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诗经》里听劳动之声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根本传统;其群经之首(汉代以后《易》为六经之首)的经学地位、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念以及讽谏美刺的诗学使命等,更是深刻影响了我国政治、思想、学术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惠泽广布,源远流长。《诗经》描写了丰富而火热的生活。上自宫廷宴享、宗庙祭祀、天子力田、武臣出征,下至大夫行旅、小吏干公、百姓劳作、男女爱恨,或肃穆,或欢畅,或深沉,或平实,或幽怨,内容各异,风格多样。在这百科全书式的生活主题中,劳动之声是极为重要而精彩的一个部分,也是最真醇、最动人的天籁华章。这些劳动之声的主人翁,都在为国事民生而费心劳力着,是完全意义上的劳动者,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值得表彰。
  辛勤的农夫及其劳作场景
  殷周之际,农耕文明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周人以农业起家,最重视农业,其农业水平在当时应属最高,所以,周人代表和引领着时代的进步方向。为周初统治作出杰出贡献的周公姬旦,曾告诫周成王一定要“知稼穑之艰难”(《尚书·无逸》),体现出将农业视为立国之本的高度自觉。职乎此,产生于周代的《诗经》农事诗,也就与生俱来地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反映出周人对祖先的崇敬和对民族事业的自豪。
  《周颂·噫嘻》描写道:“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这是颂扬周王率领群臣躬耕藉田的诗,其中的“农夫”虽然仅仅作为一个群体形象,但很显然,周王及其臣工不过是在作秀,真正的耕作主力是那些“十千维耦”的农夫。又如据载出于周公之手的《豳风·鸱鸮》:“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这是以寓言的口吻,来表达守护家园的危机感,因担心侵略者(鸱鸮)来侵夺。其中“拮据”“捋荼”“蓄租”“卒瘏”等动词,虽然表面上是在描写鸟儿勤苦筑巢,但在本质上,却是在描写劳动者为了修筑家园而辛勤劳作的具体情态,“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更是写出了寒舍(鸟巢)的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之态,当然可看作是普通劳动者居所贫寒的写照。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周公,其心目中的劳动者形象,也是如此勤劳、辛苦而又生计艰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劳动的肯定和对劳动者的同情。
  《诗经》中集中描写劳动场面的,有《豳风·七月》《大雅·绵》《生民》等史诗性巨篇。《七月》为国风第一长诗,它全景式地展现了豳地百姓一年到头忙碌的劳动场景:一月修理农具,“三之日于耜”(《七月》中的用历颇为复杂,说法各异,一般采纳毛传的解释,“一之日”指夏历十一月,“二之日”指十二月,“三之日”指一月,“四之日”指二月,其他月份不变);仲春养蚕,“遵彼微行,爰求柔桑”;七月烹煮菜豆,“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剪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九月修整打谷场,“九月筑场圃”;十月收割庄稼,然后修整房屋,“十月纳禾稼”,“亟其乘屋”;十一月狩猎,“一之日于貉”;十二月凿冰、藏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岁末祭祀,以祭天告祖,“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豳地在今陕甘交界一带,属泾河流域,以陕西旬邑、彬县为中心,北至甘肃宁县、庆城等地,周人先祖公刘迁居于此。《七月》中的作物、气候等,千年之下,仍可与这一地区相对应;而以这样渐次铺叙的赋法,如实地描写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也体现出周人本色淳朴的精神和勤劳聪慧的品性,体现出可贵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
  出征的军人和行军场景
  军人的行军、征战可看作是最辛苦和危险的劳动。不论战争的正义与否,作为最基层单元的士兵,他们之为国辛劳都值得肯定。所以,本文将《诗经》中的军人活动也列为重要劳动项。周人立国之后,东、南、北三方面都战事不少,因此,《诗经》中也有丰富的行军、出征内容。典型如《豳风·东山》一诗。该应出于跟随周公东征的士兵之手,表达战后归途中的乡思: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从“我东曰归,我心西悲”来看,军人东征归来,踏上西返故乡的长途,那很可能他就是豳地人,所以这首诗才入《豳风》。征战三年,他“慆慆不归”;好不容易踏上盼望已久的歸途,却还得在在蒙蒙零雨中艰难前行。天黑了,住宿一晚吧,可没床没房,只能是独自靠着战车,蹲坐在地,蜷成一团,勉强睡觉,“敦彼独宿,亦在车下”一句,将这位满怀思家之喜的军人形象,写得极为形象,感人至深。诗歌还写了军人对家乡的想象:或许进家门的那一刻,喜鹊会因我的到来而欢叫(“鹳鸣于垤”)?妻子看到我也会心疼地长吁短叹(“妇叹于室”)?她会洒扫卫生,欢迎我的归来(“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想到这里,他的思路拉得更长,回忆起了迎娶妻子的场景:“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田野上的黄鹂在轻快地飞翔,他郑重而小心翼翼地牵着马,去迎娶新娘,亲自为新娘挽结佩巾,婚仪繁复而隆重。问题是新娘那么美好,可那离别三年之后的现在,她又会是什么模样呢?
