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与熏陶,逐步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对人情感的影响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因此,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音乐,让音乐伴随学生一同成长。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情感体验
乡土地理材料是初中地理教学必然涉及的内容,乡土地理能帮助学生认识本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存在于学生生活中生动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乡土情境,回归生活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
摘 要: 一直以来,西方作品中就存在一种东方主义的倾向,男性都是软弱、怯懦的形象,而女性都是美丽的受害者形象,而严歌苓在其作品《扶桑》中颠覆了这种刻板的印象,写出了高贵、充满雌性的女性形象扶桑和勇敢、刚毅的男性形象大勇,解构了东方主义的霸权,力图将真实的东方展现在西方世界面前,重现被文本历史排斥在外的那个团体的真实面貌,为被主流历史消音了的集体找回了声音。  关键词: 严歌苓小说《扶桑》 大勇 东
摘 要: 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借鉴“生活世界”的信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利用信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利用最新的科技信息,激起学生的探究活力。  关键词: 信息 数学课堂 探究乐趣 探究欲望 探究活动  新课标指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像动词(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名词(即知识是绝对的、不变的“
摘 要: 中国学生在英语发音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载入家乡方言,使得英语的发音不纯正。本文将以宿迁学院江淮地区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与分析,探讨出江淮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此更有效地提高江淮地区学生在英语发音方面的标准度。  关键词: 江淮方言 英语发音 对策  一、引言  江淮方言为长江以北至淮河两岸的方言,主要分布在安徽、苏皖线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
摘 要: 本文就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困难的心理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成因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听力教学 心理因素 解决对策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听、说、读、写是基本方式,有科学研究表明,近50%的信息交流是由听来完成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听力教学(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学生普遍反映在听的过程中,跟不上语速,对语音、语调不适应
中学生心理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中学生能否成为一个有用之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较强的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笔者认为,中学德育,首先应该注重人格教育。先成人,后成才。  鉴于此,下面笔者谈谈关于中学生人格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中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包含个人的知
摘 要: 义务教育均衡主要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包括办学条件的均衡、师资力量的均衡、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政府应针对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及对教育经费投入的需求较高的现状,运用各级政府的力量,从教育经费投入上确保均衡,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获得相同水平的义务教育服务。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经费投入  党的十八大提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明确新时期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