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高三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x199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北方肃杀的冬天已经渐行渐远。我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下午慵懒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在课桌上洒下斑斑点点。香樟树在窗外静默不语。日光落在身上,竟没有暖意,反倒是有种清冷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具陈旧的器物,周身泛着黄灿灿的毛边。
  恍惚里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对高中生活无限向往的初中生,上了校园小说的当,以为高中生活美得像朵妖娆的花。落落无尘的白衣少年,亭亭玉立的温婉少女,抑或是粉色桃心状的暧昧情书。
  而现在,我在这个北方小城的某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读高二,是个数学经常挂红灯的文科生。典型的金牛女,木讷闷骚,一度怀疑自己患有轻微人际交往障碍症。事实上,我的高中时光如隧道般暗淡无光。戴深度近视镜,留土得掉渣的发型,穿肥大难看的校服,灰头土脸,混迹在人堆里不出三秒就寻不到踪影。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小说和电影,以及一切与高考无关的东西。
  
  2
  
  高二下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各科的老师就像约好了似的,开场白一律为:“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仔细算算,时间并不多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时间明明少了,老师们又说:“同学们,时间还很多,努力还来得及。”
  在老师们对时间进行矛盾评价的同时,我开始无比坚信,努力总会有回报。一想到我那惨不忍睹的数学卷子,我就心有戚戚。或许,用及格的次数来推算我的数学成绩的好坏会更容易些吧。我自嘲地想。
  我爸一直觉得我心态挺好,不用担心我会因为用脑过度导致神经衰弱。最近他喜欢忧心忡忡地对我说:“我和你妈妈是不会给你任何压力,关键你自己要给自己加压呀。”其实我爸挺“阴险”的,他总是这样说,我倒真的开始着急了。
  我在数学课上筑起高高的“书墙”,妄图挡住老师的视线。一个人躲在书本后面,计算距离2010年的高考还有多少天。嗯,不多不少,刚刚好430天。
  教学楼前的海棠花开了,一树一树粉嫩娇柔的花朵开得热烈欢闹。四月的风把倦慵的春天吹得阴晴不宁,海棠花落了一地。
  这个春天,忽冷忽热的天气像极了我糟糕的情绪。急躁焦灼。晚自习回家的时候,街道上人影疏离。风很大,我踩着单车,在夜色里像只鸵鸟一样拼命把脑袋往衣领里缩。昏黄的路灯把我单薄的影子拉得格外绵长,拉长的还有我对未知的高三及高考难以言状的恐惧。
  
  3
  
  教我们政治的老班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大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他长臂一挥说道:“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在下面小声嘟囔:“前途是黑暗的,道路是没有的。”同桌的豌豆小姐斜了我一眼:“干吗这么悲观呀?”
  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害怕诸如“梦想”“未来”这样的字样。偶尔被问及到心仪的城市和向往的大学,内心会涌出大片莫名的空白。就像一粒没有过去,消失了未来的微尘,努力地找寻出口,却又没有出口。
  我曾经私下和豌豆小姐说起过,我说我想学法语,去法国看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和那些尖顶的红色建筑。还有,高大的法国帅哥。豌豆小姐大骂我恶俗,然后我们俩一起笑不可遏。
  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挺悲情的。我拖拉作业,上课开小差,把杂志藏在课本下偷偷阅读……却妄图考试时能创造奇迹。后来郭小四说了一句很哲学的话,然后我心里那点仅存的幻想巴巴地就蔫了。
  他说,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要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4
  
  我开始老老实实地啃那本厚厚的《数学·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和那些让人头皮发麻的数学题进行拼杀。那一张张废弃的草稿纸如同那些被我挥霍掉的青春。
  之前听很多人用“惨烈”一词来形容高三,总是觉得它还是那么地遥遥无期。桌子上已经开始堆积起一本本像大板砖一样的《语文基础知识详解》《高中英语必备》,暴风雨就要来了。
  其实,不管是高三还是高考终究只是一道门,一道完善自我的门。或许我们曾经忧伤曾经迷茫,但是谁说过,梦想之所以叫做梦想是因为她永远遥不可及。路就在我们脚下,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心中点燃一盏长明灯,放弃不真实的幻想,踏实勇敢地走下去。
  
  后记
  写完这篇文的时候,学校里的海棠花已经全部萎落了。我开始习惯反复将这句话印于心底:守住这坚持,在盛大磅礴的颠簸之后,一点一点靠近最后的繁馥。
  这些文字,我们共勉。
  
  (236500 安徽省界首市职业高中)
  