  全诗就在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中收束,余味无穷。尤其是这些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一位征战三年而强烈思家、盼归的军人形象,写得那么平实、真切而催人泪下。也许这位战士挺过了腥风血雨,挺过了严寒酷暑和饥渴交迫,但在温柔的乡情和亲情面前,又是那么地多愁善感、犹豫不决。古往今来,无论世道如何变更,人情却千古如斯。这位可敬可爱的三千多年前的返乡军人,至今仍然鲜活如新,这不能不让人感叹人情的伟大,感慨诗歌的力量,更感慨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周人,为我们奠定的这种本色淳朴、和善蕴藉的民族品性。
  《诗经》中描写军人出征的诗歌还有《小雅》中的《六月》《出车》《采芑》《渐渐之石》《何草不黄》等,其中《六月》《出车》《采芑》和是宣王中兴时期的诗篇,分别描写宣王大臣尹吉甫、南仲、方叔征讨猃狁、荆楚的赫赫战功,字里行间充满着赞美之情;《渐渐之石》《何草不黄》描写征夫生活,“哀我征夫,朝夕不暇”,对征人疲惫不堪、命同草芥的生活给予了强烈同情。另外,著名的《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向来多被理解为赞颂秦国军民同仇敌忾的尚武精神,但我们更倾向于另一种理解,即这是讽刺秦国穷兵黩武的诗篇。这些征人,无论他们是统帅还是士卒,无论他们是赞美武功还是厌战思归,他们为了王事而辛劳、奔波甚至于流血,则是应当得到高度肯定的。往事越千年,时至如今,他们的身影早已掩映于历史深处,而这些诗篇却将他们的际遇、情怀乃至心声生动地呈现给我们,这不仅是这批军人的幸运,也是历史之幸、文化之幸。   多彩的女性及其劳作场景
  自從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之后,男尊女卑的秩序就固定了下来,之后的周人变本加厉,建立宗法制,以嫡为嗣,等级森严。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女性明显处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但这并不能掩盖女性群体的多彩光芒,也不能掩盖她们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作出的巨大贡献。所以,在历史舞台上,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能频频看到女性的聪慧之美和人性之光。《诗经》中的女性劳动,最醒目的当属采摘。她们采葑采菲,采唐采麦,采蘋采蘩,采葛采桑,采荇菜,采卷耳,采芣苡、萧艾等,种类繁多。相对耕田、狩猎而言,采摘活动费力较小,更宜于女性体质,所以,凡是采摘劳动,其主体基本都是女性。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当时,她们采摘来的都是可贵的食物来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是妇女收获作物时所唱的歌。“芣苢”所指,向来解释不一,闻一多、赵逵夫等先生认为是“薏苡”(闻一多《匡斋尺牍》、赵逵夫注评《诗经》)。薏苡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作物,河姆渡出土有薏苡种子,也说明早在6000年前,先民已将其作为粮食作物栽培了。本诗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简单的句式中,饱含着耕作、收获的幸福感。也许她们的生活并不富足,但其心灵与情感,却显得那样地淳朴自然而欢畅自足。我们常说“劳动最美”,其实这首诗就是最好的例证;它也能有力地反证出,今天人们吆喝的所谓“空虚”“无聊”,更多是闲适、安逸太过,如果我们也能放下身段、辛勤劳作而任劳任怨,我们也必能获得类似《芣苢》中简单收获的幸福感。清代方玉润曾评析该诗云:
  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诗经原始》卷一)
  方玉润对该诗做了文学本位的寻绎和阐释,侧重在意境分析。我以为,这首诗最值得注意的,还是其间淳朴的劳动之美,以及由此而来的收获的幸福感。这是一群健康、阳光而充满生命本色美的熠熠生辉的劳动女性。
  《诗经》中另有两处劳动女性值得分析。《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从诗意推理,女主人公的丈夫应当在朝为官(推测为下级官吏),丈夫的朝服(“缁衣”)破旧了,妻子为他改做一件新服,并亲自送到官舍。丈夫穿着舒展得体,妻子才称心如意。这首诗仅就做衣、送衣一事,重章叠句地吟咏,分明是层层加码地咏叹女主人温柔贤淑、一往情深的美德。
