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写结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0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语文教学中,現代文阅读理解与作文两大块成为两大难点。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好多年了,新课改提倡读写结合。从前,有的学校将这两块分开,甚至是分别由两位语文老师教。一个教语基,一个教作文。这就使得一个有机体被分开了。哪部分想动起来都很难。这几年,尝试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也积累了点滴的拙见。
  一、 鼓励学生阅读名著。
  1、 讲道理,动员学生开始阅读行动。
  读名著是给阅读理解之树从根上施肥、浇水。学生喜欢读作文选、读现代文阅读的卷子上的文章,读后做题。他们觉得这样来得快,有实效。可那就是手里拿个小喷壶,给树的叶子喷水。想让大树枝繁叶茂,这种做法不解决问题。
  很多家长也不理解这个问题,认为读一本两本好书,不能提高成绩,不能学会写作文。我觉得那是急于求成、是功利心在作怪。
  一篇文章对学生的影响和一部作品对学生的影响那是截然不同的。一篇文章的阅读,让学生走近了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一部作品则可能让学生走近了一个社会,走近了另一个世界。读名著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名著里面的营养太丰富了,如同给学生吃牛肉、喝牛奶。
  给学生和家长讲清楚道理,反复劝说、鼓励。鼓励家长去买名著,鼓励学生拿起名著。开始阅读行动。
  2、 上名著导读课诱发读名著的兴趣。
  听过名著导读课,可是又有多少老师给学生上这样的课呢?甚至是走进初中快一学期了,学生还不知道名著是什么。记得我曾听同事讲《亮剑》中的精彩片段,我当时就产生了一睹为快的想法。导读用一课时,总觉得没时间,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十分必要。
  3、 交流读名著的感受
  交流过程,会让学生有成就感。也充分感受到读书给人带来的快乐,读书给人以智慧,读书让人有了谈资。彼此勾起阅读的兴趣。锻炼了表达能力。说的过程也是将阅读、思考、总结、创作谈话稿、表达综合其来展示的过程。对于写作大有助益。
  二、 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意识。
  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这个理念不只是老师清楚,也要让学生明白。从小学就开始讲,到初中还要讲。直到学生明白。我刚接了个初三的一个班的语文课,我发现,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上。
  学生苦于不会写作文。我感觉他们这三年来的语文课算是白听了。肯能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完全没有在读写结合方面得到益处。学生如果没有那份意识,老师喊破喉咙也枉然啊!明确读写结合的目的很重要。学生是这个学习过程的主体,一定要让他们带上明确的目的去学语文,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三、将读写结合用到实践中
  我无数次劝自己的学生,学会一点儿用一点儿。比如现代文阅读理解题里有一个题型是赏析。通常,我们赏析的是词语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等。那么,我们赏析到动词运用的准确,就要在写作实践中去选择、锤炼动词,力求一字传神。我们赏析到修辞方法的妙处,就要在作文后反观自己的文章,其中用了几句修辞、几种修辞,有没有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读写结合。
  四、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思想
  作文贵在表达自我,把自己的想法、感悟告诉别人。可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因为没有思想,或者是思想没有深度而难获得高分。那么,我们领着学生阅读时,就要随时引领学生边读边思、边感悟,比如,阅读《孔乙己》中的肖像描写,边读边思,每一句描写都透露出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点?再如,鲁迅四次写众人的哄笑,有怎样的用意?当我们去揣度作者的思想时,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砥砺。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没有思想或思想没有深度,绝写不出好文章!
  五、读生活这本大书
  读写结合,不只读书,还要去读生活这本大书。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劝导学生,用作家的眼光去关注自己的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会感召来阳光。自然会体验到温情。作家也是常人,我們也有和他们一样的属于自己的生活。为什么我们的笔下没有生活呢?可能是我们还没有用心去读生活这本大书。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读这本书时也也要读思结合。用心去感悟啊!
  六、读写结合,贵在行动
  读书,读生活。贵在行动起来,拿起笔来。写写自己读到了什么,写写自己感悟到了什么。写着写着,从阅读中学到的、积累的东西,自然会得到运用。写着写着,练笔的字数越来越多,量变自然推动质变。
  毕淑敏说,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读书使人优美。我说,阅读贵在与写作相结合。这样就会实现阅读与写作双赢。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言的表达形式,距今年代久远.由于其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因此学习文言文也就具有了深远的意义.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有利于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训练要有成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指导。要结合课文的讲读过程、理解过程来指导朗读训练。本文就如何进行朗读训练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阅读;训练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
中图分类号: G633.6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上的一个关键年段。学生从三年级起就进入了作文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有八条,其中第一条就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扎扎实实地抓好小学中年级学生写出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的习作,又是老师们面临的一个感到头痛的问题。在这里,我将自己如何指导中年级学生写作起步的经验给大家谈一谈。  一、降低难
新华社伦敦8月25日电一篇最近发表在英国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上的研究报告显示,为癌细胞补充小核糖核酸,恢复细胞的正常生长机制,有可能把癌细胞还原成健康细胞。科学界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人们开始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探讨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促进中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意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
于2009-2015年期间,在中国境内额尔齐斯河进行了10次采样,调查鳅科鱼类寄生虫分类组成及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共发现寄生虫8种:分别是筒形杯体虫(Apiosoma cylindriformis)、车
中图分类号:G623.2  摘要:晨诵,是一个课程。课程,即把美好的事物编织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也就是让我们共同穿越这些美好的诗词,穿越这个季节,这段旅程,穿越这些事情,这些心情。通过诵读诗歌与孩子们的生命进行对接。对一个课程的穿越有很多的记录方式,最常用的是学生用一个专门的“晨诵本”。这样的一个课程,从“晨诵本”中留下孩子们的串串足迹。晨诵,让孩子的灵魂因诗歌而获得了充分的舒展。比如说二年
摘要:作文是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作文教学是小學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选择,同时也要去探究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
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地质学博物馆。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承担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岩矿厅和国土资源展厅的总体设计与施工项目
摘 要: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以生为本,以人为本。”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贯彻新课标的教学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让学生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巧妙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写作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学习气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