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教育:内涵、特征与实施策略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ns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向往共生的理想,这种理想的达成需要教育奠基。共生教育需要打造共生的学校育人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适切的方式培养具有共生品格的人。共生教育具有五大特征:基础的先在性、方法的涵养性、过程的互惠性、价值的多元性、目标的整体性。在共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从学校文化、教师团队、课程建设、课堂改革、道德涵养等维度共同发力,才能造共生之境,结共生之果。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和德育以及心理教育,本身是各成体系,但是也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新课改提倡全面教育,让学生可以在各方面得到提升,德智体的全方位成长。在小学语文课上本身就是有着诸多的人文性内容,结合授课的内容,对学生展开德育以及心理教育也是有着一定的优势。本文分析在小学语文课上如何对德育以及心理教育展开渗透,希望对小学语文课的革新是有一定借鉴价值的。
好奇工场突破已有标准化、单一性以及固定式的科学实验室样态,通过学科学习场景的重构、支持以问题连续体为核心的学程个性定制、建构指向科学素养的学习方式创新,让儿童基于场景学习、在场景中学习,最终促进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
川明参的化学成分饶高雄,王兴文,刘启新,孙汉董(云南省中医学院中药系,昆明650011)(江苏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关键词川明参,化学成分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CHUA...
中国古典诗词中往往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字都可能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因此在古典诗词的学习过程中,通常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及联想能力,完成对诗词内容与意境的了解与探索。而对于美术生来说,由于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往往具备优秀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方面出发,完成对教学情境的引入、创建与感悟,提高高中美术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成功运用,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此相关的文献发表数量也在持续增长,但目前BIM技术在我国道路工程中研究与应用仍处在初级阶段。为此文章基于广泛的文献调研,从应用层面对当前我国道路工程中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四个阶段BIM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相关案例的介绍和研究现状阐述。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找到了当今BIM技术在道路工程应用的瓶颈,如:软件平台兼容度不高、掌握BI
基于2000—2019的国际面板数据,采用回归控制法系统评估了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实施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2013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提升了5.264%,且存在3年的滞后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滞后性与动态持续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渠道,而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政府规模的作用路径尚不明确。
学位
道德与法治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应加强课内外联结,丰富学生体验、促进道德学习的多样化。以借助博物馆资源的视角,发现了博物馆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博物馆资源涵育小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逻辑理路,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以“政治认同”为导向,精选课程资源;以“导学—探究”为路径,激发行动自觉;以“分享—提炼”为旨归,树立文化自信。
基于稳定射流同轴电纺丝法(SJCES),选用透明质酸(HA)对电纺左旋聚乳酸(PLLA)取向超细纤维进行表面功能修饰得到壳-芯结构的取向纤维(HA-PLLA),以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纤维表面的黏附和迁移能力。首先在无血清饥饿处理条件下观察HA促进vSMCs迁移的功效;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万能材
海报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觉传达艺术形式,是设计者表达内心情愫的重要载体。设计者将情感植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中,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本文分析了黄海先生多幅设计作品,并通过具体实例阐述其作品中蕴含的中国艺术修养、民族精神,旨在探索艺术作品中所折射出的美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