  另一处是《豳风·七月》中“同我妇子,馌彼南亩”之“妇”。诗句写男人们开春时在田间耕耘,妻子带着孩子来田头送饭,从中也透露出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分工,女人操持家务,给辛苦种田的丈夫做饭、送饭。类似的情形,在《大雅·良耜》之“或来瞻女(汝),载筐及筥”中也有反映,说明她们是用竹筐来送食物。这两处劳动女性的描写,都落脚在极富生活情味的男耕女织上,显然也蕴含着对这种生活图景的充分肯定;历史也证明,男耕女织是古代社会最受肯定,也最稳定的家庭结构,沿袭千年而不改。如今,这种古老的生活图景早已远去,个性化、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层出不穷,但家庭的稳定性和忠诚度却每况愈下,令人不禁感慨。
  辛勤的官吏及其忙碌、奔波的场景
  各级官吏之勤心国事,是西周政权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遗憾的是,由于时代久远、周代制度建设不完善、文献保存条件差等原因,我们对周代官制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后来的相关记载,更多是出于理想化的追记,可信度也不高。今天,当我们要分析《诗经》中描写的周代官吏时,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是什么级别的官职?职权范围如何?姓甚名谁?因何而作诗?除留下作者姓名、官职的个别篇目外,其他都难以指实。
  大致来说,“风”诗以民歌为主,作者多是百姓;“雅”诗则基本都是史官、卿大夫等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所作,他们在朝为官,诗中就常会出现为公务奔波、为国事忧心的内容来。如《小雅·十月之交》,作者应是周厉王时期的朝廷小官,在诗中,他讽刺当政者在其位不谋其政,只顾中饱私囊,同时也叙说自己的苦衷: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
  四方有羡,我独居忧。
  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
  言下之意,他在勉力干公,有苦也不敢说;即便这样,别人依然谗言乱飞,伺机诽谤;沉重的忧思和辛劳影响了他的健康,使他像个病人一样毫无精气神;别人或许还羡慕他是朝廷官吏,可谁知道他的满怀忧虑呢,谁又知道他苦闷却不敢怠慢,只好“黾勉”工作的苦衷呢。从诗中我们明显能看到,由于厉王时期朝政不清,下层官吏工作繁忙,升迁无望,以致心情苦闷,惶恐终日。
  又如《小雅·北山》,是士子怨愤统治阶级内部劳逸不均的诗,忙碌的人“朝夕从事”“尽瘁国事”“王事靡盬”“惨惨劬劳”,闲逸的人“燕燕居息”“息偃在床”“湛乐饮酒”“栖迟偃仰”,两种情形,苦乐之别判然,这当然会引起辛苦工作者的不满。再如《大雅·桑柔》一诗,作者芮良夫为西周卿士,他因感慨于厉王之虐政和被流放,遂反思祸源、伤时悯乱,体现出忧心国事的志士苦心和刺贪刺虐的高度责任心;《小雅·小昊》是周携王近臣讽刺携王不纳忠言、亲近小人的诗,在怨而不怒的讽谏中,又融入勤心国事、努力匡扶的崇高感情,部分诗句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更是形象地描绘了其惊惧与勤谨,“暴虎冯河”(搏虎、渉河,言有勇无谋)也早已成为熟语故实;《王风·黍离》一诗,是东周大夫经过西周都城镐京时,见故国宫殿尽为禾黍,遂作歌慨叹的名篇,从此之后,“黍离之悲”就成了亡国之痛的代名词,而“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等诗句,把一个因怀念故国而心怀沉痛、呼天抢地的士大夫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和典型,成了后来具有类似情怀的士大夫的模板。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周代乃至历代政权中,从来都不乏勤苦干公的良吏、忧心国事的官员,也从来不乏那些悲天悯人、克己奉公的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可贵良知的士大夫。尽管,他们周围也都会有苛政之君和宵小之臣,但在历史前进的洪流中,这些良吏、官员和士大夫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暴君和宵小之臣只不过是这洪流中的尘沙,只不过是这些中流砥柱的峻洁之光的陪衬而已。为历史作出贡献的,后人必将铭记;偶尔泛起的尘滓,终将被雨打风吹去。正如刘禹锡诗句所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古来如此,今人勉之。
  辛劳的父母和朴素天成的家园之情
  《诗经》中对父母的感怀和赞颂,培育了中国文学描写母爱(父爱)的风格和基调,甚至培育了每一个读书人感念父母、赞颂父母的情怀。从劳动的角度来看,由于先秦时代物质生产落后,百姓生儿育女极为艰难,而父母之甘冒艰难困苦、义无反顾地养育儿女,则显得尤其伟大。因此,父母应是最伟大的劳动者,宜乎古今中外的文学一致歌颂。
  《诗经》感念父母最为集中和典型的诗篇是《小雅·蓼莪》。其描写父母辛苦的部分是: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无极!
