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教学过程元素以灵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bo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课本课件课堂这三项教学实施过程的基本要素,讨论了开展教学方式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让课本变得更生动、让课件变得更有效、让课堂变得更活跃,除了提升自身质量之外,讨论了它们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深度融合方案。通过对元素个体内涵及关联的讨论得出结论,赋予教学元素以灵魂必须通过教师来表现,而最终的实现需要视学生是否接受为标准。
  关键词:课本;课件;课堂;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G434
  教学内容随着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被调整、改造、重组、更新。但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还是很难跳出传统的藩篱,我们的教师大多手捧着使用多年的课本、坚守在课堂前面的三尺讲台,向同学们展示着似乎代表新时代气息的多媒体课件,许多课件并非自己编制,有的来自于课本作者的附送。这样的教学过程年复一年、千篇一律,时常令人感觉课堂气氛枯燥而沉闷。由于教育规模的增长,动辄一百多人一个班,师生之间难有交流,学好学坏各随自便。于是昏昏欲睡者在所难免、走神逃课者无法杜绝。面对社会建设发展中迫切的人才需求、面对投入巨大的教学设施、面对现代化的资源环境,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示着巨大的反差、极端的不相适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之下,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项举措正在展开。借这个东风,应该把教学方式改革当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之一。
  教学方式改革是改进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认真分析教学方式的内涵可以看到,它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涉及到课本课件课堂三个基本的要素。如何为三个基本要素赋予时代气息、生命活力、鲜明个性,继而进行有机结合、协同支撑,是教学方式改革的一条现实途径,高效新颖的三个要素在两个主体之间实现交叉共鸣,必然会带来崭新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对三要素内涵与关系的讨论,探索变革的途径,通过赋予三个要素鲜活的生命气息,使得教学过程和教育主体建立更加融合的关系,发挥更加强大的作用,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今天的教育是不可能完全抛弃三个要素的,因此,改进的方向只能从如何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增强活力、提升效率的方向去努力,而课本课件课堂三要素的作用不能孤立地从本体之内去寻找,从它们各自的关联因素和相互关系作为出发点,通过关联分析发现动态的机制,让它们在关联中成长,在关联中变化,在关联中增强各自的生命力。
  一、拓展课本外延
  首先来看作为教材的课本。通俗的说就是在学校使用的书,也叫“教材”或“教科书”。课本中提供了课程包含的知识体系、思路理念、结构框架,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和根源。它引导和规范着知识传授的范围和方向。但是,课本常常并没给同学们带来亲切的感觉,或许其中许许多多需要反复推敲的艰涩语句,或许有总也看不完需费心牢记的概念结论,或许有无数不知会用到方法需反复推演的公司方程,或许有总也找不到依据却又声称非常重要需证明的定理推论。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喜爱这本教材和课程的致命拦路虎。这些复杂的逻辑关系、难以推导的公式、生僻的词语、未知的典故并非就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它们首先减退的是我们的兴趣,继而削弱我们的信心,最终迫使我们放弃。然而课程还在继续,读书的枯燥可以用放弃来免去,课堂的烦闷可以用逃课来回避,甚至考试也能够借助及格率要求从老师放松的缝隙穿过去。可是这门课程这门知识从此无缘,不再有丝毫的兴趣。我们教育思想总在说方法为重、内容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是现在的结果可能是抛弃了鱼,也从此远离鱼腥。这也许是一种极端,但是我们的教育即使存在这样的趋势也必须下决心革新除弊。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在于几个难懂的句子,也不仅在于几个难证的定理,课本的描写方式固然可以适度细化,而为课本赋予思想和性格应该是更为重要的考虑。谈到课本的思想,似乎对人文社科更加容易,因为他们的许多教材本是就应该是思想的载体。但是对理工科教材他们的思想又在哪里?其实这里所谓的思想并非指课本内部知识的本体,是一种泛在的涵义。她包含了课本作者对课本的思考创作期望努力,包括了课本本身的地位特点及其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课本被赋予了鲜活的灵魂,她会让这个课本在我们的同学们面前翩翩起舞,让同学们为之钟爱一生。好的教材多半本身具有这样的灵魂,问题是谁来为她领路、谁来让她在同学们面前现身?既然谈的是课本,自然离不开作者、出版界的支持,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必须承担起这个重任。从选择教材那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对作者的生平、著述的经历、学术的造诣、研究领域等深入了解,并组织成为课堂讲授的内容作为课程的序言向同学们介绍,除此之外,还要向同学们介绍这个课本的地位以及选择的依据,如有可能还应在课程进行中间对部分章节和内容介绍作者及业内存在的各种疑虑。做到这些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环境有相应的支撑。教师不是工程技术人员,不能仅仅熟悉知识内容本身,要传授一种知识,必须了解这门知识的外延和历史。这也需要师资培训和师范教育给以相应的支持。因此课本的灵魂来自于作者的思想和性格、对知识的理解和经历,使之能够鲜活地展示,必须依靠教师深入的理解和生动的演绎。
