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历史之美,激学习之趣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dianci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能力的人才的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历史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的起点,是学习的源动力。”只有学生热爱历史,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把历史之美展示给学生,让历史美的诱发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展历史之用,激学习之趣
  
  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历史知识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学习历史知识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
  教师可经常对学生说,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可以培养我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和对信息的敏锐感觉;学习历史还使我们有博大的胸怀去看世间万物,以最朴素的想法思考着名和利,因为历史能够包容万物,但历史又将他们所遗忘。曹操“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迟早要退出历史的舞台,所谓“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到那时候,一切的功名利禄都将失去意义,依旧还在的只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与好友对坐,谈古论今,又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学生听后能感觉到历史是前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通过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和分清是非对错。
  
  二、展历史特有功能之美,激学习之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教学内容与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展现历史科特有的功能之美,使所讲授的历史知识能为学生分析、解释社会现象服务。比如在学习完必修一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后,可给学生出两道题,要求学生回答。1.如果你是英国保守党的领导人之一,想要在下一届取代工党的布朗上台组阁,那你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诸多条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2.2003年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兵伊拉克,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国,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3)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一方面熟悉了本课的内容,另一方面加深了对当今英国重要政治制度的认识理解。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它能使人增长智慧,提高认识能力,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很有益处。
  教师把历史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发挥了历史特有的功能,从而既强化历史科的学科功能,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展历史材料之美,激学习之趣
  
  教师传授知识,既要教与学、讲与练相结合,也要利用教材中大量的插图、挂表甚至实物对历史概念、观点、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美。
  在讲《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群》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对“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深刻的印象,便把仿制塑像摆在讲台上,然后找一个学生上讲台,两者对比,再请座位上的学生讲出“北京人”与现代人的区别。学生一下子表现出专注和兴奋,纷纷举手发言。我再从旁提示,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为什么他额头突出?为什么他嘴向前突?启发学生去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从而又培养了学生活学活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当然还可以充分利用班墙报,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历史材料,举行一些小型展览,如“小小粮票展”、“日本侵华部分图片展”、“韶关名胜古迹展”等,在小小的空间里,学生们更多更深地了解了历史。
  
  四、展历史文化文学语言之美,激学习之趣
  
  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文化中的一些文学语言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人物、事件得以再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灾难,可引用曹操作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这两句诗。评价近代慈禧这一人物,可引用章太炎1904年为慈禧七十岁生日作的对联:今日到南宛,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此联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四十余年的历史,深刻学生心中。
  由此不难看出,在历史教学中要努力改变过去那种沉闷的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潜心挖掘、展示历史之美,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欣赏到历史之美,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在革命实践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随之确立了辩证唯物的生死观。李大钊认为生死是物质世界的自然现象,每个生命主体享有处决自身生命的自由,但生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形势下,本文提出大学英语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将学生的素质教育贯穿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去,还提出了以小组学
利用EF-H2O2-FeOX法深度处理畜牧业养殖废水,结果表明,当pH值为3,电压为24V,反应时间为45min,电解质投加量为0.8g/L,PAM投加量为2.5mg/L时,对畜牧业养殖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最
通过对中学阶段教师在词汇教学和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所采取的一些策略的调查,了解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基本情况;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及学习词汇的方法;以及中学生在学习英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除空气填充前房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除用空气代替粘弹物充填前房外,其余均按常规ECCE+IOL方法完成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52眼(146例)
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想提高全班同学的整体成绩,就必须要在后进生身上下工夫,否则全部努力都将事倍功半。后进生好比是一个集体中的“腐蚀剂”,如果不能扭转他们的学习态度,点燃他们的“兴趣之火”,那么他们将会给一个集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习兴趣不强烈,方法不当,思想懒惰,信心不足。我根据这
本文首先推出二重无穷积分的积分顺序可交换性,然后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很简洁地解决理工学科中常遇上的一类含参变量的无穷积分.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一个使用英语的语境。在英语教学中,成功地创设情景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语言,跨越语言学习障碍,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减轻机械记忆的负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逻辑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下面就我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    一、把教室布置成有一定英语氛围的乐园    比如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不同尺度探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本文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作者自己民间文学、民俗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发展的轨迹.其中总结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如重视广泛发动民间歌手、民间故事讲述家、民间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