  “莪”是一种蒿草,常“抱根丛生”(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五),有似子依母,故俗称“抱娘蒿”。《蓼莪》一诗,选取“莪”这种意象来比兴父母亲情,实为神来之笔,显得物我一体,形神兼具。诗歌用“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来总括父母一生的艰辛,可以看出,诗人的父母已经离世了,所以他才深深伤痛。接着,他铺叙父母的养育之恩,其动词“拊”(抚)、“畜”(爱)、“长”(喂养)、“育”(培育)、“顾”(看)、“复”(反复,反复看)、“腹”(怀抱)等,真切而深刻地描绘了父母之爱;这样的爱,任何人都体验过,因而这些描绘才有可能赢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欲报之德,昊天无极!”想报答父母的如山恩情,可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中,“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父母已去,这个世界可资依凭的靠山已倒,他都有点心灰意冷,甚至说“不如死了算了呢”(“不如死之久矣”)!似此描绘和陈述,无任何夸饰和矫揉造作,纯任真情汩汩流淌,娓娓叙说,看似平淡,却感人至深。这也正是《诗经》现实主义风格的巨大感染力所在。
  《诗经》还记载了两则始祖母神话。其一是《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玄鸟》是祭祀商王武丁的诗歌,其中的“玄鸟生商”应是殷民族的始祖神话。据传有娀氏简狄吞玄鸟(燕子)之卵,孕而生商。另一则是《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这是周人祭天的歌诗,其中姜嫄“履帝武敏”(踩着上帝的足迹)而“歆”(有所感,指怀孕)的传说,也是周人的始祖神话。今天来看,这些神话没有任何理据(也用不着去寻究理据),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不管祖先从何处来,祖先(祖母)崇拜则是一致的;由此推理,他们能对祖先如斯崇拜,那必能对父母也如斯崇敬。
  由对祖先和父母的深情,进而培育出浓郁的家园情怀,就正在情理之中了。《卫风·伯兮》诗句:“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萱草,又称忘忧草。“背”即“北”,指“北堂”。由于太阳光照的关系,中国人建房基本都坐北朝南,院落中“北堂”的采光最好,自然是留给父母居住了。诗意是:從哪里能找来一支萱草,种在母亲的堂屋前,以此来舒解母亲对游子的思念呢?这首诗本来是写妻子对从役丈夫的思念之情,通篇主要是夫妻关系,但中间忽然夹杂着这一句关于母亲的花和居室的诗,使得“无心插柳柳成荫”,从此,萱草就成了中华文化中的“母亲之花”,母亲的居所“北堂”也成了游子心中圣洁的家园,影响极为广泛。唐代孟郊的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游子》),典型地诠释了思母之情和因之而及的家园情怀。很显然,母亲就是家园,就是一切游子心中的精神高地和心灵皈依。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苏联著名新闻电影摄影师罗曼·卡尔曼的纪实著作《在华一年》中文版正式上市。《在华一年》俄文版于1941年5月由苏联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国际上珍贵的记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侵略的重要书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李辉大使翻译的中文版,首次披露大量珍贵史料,意义重大。  1938年9月至193
“重阳”亦称“重九”。“九”是阳数之极数,两九相逢,乃称“重九”。重阳,作为九月九日这一特殊节日的代名词,文中始见西汉末刘歆《西京杂记》的“三月上巳,九月重阳”;诗中始见梁代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的“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东晋陶渊明《九日闲居》已将九月九日称为“重九”:“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唐前重阳习俗  重阳风习,代代相传。佩戴茱萸、登高、赏菊饮酒、宴会赋诗这样的活动,在唐前已逐渐形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版图中,众多名山是其中特别耀眼的存在。它们不但是故事发生的舞台、情节铺展的线索、传奇演绎的关节,还充满着审美弹性,寄寓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金庸创造性地把它们作为一种环境背景布设于其小说中,赋予大山以人格化,也赋予人格以自然化。在他笔下,每座山似乎都隐藏着江湖故事,见证着恩怨情仇,砥砺着血性胆识,呼唤着人间道义,承载着赤子情怀。多少神秘幻想、浪漫情愫,多少凌云壮志、侠义肝胆,都在雄伟、
