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尽管提倡教改已经多年,但目前从小学到大学以至继续教育实行的仍是要求大量“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法,即老师教条条框框,学生学条条框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学到的知识只会应付考试而不会应用,更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大打折扣。在文中就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课堂实效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讨论;情感渗透;课堂导入;多媒体;课堂效率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课堂教学既要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又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双层的目标要求,势必对提高课堂时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已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摸索,力求以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多渠道、全方位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开展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讨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死记硬背。课堂讨论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讨论是一种多向式教学模式。它是在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课堂讨论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如,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容时,采用课堂讨论法进行活动。由教师通过历史事实设计问题,教师先讲述相关链接资料: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澳门驻防部队进驻澳门。后由学生认识课本上面两幅图片及讨论“一国两制”含义。通过分组讨论,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把学生讨论结果汇总。
二、注意情感渗透,提高课堂效率
因为品德生活本身就有情感,教材一般都是通过美好的大自然、幸福的生活以及学生周围的事迹来感染教育孩子,所以我们首先在备课时要进入“角色”,体会教材中的思想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撞击出心灵的火花。例如教学《新学期,新学校》这一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让他们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对新学校的认识,说一说新学校给自己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以及自己对新学校还有哪些改进的意见等。在活动中,我注意收集从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如:针对老师的、针对学校环境的、针对教学设施的、针对课程设置的等,并根据这些信息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参与对新学校的发展规划,帮助学生养成爱学校、爱集体的好品德,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新学校满怀希望。言语中我充分地体会到学生对新学期、新学校满怀憧憬,感情得到了升华,这不比我们单纯的说教来得更有意义吗?
三、注重课堂导入,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进行引导,对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其内容也各不相同。而学生在课前却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正因为导入新课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导入新课方式的设计,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课时,我先展示了一幅叫《自作自受》的漫画,这幅画画的是一个树桩上立着一把斧头,斧头上悬挂着一个人。漫画很简单,但是学生看过之后却受到强烈的震撼,都能认识到毁灭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所以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初一心理健康素质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就从他们身边的事说起,比如:讲“直面挫折”这课,我首先让同学们说出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挫折,同学们因为自己有亲身感受,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发言。在这之后,我就很自然的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而这也是同学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以下的讲课过程中,同学们始终以饱满的情绪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教学媒体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思想品德教学如果能将多媒体和教育过程中各个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把它立体化、全方位融入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创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疏通教育过程中的疑难,就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地吸收道德知识,主动地进行道德行为实践,從而能动地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因此,上思想品德课时,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我在思想德品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课前输入的文字、图片、动画等资料形象地展示出来,既为我节省大量的时间,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艺术地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过程中产生共鸣;生动、具体地指导行为训练,使学生感到可学、可做、乐于实践。例如在讲到《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段Flash动画,生动、形象的画面,幽默、风趣的话外音,立刻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接下来发动学生指出片中主人公错误行为并进行分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活跃。通过对错误行为的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对消费正确、清晰、完整、具体的概念,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又使学生加深了对本课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创新和探讨思想品德课教学法,既联系实际,又提高实效;既生动活泼,又不拘于形式,我们积极尝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形成一定的教学方式,但反对把它程式化、教条化,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加以灵活变通,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关键词:课堂讨论;情感渗透;课堂导入;多媒体;课堂效率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课堂教学既要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又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双层的目标要求,势必对提高课堂时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已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摸索,力求以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多渠道、全方位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开展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讨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死记硬背。课堂讨论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讨论是一种多向式教学模式。它是在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课堂讨论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如,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容时,采用课堂讨论法进行活动。由教师通过历史事实设计问题,教师先讲述相关链接资料: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澳门驻防部队进驻澳门。后由学生认识课本上面两幅图片及讨论“一国两制”含义。通过分组讨论,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把学生讨论结果汇总。
二、注意情感渗透,提高课堂效率
因为品德生活本身就有情感,教材一般都是通过美好的大自然、幸福的生活以及学生周围的事迹来感染教育孩子,所以我们首先在备课时要进入“角色”,体会教材中的思想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撞击出心灵的火花。例如教学《新学期,新学校》这一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让他们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对新学校的认识,说一说新学校给自己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以及自己对新学校还有哪些改进的意见等。在活动中,我注意收集从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如:针对老师的、针对学校环境的、针对教学设施的、针对课程设置的等,并根据这些信息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参与对新学校的发展规划,帮助学生养成爱学校、爱集体的好品德,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新学校满怀希望。言语中我充分地体会到学生对新学期、新学校满怀憧憬,感情得到了升华,这不比我们单纯的说教来得更有意义吗?
三、注重课堂导入,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进行引导,对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其内容也各不相同。而学生在课前却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正因为导入新课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导入新课方式的设计,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课时,我先展示了一幅叫《自作自受》的漫画,这幅画画的是一个树桩上立着一把斧头,斧头上悬挂着一个人。漫画很简单,但是学生看过之后却受到强烈的震撼,都能认识到毁灭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所以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初一心理健康素质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就从他们身边的事说起,比如:讲“直面挫折”这课,我首先让同学们说出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挫折,同学们因为自己有亲身感受,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发言。在这之后,我就很自然的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而这也是同学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以下的讲课过程中,同学们始终以饱满的情绪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教学媒体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思想品德教学如果能将多媒体和教育过程中各个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把它立体化、全方位融入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创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疏通教育过程中的疑难,就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地吸收道德知识,主动地进行道德行为实践,從而能动地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因此,上思想品德课时,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我在思想德品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课前输入的文字、图片、动画等资料形象地展示出来,既为我节省大量的时间,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艺术地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过程中产生共鸣;生动、具体地指导行为训练,使学生感到可学、可做、乐于实践。例如在讲到《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段Flash动画,生动、形象的画面,幽默、风趣的话外音,立刻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接下来发动学生指出片中主人公错误行为并进行分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活跃。通过对错误行为的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对消费正确、清晰、完整、具体的概念,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又使学生加深了对本课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创新和探讨思想品德课教学法,既联系实际,又提高实效;既生动活泼,又不拘于形式,我们积极尝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形成一定的教学方式,但反对把它程式化、教条化,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加以灵活变通,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