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内涵,艺术处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kd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唱艺术的魅力在于用人声表现人性,抒发人情的直接性。歌唱中直接以音乐和语言传递信息,引起听众的共鸣,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一个歌唱者演唱的成败,在于扎实的基本功,更关键地在于艺术表现得是否深刻感人。歌唱的原则是艺术第一,技术第二。艺术是目的、方向、内部主张、活动宗旨;技术都是为艺术服务的手段、工具、外部技巧,是“硬件”。二者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纯粹卖弄技巧毕竟单调乏味,没有生命力。只有艺术第一,代写硕士论文才能使演唱不仅好听受看,还生动感人。当然技术第二不等于技术低劣,相反。艺术第一必须要以精湛纯熟的技术为前提和基础,否则艺术第一就是一句空话。歌唱家的再创造和价值,就在于唱出来的是艺术而不是技术。下面就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一、分析歌曲,领会深刻内涵
  1、情境与情绪
  演唱的情境与情绪是歌唱者表演至关重要的因素,歌曲的情境是情绪和情感表现的基础和依据,没有情境就不能更好地表现情绪和情感。在歌唱表演中,首先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唤起内部视觉意象,这种意象是在歌曲规定的情景中所创造出来的。要使歌曲思想内容“说”得真实可信,就必须懂得用自己心里视觉看到歌曲情境中的意象,把唱的歌词,即词作家的话,变成歌者自己的话,歌曲的情境变成歌唱者自己说话的情境,仿佛歌唱者就是曲中人了。例如唱《夜夜的晚夕里梦见》这首甘肃民歌,当前奏一开始,演唱者的肉眼想像中犹如梦里出现了阴沉的夜晚,四面环山,演员应进入这意境,等候期望着自己想念的情人会面,这是一种盼望,思念的情境,演唱者必须进入情境并运用技巧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每一首歌曲都有特定的情境,不同的歌曲的情境,包含着不同的时间、人物、地点、景物等视象。在演唱时,演唱者必须首先在自己的内心视觉的银幕上创造出并看到自己的一切想像虚构,及一切规定情境。内心视象会创造情绪,情绪又会激起相应的情感。歌曲的情境是歌曲演唱的重要因素,一个歌手若能把握住歌曲的情境,会增强情绪和情感的艺术表现。
  2、语调与句法
  歌唱表演不能脱离说话、朗诵的语调和句法。语调和句法是语言的一门艺术。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指出:“我们知道,单单是声调美丽洪大,不能补偿其他缺点,每每是歌声不十分洪大的声乐家,或者声音不十分美丽的声乐家,由于语法的掌握高超,情绪处理深刻,能给以人极佳的印象。”(引自《世界音乐家名言录》)由此证明,语调与句法技巧是演唱表演的重要因素。
  演唱表演既是音乐艺术,又是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一样,也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说话、朗诵、语调、音色、声音共鸣、声音力度,还是速度和节奏等都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学习说话、朗诵也是歌唱基本功训练内容之一。
  语调与句法我们不能忽视顿歇,在音乐中称休止。在乐句进行中,运用默然间断,声音浅停止,这是为了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形似中断,实则在顿歇之间它是不断的,而是连贯的延续着的。顿歇意在情理之中、感情之中、音乐之中,绝不能一意孤行,当心理顿歇与逻辑顿歇(即句法逻辑、音乐逻辑)相符合的时候,才可以利用顿歇,顿歇用得恰到好处,会增强歌曲形象的活力。例如《我的祖国妈妈》结束句,“我亲爱的”,大换气顿歇,然后再唱“祖国妈妈”,这样做是为了有充分的气息和声音去表现对祖国深情的爱。
  总之,语调、重音、停顿和词序等都是语法表达手段。演唱者只有准确地理解、认识、使用语调和句法,才能更深刻地演唱声乐作品。
  二、歌曲的艺术处理
  1、轻重强弱
  声音的轻和重或强和弱是根据歌曲中所要表达的内心感情而表现的。演唱者必须对歌曲的情境、情绪,及情感层次和情感的发展而赋予不同的声音强度。在演唱中,强的声音通常用来表达强烈、火热的思想情感。如刘炽写的《英雄赞歌》。用中强的声音演唱抒情歌曲,如施光南写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演唱摇篮曲、小夜曲则需要中弱和弱的音量来演唱。以表达歌曲的“宁静”、“回声”、“心声”、“自言自语”及“耳语”等。
  2、风格变化
  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风格,中国歌曲不同于外国歌曲的风格,中国歌曲又分东北风格、西北风格、新疆风格、西藏风格、江南风格等等。外国歌曲又分意大利风格、俄罗斯风格、西班牙风格、美国风格、墨西哥风格等等,还有咏叹调风格、摇篮曲风格、小夜曲风格、船歌的风格等等。这些众多风格概括起来有四种类型,一是地区风格;二是民族风格;三是形式风格;四是作曲家和歌唱家的风格。通常所说某某演唱得非常有味就是指表现歌曲风格而言,歌曲风格掌握得越准确,演唱的味道越足,感染力就越强。有很多学生,不注重歌曲风格知识,对演唱歌曲的地区、民族以及作曲家生平毫无了解,只是唱准了音符,让人听了面目皆非,毫无品位。因此,在歌唱表演中表演者要认真仔细研究歌曲风格特征,以便准确掌握,深刻表现。
  3、情感变化
  声乐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只重视追求声音的技术。而忽略了歌曲的情感、艺术形象等深层次内容的表现,返回了以前一度“声、声、声,第四个还是声”的纯技术追求。这是与声乐教学规律相违背的。有许多人,练起声来呆呆板板,死气沉沉。练声只练声,唱歌只唱歌,毫无生气与朝气,缺乏奋进的激情。声与情,技与艺,从来都是歌唱艺术中的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好的歌唱不仅技巧好,更重要的是内容表达的好。歌曲写的好,还要靠歌者唱的好,才能激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好的歌唱应当是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极富感染力、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声乐教师在教好声乐技巧的同时,应努力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达到“形”似“神”似。而不能浅尝辄止。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也曾说过:“歌唱艺术的含义不仅是声音的技巧,乃是感动听众的才能,如果歌唱者仅仅是把声音唱出来,那么充其量不过是技工匠人而已。”俄国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也说:“你知道什么是歌唱吗?你脑子里怎么想,心里怎么感觉,你用感情唱出来,这就是歌唱。”因此,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必须注重歌曲的情感艺术处理。