其他文献
小时候,总在家乡的庄稼地里摘棉花或者是挖野菜。每逢从田间走出来,就会发现衣服上沾着许多带刺儿的小球,他们牢牢地贴着你,仿佛是你生命中不离不弃的一部分。   “讨厌!”费老大劲把这些小东西弄掉之后,我都会不由地说。   那时候,还经常有一个男孩子找我的麻烦。不是借我的铅笔刀赖着不还,就是把我的作业本弄破,或者是跟在我身后一叠声地喊“臭美!臭美!”甚至给我起了一个长长的绰号:大辫子小妖精。看到他我就头
安意如说荒芜的本身就是一种保留,只是这一种保留,可以延续多久?    年少的时光,我们轻狂。又怎样?  放肆的青春,我们挥霍。又如何?    一    英语课。  看着蓉姐在讲台上张口闭口的English,不时走下讲台晃。然后嘴里面蹦出一个个英语单词,我感觉头脑发胀。  然后眼帘里全是课本上的单词,它们放大,交叠,重影。再放大,再交叠,再重影。我轻轻闭上双眼,终于撑不住了。  梦中,耳畔依稀传来学
摘 要:通过对具身认知和课堂深度学习内涵的解读,认为基于具身认知实施教学是促进课堂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以“曲线运动”教学过程为例给出具体教学策略:贯彻具身认知的基本理念、明晰高阶思维的教学目标、追寻新旧知识的内在关联、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创设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和注重及时反馈的持续评价.  关键词:课堂深度学习;课堂革命;具身认知;曲线运动  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壹    “夏薇然!”  我抬头。对上数学老师怒气冲冲的脸,她显然被我气到了。  “你在干什么?这是什么?”她抢了我护在手臂里的东西“你、是、我、的、优乐美?!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夏薇然,你可不可以在我的课上专心一点?不要以为你数学好就可以不学了。放学上办公室来!”然后她拿着我的小说甩给了我一个很好看的背影,然后回到讲台继续对付繁琐的函数问题。  “夏薇然啊,姐姐求求你了。你写小说可以,可是不要在我
卡米洛夫是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一名水电工的儿子,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粉碎了这一切:父亲乘公交车外出做工时,遭遇恐怖分子的人体炸弹袭击,死在了送往医院的路上;母亲承受不了这一沉重打击,几个月之后忧郁而死;成了孤儿的卡米洛夫不得不投奔在莫斯科打工的叔叔,然而婶婶根本容不下他,给了碗饭就把他赶出了家门。  卡米洛夫从此流落街头,靠乞讨和捡垃圾,过着饥一顿饱一顿
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在桌子上摆了一个夏天也没看,以为是童话,给小孩看的。近日偶然一翻,吓了一跳:它根本不是什么童话书,而且,作者和小王子的形象印在50法郎的钞票上!看了一遍,果然是不同凡响。它以一个孩子的语气和眼光写了一个给大人看的故事。小王子到过六个星球,见到了六个人,这六个人代表了人世间六种类型的人。  依我看,这六个类型能把这个地球上90%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包括进去:第一类是手中
叮咚姐姐,想了好久,最终还是拿起了笔,向你倾诉此时此刻我内心的迷茫与痛楚。  我14岁了,有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弟弟。10岁那年,爸妈因为性格问题而离了婚,我和弟弟跟了爸爸。或许是因为爸爸觉得我们不能缺少母爱吧,第二年我又有了一个新妈妈。  10岁,一个不大不小的年龄,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是怎么走过来的。那几天,我都是带着眼泪入睡的,因为,我想我妈妈了。从四年前一直到现在,我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是伴着
没有什么比“希望不平凡”更平凡的了。  ——威廉·莎士比亚    我出生在农村,家境很不好。三岁的时候,父亲不幸触高压电线杆去世。那时,我还不懂事,只记得那几年里,母亲整日以泪洗面。我总是摇着她的大腿求她不要哭了。有时候,我半夜被母亲的哭声惊醒,但是那时懂得太少了,根本不会安慰母亲。  我八九岁的时候,由于母亲疏于对我的管教,我天天和一些调皮的孩子混在一起,整天不着家。母亲让我干活,我就跑得远远的
只不过,你在马路那边,我在这边。  黄昏的晕眩打在我脸上,淋漓汗水折射出刺眼的光。其实刚刚我是从远处看到绿光闪烁,小跑过来的,却没想到刚伸出脚踏上斑马线的第一道白色条纹,绿灯灭了,红灯取而代之。我缩回右脚,无奈地抬起头。  于是,我发现了你。  原来,人群中我还是可以一眼便认出了你。  你靠在单车旁安静地看着手机屏幕。仿佛全世界都静止了。你像磁铁般将我的目光死死吸住,我在你的磁场里一动不动地看着你
亲爱的小破孩,回忆着你,我有着千言万语,可真正要记录与你的点点滴滴时,我却有了慌乱的神情。  是的,我爱你,我想,应该不会有人会质疑我对你的真挚。回想起一同走过的岁月,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感动。是啊,站在同一个地方,朝着同一个方向,看过同一片风景,而最幸福的是,我们有着同样的梦。那是一起走过日升日落、云卷云舒的感动啊。  知道吗,其实你一直都只是个傻傻的小孩。在你还翻滚于婴儿床上、懵懂傻笑时,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