在浩如煙海的文艺作品中,“门”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一个意蕴丰富的重要意象,“门”以其承载的人物心理和社会景观,凭借象征或寓言化的映射形式,呈现人类复杂多变的情感,沉淀出具有启示意义的哲思,这样的作品不胜枚举。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正是通过“锁着的门”“敞开的门”等意象展现主人公渴望与人接触又排斥他人的矛盾心理,展示了19世纪 60 年代俄国底层民众的苦难。而在梅特林克的戏剧中,“门”更是
日前,由金莉教授等人所著的《美国当代女权主义文学评论家研究》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的作品和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渊源和轨迹、基本理论、重要特征、与其他理论思潮的关系,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态势,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全面透彻地把握了这一以性别意识为核心词的思想传统。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既是一种文学批评,也是一种文化批评。女权运动、女权批评和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漫长的岁月中,众多的名山大川,哺育了无数的子民,也承载了民族的欢乐与苦难,对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山川以其雄伟壮丽、多彩多姿的美,吸引无数的文人墨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他们陶醉沉迷其中,与山川精神往来,文心被激活,诗兴被催醒,遂以生花妙笔描摹山川之真容,以纵横才气点染山川之氣质。山川之美由此被存储定格于惊天泣鬼、脍炙人口的妙语名篇中,让酷爱山水的人能
尘封十年之久,汤一介先生的家族传记式作品《我们三代人》终于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作品记述了汤氏三代在100多年的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下生活和学术活动的经历,在我们看来,这部作品为我们了解百年学术史、文化史和政治史提供了一个窗口。  汤氏三代人,时历三世,汤一介先生的祖父汤霖先生为晚清进士,任知县于甘肃渭源,虽仕途并未显达,但却已留意于新式教育。对时世的变迁有先见之明,即预料中国社会将陷入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如火如荼的今天,墨学研究不应该缺场,事实上,也没有缺场。这不,《墨子趣谈》近期出版了,给墨学研究再添一力。拜读《墨子趣谈》,深感其妙,其妙在时。  今日,国学、传统文化已成为文化的新祈尚。君不见神州大地此国学讲堂、彼传统文化讲座比比皆是?唯憾讲起传统文化、国学,普通民众脑海浮现的总是儒道释。殊不知,墨家、法家等诸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文明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法家
明确提出“美育立德”的是国务院办公厅,时间是2015年9月,出处是其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政府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将“美育”和“德育”直接贯通起来,表述为“(学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这句话其实很有来由,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人们在讨论怎样进行全面的人民教育的时候,许多人认为美育就是为了陶冶情操、提升人格,也就是“德育”,准确地说是德育
业师杨志玖先生(1915—2002),字佩之,山东淄博人,回族,著名历史学家。1934年9月,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39年,考取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师从姚从吾、向达二位教授,专攻蒙元史。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员,中央研究院(1949年前)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开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又兼任《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历史教学》编委会主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顾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