  综上所述,在声乐演唱中要强调歌曲的情感内容,通过不同力度、不同重点、夸张的情感表达,生活灵活地去表达千变万化的情感。真正的歌唱是善于扣动心弦,打动心灵,从而激发听众情感的,将自己心灵流出来的东西,流入到别人的心灵中去,才是艺术上最大的成功。引用周小燕先生的一句话:“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唱歌就是唱情。”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语文课程是为了提高高职学生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重视高职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结合教育目标、具体的专业,在实际教学设计中,设计多样灵活的口语表达训练,如朗读、交谈、辩论、演讲等。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 口语表能力 朗读 交谈 辩论 演讲  目前,在大学中,语文
教师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无闲时,时时要留心。”近年来,我校从上到下非常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不断改革德育内容、方法、途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凡教育中育人、实践活动中成长,养成教育中成才”的新的育人格局。  一、平凡中育人  我校一直坚持开展“三会”(晨会、班会、队会)一话(国旗下讲话)。最具特色的是我校的升旗仪式,那壮观的场面,那动人的情景,每每
【摘要】:项目教学法指的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安排之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一件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进行项目教学法的过程当中,将学生进行分组组队,共同合作,将教学工作当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决。所以说,项目教学法就是把学生当做教学核心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也叫做跨专业课程。在本文当中,就是对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研究。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的实训当中,用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
朱永新语: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题记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那么教育就是承载着祖国未来的双手。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作为一所农村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领导者来说,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因为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我们的教育之路如何去走,这需要一个引领导,
【摘要】本文以中等职业院校德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情感为讨论核心,详细分析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德育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缺失现状及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职院校学生和德育教育本身特点,探讨了中职德育教学学生情感培养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育 中职学生 情感培养  一、前言  中职德育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至关重要,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德育知
今天,新课程、新理念已经走进课堂。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些教师为了赶“时髦”、求形式、摆花架子,使得整个教学华而不实,甚至失去了个人教学风格到头来是得不偿失。相反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课堂深受学生的喜欢。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课堂、和谐的课堂呢?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从需要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情境的创设需自然、方法指导机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复习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巩固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复习与整理方法的指导,使数学复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习惯和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复习 整理 能力  复习就是重复学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每一个老师更是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复习习题。但我们的学生只是
摘要:发现是幼儿在活动中获取信息不可多得的方法之一,也是幼儿成长过程的不可缺少的过程。幼儿只有亲历亲为,才能形成一定的自己生活经验。  关键词:认知方式 社会交际 集体活动 区域互动  幼儿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现,现代幼儿教育呼唤发现教育,发现强调的是个体的亲身经历,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参与活动和生活积累,因为只有亲历亲为,才能形成一定的经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发现活动为载体,关注幼
[摘要]: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意义建构,帮助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培养数学精神和发现、创造的能力时,我们就把握住了数学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我们就深入到了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数学实验 直观 教学 操作  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有人认为实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