  二、灵活使用课件
  课件(coursewa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多媒体课件本是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它帮助教师节省大量板书时间,能够更加明确生动系统地展示或演示讲课的内容,由于大量的课程教学使用这个工具,教材编写者为了让更多的教师选用自己的教材,还会随书附送编制好的多媒体课件,这样教师连备课的时间都大大减少。但是随着课件的普遍使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有待教师会在课件引导下完成全部教学过程,放弃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有的教师上课,读着课件上的句子一字不变,讲着课件上的内容常年不改,严重情况下上课打开课件逐句读下去,既不用备课,也不用板书,若声音语调又不动人,自是苦了听课的学生。许多教师产生课件依赖,没有课件不会讲课,一旦停电或电脑故障,只好停课。课件使用本身也存在局限,如果讲課内容需要前后呼应就无能为力,课件只能显示当页内容。所以,尽管有其优势和发展前景,不可能取代传统教学。另外,有了多媒体课件,上课容易了,但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接触的时间少了,对课本知识的研究也会减少,事实上导致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思考大大下降,从这个角度看明显不利于教学方法的进步。这些影响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会有切身体会。   课件制作的水平体现在对内容的把握和对形式的设计,而课件的生命力却在于应用。课件的活力在于和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结合的方式和深度。与教学主体教师的结合在于课件要成为教师四肢和大脑的补充与延伸、语言和情感的丰富与展示。课件不能占据支配地位,必须跟随者教师的教鞭而起舞,但却不能哗众取宠地淡化了思想的光辉、语言的深邃。与学习主体学生的结合在于课件要能告诉他们想知道的内容却又不会打断教师的讲解,提醒应该牢记的要点却又不必面面俱到,驱赶不合时宜的困倦却又不会将人引入歧途。课件的生命力的确来自于制作的水平,而课件鲜活的灵魂却出自于与教师的协同,与学生的互动。
  三、综合作用于课堂
  课堂是实施教学过程的主战场,是实现知识传授的神圣殿堂,是见证同学们茁壮成长的地方。然而现实中的课堂远没有如此的辉煌。今天它成了许多青年学子堆积困倦和烦闷的库房。一个百余人的班级,有时听课者不足半数,勉强到场的同学或许会在延续未完的梦乡,或者向窗外天空诉说昨天的幻想,或者在手机上收索今天的趣事、明天的时尚。走进这个课堂其实大家都有好好学习的愿望,可是偶尔的走神或突然出现的难题让迷茫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混沌。这么大的一个课堂,考勤是不现实的事,少一人老师可能无从知晓,于是从枯燥烦闷转向逃课解脱。许多逃课累累的同学也还通过了课程考试,这样的课堂如何能够让人感觉亲近?虽然有些课堂会比较传统,也有一些课堂让人无限向往,但是前面提到的现象普遍存在依然是严酷的现实。
  改变这种状态是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这种现象,有人归咎于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下降,有人归咎于教师对课堂纪律疏于管理,有人归咎于教育规模扩大后条件的缺少。这些似乎都失之偏颇。我们的同学们都是经历了世界最为严酷的高考备战之后进入今天的课堂,他们对学习的认识和能力不容怀疑。从课堂纪律而言,压制式的管理并不适应面临的对象,也不适合环境和场合。至于规模,可以看看年轻一代在国家各项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中的表现,积极向上、朝气蓬勃、顾全大局。
  面对今天这样规模的课堂、面对现在和未来的知识特征要分别给出确定的答案。这方面我们输给了传销,输给了向老人推销保健品的策划。原因是显然的,需要赋予教师更强的责任感,提振教师们的自信心,提高教学的基本要求。责任感和自信心是前提,但是他们绝不是口号,他们的产生是强制不来的,压制带来的恰恰是他们的反面,责任感和自信心的下降。真正的主人翁才会有责任感,而自信心则来源于多方的认同和支持。在这样的前提下,更高的要求才会得到认同和落实。好的教育教学模式古今中外都有成功的案例,不妨针对课程的特点加以尝试、普及、规范、推广。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善于采用“诘问式”方法传授知识,并且效果举世公认。今天的课堂也可以以问题序列推进知识的理解。不妨把我们的教材涉及成为一系列问题序列,把课本变成剧本,把课堂变成模拟现场,借助课件逐步展开一个个概念。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会让每一个身在其中之人情绪高涨、思想奔放、流连忘返、余味难平。四、结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必须关注教师学生两个主体,教学方式要关注课本课件课堂三个基本要素。教学主战场在课堂,课本课件通过课堂发挥作用。课堂的灵魂在于教师,教师的培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效果的评价则取决于学生。
  参考文献:
  [1]曹玉霞,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9,第1页。
  [2]楊正强,论教师教学方式的生态化取向,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作者简介:
