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xuexu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人们开始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探讨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促进中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意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语文阅读教学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参与阅读,并产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不断质疑及释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创新意识
  初中生由于心理及年龄的特点,具有极强的可塑造性,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利用文章中的人物情感,激发学生对自身情感经历的回忆,使学生充分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魅力,形成自身独特的感悟。
  例如,在朱自清《背影》一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时,采取情感沟通的教学手段。父爱是永恒不变的主体,初中生對家庭的情感、对父亲的特殊情感,使得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极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无论是家庭环境好的学生或者是家庭环境较差的学生,家长对子女的爱都是不变的,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处,父爱无处不在。因此教师在进行《背影》的阅读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父爱的踪迹,进而产生对课文的感悟。课文中有一段内容,主人公在遭遇家庭重大变故时,父亲送儿子外出学习,不顾自身的疲惫,坚持为儿子买橘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出现类似的场景,父母为了给儿女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工作、奔波劳累;父母将可口的饭菜留给孩子吃,自己却只吃残羹冷炙;学生家长在学生附近租房只为陪读、照顾孩子起居生活等。教师通过让学生回想自己生活中的场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身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进行精心备课,充分把握教材内容的精髓,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精神,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讲解,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及创新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完一篇阅读课文之后,让学生把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记录在练习本上,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自由讨论,教师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学生自主对课文插图及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文学作为一种创作艺术,与作者的想象力密不可分,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创作者的自身情感及创作意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涵,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来把握作者的内心情感,增加学生的阅读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加强思维的独创性及灵活性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容,而创造了集中体现在思维的独创性及灵活性上。思维的独创性及灵活性能够有效提升思维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形式。在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独创性及灵活性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产生独特的思维特点,形成自身独特的感悟,转变过去学生固化的思维形式,形成独特、灵活的思维模式。
  (四)充分利用现代阅读手段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中学教育中,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向学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PPT课件以及影像视頻,使学生产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营造轻松、生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寻找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后提出对文章的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创建活动情景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创建各种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形成对课文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文中的对话场景再现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事先让学生学习课文中人物特征及情感特点,将人物角色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活动情景中,通过利用各种道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行为及对话,让学生表演出课文对话场景。通过创建文中活动情景的方式,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加入自身的肢体动作、语言以及表情等,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课文人物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并加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善阅读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简迎春.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朱惠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彭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从有效走向创新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4]董丽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134.
  [5]甘金波.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12:3.
其他文献
摘要:在组织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如何发挥电教媒体的实效性,成为广大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小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电教媒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电教媒体;实效性;小学课堂;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G623.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营造活跃、有趣的教学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审美实践领域逐渐扩大,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小学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它折射了美的形象,衍化了美的情趣,蕴涵着大量美的元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审美;音乐;语文;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钟章法的创作很有特色,以前中国山水画家画黄山的人很多,但单独表现云海的画家比较少。钟章法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发现了黄山云海的美,
【内容摘要】:目前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存在缺少素材、素材陈旧,素材雷同等问题。为了尝试改变这一现状,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的能力,笔者从课本素材细节化,常见素材陌生化,万能素材多元化等三个方面,简要地谈谈关于高中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和运用的方法。  【关键词】:议论文 写作素材、细节化、陌生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我们的问题  目前,不少高中学生也许得了“恐议症”,提到议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为前提,纵观我国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严重失衡,这也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必须对读写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全面的人才。 
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言的表达形式,距今年代久远.由于其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因此学习文言文也就具有了深远的意义.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有利于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训练要有成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指导。要结合课文的讲读过程、理解过程来指导朗读训练。本文就如何进行朗读训练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阅读;训练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
中图分类号: G633.6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上的一个关键年段。学生从三年级起就进入了作文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有八条,其中第一条就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扎扎实实地抓好小学中年级学生写出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的习作,又是老师们面临的一个感到头痛的问题。在这里,我将自己如何指导中年级学生写作起步的经验给大家谈一谈。  一、降低难
新华社伦敦8月25日电一篇最近发表在英国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上的研究报告显示,为癌细胞补充小核糖核酸,恢复细胞的正常生长机制,有可能把癌细胞还原成健康细胞。科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