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Wi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振宁教授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感情氛围
  
  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感情因素的作用,在课堂上用微笑的面容,和善的目光,亲切的语言,形象活泼的手势,温柔和蔼的表情来讲解知识,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其次,要多用激励手段,多表扬,少批评,充分肯定学生。对于较自觉的学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让他们积极发言,勇于提出问题,学做小老师。对于差生,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使他们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始终能做到语言流畅,表情自然,动作和谐,态度和蔼,时刻观察学生动态,用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感染每个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 利用直观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最容易记住,情景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挂图、图表、简笔画、环境等创设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利用实物导入会话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讨论的热情,使教学过程显得直观、形象、生动。但是,在利用实物进行英语教学中,不宜机械重复,应采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心理,促使他们自始至终饶有兴趣地投入会话学习之中。以 Unit 4(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为例:拿出一个装满食品的包,让学生用手去摸,然后猜猜是什么东西来引出新单词(hamburgers, chicken, vegetables, mango, tomato)。当然也可以复习已学过的单词(如milk, fish, apple, orange等),老师同时把新的单词写在黑板上,反复诵读,等同学们基本掌握读音后,让同学们互动来做游戏,以巩固这些词语,之后马上导出句型:“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来换练,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自编对话来练习。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学得快,记得牢。
  再比如利用简笔画教学具有直观性、生动形象性,寥寥几笔勾画出的图形就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并把握所学知识重点,当然掌握一定的简笔画技法并不容易,但作为老师必须努力去学习。一方面简笔画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它简洁明快,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画几笔简笔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教新单词(happy, sad, angry)时,我在黑板上就用简笔画来呈现(愉快,流泪,愤怒)的表情,这样一来可以免去用烦琐的词来解释词义,而用直观生动形象表明了词义。简笔画还容易区别同义词和反义词,可以教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句型,可以在黑板上画三个身材不一的简单人物,然后反复操练。
  
  三、 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电教媒体是既方便又直观的教学用具,它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四个阶段都积极发挥了作用。例如上课,我通过多媒体和录音机,边看边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他们身入其境,进入对话的角色,从而在讲新课之前就对文章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学习就比较主动。在讲述课文时,又用幻灯片打上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或一些关键的词语,以便使学生能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这既能照顾全体同学,又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生词和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省时、省力,而且教学效果又好。
  新课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被认为是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重要环节。例如在教Unit 6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时,让学生预先观看一些有关自然灾害的影片或片断(如海啸、台风、火灾、洪水、地震等),并配以相应的时间、地点等,让学生尝试搭配。从而引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再播放相应的录音,边听边思考。学生兴趣比较浓厚,自然就学得认真。同时老师再把重要的词组,句型写在黑板上,然后帮助学习复述。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把较难的课文较为轻松地掌握了。
   (大城县大广安中学)
其他文献
俗语说习惯是第二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视。养成良好习惯,克服不良习惯对学好英语学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英语入门时好习惯的养成    1. 多听。学生对教师示范的语言材料要认真静听,边听边观察老师发音口型,找准发音的准确方式和发音部位,边听边模仿,反复进行。对于稍长的示范材料,要边听边思考,在脑海中尽量把所听过的信息储存起来,使之成为整体,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
前英国首相希思任前为著名学者、教授,卸任后仍做他的本行。也许他的政绩鲜为人知,但,作为教育家,他的一个比喻却会流传千古,那就是:教育如水。水,生命之源。它给人的感觉是: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 应用启发式教学,营造学生创新思维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这条件的产生需要依靠教师创设的启发式教学情境。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在教师。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鼓励学生多说     在教学中发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优势,要抓住一个“奇”字,突出一个“感”字,即“以奇引感”,“奇”字引路,“感”中落
阅读是学生汲取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语言技能能否得到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阅读,那么如何培养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充分调动自己情绪感染力的前提下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课件、实物、图片、幻灯、录像、英文电影、趣味教学、英文歌等多种方式,运用电化教学和情景教学意境诱发兴趣,组织比赛、猜谜
低年级学生由于贪玩,往往会潦草地完成作业,作业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造成学习成绩落后。  克服作业潦草的常用方法有:  1. 预防法。在孩子完成作业前,提出适当要求,防止孩子发生潦草完成作业的现象。  2. 榜样法。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经常看优秀作业,会激起孩子的进取心。让孩子在“别的孩子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的心理支配下,控制自己不良的做法,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3. 对比法。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这就须要教师注意从多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从而使学生写作的个性得以展示,创作的灵感不断迸发。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 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
物理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由此可知,在我们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 教师
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什么样的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过去是看传递知识数量的多少,而现在应看教学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学校作为制造人才的工厂,培养的学生应有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主观能动能力。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创造,那么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样的人不会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环境的渗透,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