  简炜,(1961-9)男,副校长,汉族,博士,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与图形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图形变化、图形位置教学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立体思维,提高学生图形认知能力,奠定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本文就以空间与图形为例,对其教学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图形  G623.5  空间与图形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内容抽象性较强,加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空间、图形的教学难度。这就要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高质量的课堂练习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本文从有效的课堂练习题和有效的提问这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改进策略,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提供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G623.5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起到巩固旧知识、运用延伸新知识和准备新课
期刊
G613.2  幼儿小班是学习口语表达的关键期,也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方式对幼儿口语表达进行适当的指导与训练,给幼儿创造各种优化的、有效的口语表达机会,使他们“敢说、爱说、能说”,并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既让他们口语表达的潜能得到最有效的发展,又让他们的个性风采得到最充分的展现。  幼儿口语表达能
期刊
G711  赣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中职生诚信教育的启示研究”(编号:14115)研究成果  正確分析并准确把握中职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开展中职学生诚信培育的前提。笔者通过对在赣州卫生学校调查数据和访谈材料的汇总分析,得出赣州卫生学校诚信培育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一、赣州卫生学校诚信培育的主要成效  1.形成了一定的诚信培育理念  随着社会对诚信问题
期刊
摘要:一次大型考试的结束,作为一名班主任忙碌的时刻就要来到了,你得做好成绩分析,做好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准备好家长会和教师分析会,毕业班班主任还得做好目标生和边缘生的跟踪。诸多事情几乎让我们忙的喘不过气来。但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看待分数,就能高效的完成工作。  关键词:成绩分析;交流;分数  O212.1  一、考试的目的是正确看待分数的“根”  一场大型考试的组织是不容易的,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去理
期刊
G633.41  根据语言学家们统计,英语的听、说、读、写在人们的语言使用中各占的时间比重,一般是听45%,说30%,读16%,写9%。显然,听在人们交际中占首要地位,听和读一样,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英语能力分为理解能力(听、读)和表达能力(说、写),听力属于理解能力的一部分,理解可为表达提供素材,是基础。其包含字句理解和实现理解两个层次,前者以学生的言语经验为基础,后者以学生的知识背
期刊
G623.5  一、分组合作教学的模式  1.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合作讨论  为了增强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将学生分为最少4人、最多6人的小组,视情况而定,并注意小组学生分配时学生的安排,可以将掌握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相互监督和学习,使分组合作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地位更加显著.在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有直观浅显的认识时,展开分组合作讨论,
期刊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如何、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有针对性的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是本文所论述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D432.5  对于目前河南省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状况,我们以新乡市获嘉县冯庄镇各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和创新,对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本文将会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更好的提升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教育;护理专业  R-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
期刊
摘要: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文关怀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口头评价用语要有智慧,要把激励关爱、鼓励赏识、商榷研讨、幽默诙谐、宽容理解融合为一,助力孩子的成长。  关键词:口头评价语;激励;成长  G633.3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综观现今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激励用语贯穿始终,课堂上洋溢着活力和魅力。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失当的课堂评价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