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 China, there is no more ordinary image than lion. Either i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of China or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of China; either in towns or in countrysides, either in royal imperial palaces or in peasant households, stone lions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n the land of China, which has formed a unique and glaring scenery in China's folk public art.
  
  在中国,民间雕塑中最为普遍的形象莫过于狮子,无论是南方、北方还是东部、西部,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无论是皇家宫阙还是百姓庄户……形形色色的石雕狮子在华夏大地几乎随处可寻。王府官衙门前的扬威狮、寻常百姓门侧的门墩狮、街头巷尾的拴马石狮、大小石桥上的桥墩狮、功德牌坊下的侍奉狮(图1)……各有名目、林林总总,形成中国民间公共艺术中一道独特而眩目的风景。
  中国其实并无野生狮子,其形象是东汉末年随佛教传入中国的。狮子在中国有些类似于龙和凤,正是由于难见其踪迹而易被神化,于是得与龙凤同被视为威镇八方、唯我独尊的神灵而为天下所敬畏、所崇拜。然而,秦汉以来,龙凤独成王权的化身,莫说是寻常百姓,即便是达官显贵、万贯富贾又岂敢任意造像,于是,狮子便成了我国公共雕塑中最为普及的造型。也正是由于见不到真面目,反倒留给人们任意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虽然都出自想象,但龙凤自从成为王权唯一的象征后,造型逐渐被固化,唐宋以后的艺术家和工匠几乎已无随心所欲的创作空间。狮子则不同,除了皇宫、王府门前的石狮有着严格的规制外,散布在城乡各地的石狮造型则极少重复。最为世人所知的赵州桥、卢沟桥(图2),从桥头数到桥尾,几百只狮子竟无一对重样,令人叹为观止。由于不为任何阶层专有,狮子因此被赋予多元象征性。宫殿、府衙门前的大石狮,象征着帝王和当权者的地位与威严,因此选料讲究,雕刻规整,刀法细密,大都采用突胸颔首的程式化造型(图3);而在民间,狮子则被派上更多的实际用场,不仅用来辟邪镇宅、驱疫除病,也是祈福纳祥的象征。出自民间艺人手中的石狮,由于远离君王和官家的限制,于有限的方圆之中,纵情张扬着自我的文化观念、审美取向和艺术创造力。他们手下塑造的石狮,往往就坯取材,因材施艺,无视结构解剖,以势取胜。刀功粗犷灵活,想方即方,想圆即圆,想放即放,想收即收,想象丰富,随心所欲,造型浑厚简练,稚拙活泼,神态如邻家的小猫小狗,既流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通俗的审美趣味,又带有千百年沉淀的原始美的和不同时代的风格痕迹。





图1:兴城牌坊侍奉石狮

图2:卢沟桥桥头石狮





图3:桥栏石狮

山西石狮





山西石狮

图4:陕北 拴马石狮





图5:云南 桥栏石狮

云南王府门狮





图6: 陕西 韩城镇宅石狮

门墩石狮


  同是民间的石狮造型,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风格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区域性文化特征极为明显。北方地域广漠,天气常年干旱,生活艰辛,百姓重视生命、祈求平安的愿望更加强烈,因而石狮造型无论怎样夸张变形,还是都带有明显的宗教图腾色彩(图4)。而在南方,由于雨量丰沛,庄户人家的生活相对安宁,心态轻松悠然,石狮造型则更多呈现出风趣幽默的一面,除了纳福祈祥外,还赋予了嬉戏玩偶的属性(图5)。南北各异的现象,有时会在同一省份中存在,例如陕西省,北部地区和关中地区因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生活状态的明显差别,使艺人们在石狮雕刻上追求的意趣竟截然不同(图6)。
   遍布华夏大地的石狮雕塑,是中国民间公共艺术的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情感与理想、文化与精神。随着民俗的流异、地域的差别以及时代的变迁,各朝各代的石狮形态万千、变幻无穷,却都带着浓郁的民俗意蕴、地域色彩和各个历史时代沉沉的生活痕迹,向后人诉说着千百年来的见闻。
其他文献
对黎明雕塑有印象,是在1984年第五届全国美展上见到的《天地间》,表现的是一位塔吊工人,形体由钢铁切割而成,方硬挺拔,与垂挂的塔吊结成一体,在天地之间留住了一个永恒的英姿。
期刊
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生存环境重新审视并不断加以改造,在自然环境中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意愿和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种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项艺术家、雕塑家、画家更加重视作品的历史持续性、艺术整体性以及装饰性和商业性等。
期刊
李讲和他的衡水华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在圈子里有不小的名气,以加工铸造超大体量雕塑作品而闻名,与国内知名的艺术家合作,在北京、邯鄣、秦皇岛、朔州、鞍山、大连、青岛、淄博、杭州、上海、西安、成都、长沙、重庆、乌鲁木齐等名城树立了不少的城雕佳作。
期刊
“陶土在案上,更多的时间是用手来与它对话、交流,在陶土面前,我好象感觉到是它在借用我的手来展示自己。”从古到今,人们对陶土的敬仰始终如一,从来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尤其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人们更加热衷于用陶这种原始、最直接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念。
期刊
提起著名雕塑家陶艺家姚永康,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的“新陶艺”——世纪娃系列,更多的人只知道他是学院派陶艺家的代表,但对他的陶艺创作的批评阐释和理论研究,在学术界并未深入展开,针对艺术批评对当代陶艺创作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漠不关心的现状,本文试图从一个理论者的姿态来看待姚永康民族风格的发展,描述姚永康作品面貌的变化过程和这从中形成的艺术状态以及文化选择,希望能利于我们思考陶艺的未来。
期刊
柳 博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装饰工程部设计师;  北京圣腾博艺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1991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金属雕塑专业。 图1:《银色畅想》 图2:《红色的梦》
期刊
The fourth edition of "Sculpture World" (Pre-published) published the signature of Hua Ling's article "Copy, imitate, study and use for reference-prize-winning sculpture: Consideration caused by "Thum
期刊
Landscape fac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environment. It depends on the total scheme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Meanwhile, It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environment.   Landscape facility affect
期刊
With the longitudinal and deep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largely swarming into of western culture, plaza sculpture, image sculpture, street sculpture, garden sculpture, rack sculpture,
期刊
垚乡,本名李军。人诚实朴厚,是陕西雕塑院的专业雕塑家。他的作品如他的人朴质无华,但却孜孜不倦地不断在作品中追求具有西部气息的“青春风格”。   近年来垚乡不断参与了其他地方的雕塑邀请展,有了一些较大型的作品,他还是那样,不对纤细、柔弱的东西表示关注,而始终坚守着西部人的豪壮,仿佛是在唱秦腔!垚乡的个人风格还有待于再在磨练中形成,但基本格调却是明白显露了出来。我们期待他的作品!(陈云岗撰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