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汤家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尘封十年之久,汤一介先生的家族传记式作品《我们三代人》终于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作品记述了汤氏三代在100多年的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下生活和学术活动的经历,在我们看来,这部作品为我们了解百年学术史、文化史和政治史提供了一个窗口。
  汤氏三代人,时历三世,汤一介先生的祖父汤霖先生为晚清进士,任知县于甘肃渭源,虽仕途并未显达,但却已留意于新式教育。对时世的变迁有先见之明,即预料中国社会将陷入一个剧烈的变乱时期,因此留下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这样充满着儒家责任意识和道家超脱感的家训。
  汤氏与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文化史的密切关联是从汤一介先生的父亲汤用彤先生开始的。汤用彤先生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与陈寅恪等人成为学友,致力于魏晋玄学和中国佛教史的研究,面对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汤用彤先生与其他来自哈佛的学友因深受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并不认同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做法,而是看到了西方文化亦有自身的问题。因此,汤用彤先生与梅光迪、吴宓等人创立《学衡》杂志,并形成了“昌明国粹、融汇新知”为特色的文化观念,即认定对西学之精华的吸取,必然要建立在对自身文化价值的了解和发扬的基础上。
  虽则学衡派的观点并不能真正构成对新文化运动的极端观念的矫正,但由此却奠定了汤用彤先生一生对中西学术的基本态度:中西兼容。汤用彤先生虽以其佛学和玄学的研究闻名于世,然据《我们三代人》的描述,他的教学生涯始终是中学和西学课程兼开的,这给北大的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三代人》中足以构成中国学术史和文化史侧影的是汤一介先生对汤用彤先生学术交往的描述,书中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汤用彤先生与胡适、傅斯年、熊十力、钱穆、吴宓等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文化和思想学术人士的交往,所据资料主要是双方的通信,而许多场景因为汤一介先生侍坐在侧,因此生动、真实。
  汤用彤先生长期执掌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还担任过北京大学副校长,然而他晚年的北大生涯并不算十分顺利,一是精神上的,在思想改造中的无所适从;二是身体上的,因中风而饱受病痛折磨。
  书中最为丰富的部分是汤一介先生对自己一生的记述,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书香世家,汤一介先生从中学时代开始就显示出其学术上的兴趣,然其关注现实政治的面相亦从那个时代得到了体现。因为受斯诺的《西行漫记》的影响,汤一介先生亦与同学一起有去延安的“幻想”,虽然汤一介先生把没去成延安看作是“命运”的安排,然而这样的生命激情我们始终可以在汤一介先生身上看到。
  汤一介先生学术生涯的真正开始,应该要算到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学者,他一方面从玄学和早期道教开始其学术的奠基性工作,另一方面则从范畴和方法等思考中国哲学和中国思想的独特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与北大哲学系青年教师一起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标志性事件。汤一介先生的文化观,有一以贯之的立场即“返本开新”,所谓返本,就是回到自己文化的源头,开新则是积极与外来文化互动,这样的文化立场与汤用彤先生的“昌明国粹、融汇新知”的文化观是一脉相承的。
  汤一介先生的学术贡献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他对文化发展的大趋势的把握上,从20世纪90年代提倡国学、主张从真善美等角度体会中国文化的精神,到20世纪初思考建立“中国解释学”,到组织大型文献编纂项目《儒藏》,这背后都是基于他对新轴心时代文明的总体思考,在这样的总体框架下,汤一介先生就展现出他作为思想家对文明意义的总体思考,即人类需要通过文明之间的交流为其永续性的存在提供价值支撑。
  汤氏三代人所经历的时代适逢中国历史上数千年所未有之大变局,汤霖先生在生前就深知清朝覆灭的命运,而汤用彤先生的学术生涯可谓是颠沛流离,因为日本的入侵和连绵不绝的内战,致使他们难以获得平静的思考和写作的环境。然汤用彤先生依然要面对1949年是远赴台湾还是依然留在大陆的“选择”,而他之所以选择留在北京,其深层的原因就是对国家的独立和富强的期许。
  不过汤用彤先生亦要经历思想改造的困境,在旧学新知之间造成学术生命和自然生命的煎熬。这样的煎熬构成了汤一介学术开端不平凡的开始。
  汤一介先生的学术生命亦与中国现代政治不可分。按汤一介先生自己的说法,他是在“进退两难”之间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研究道路,然而对汤一介先生一生都产生影响的是他参与“梁效”即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写作组的经历。在这段文字中,汤一介先生既真实地描述了自己在写作组的工作情况,同时有大量的自我反思。比许多参与写作组的学者将这样的经历看作是政治压力下的无奈之举的做法更进一步的是,汤一介先生对这件事进行了忏悔。他甚至感到“愧对古人”,并觉悟到一切行为还是要发自自己的良知,而不应该盲目“拜神”。
  乐黛云先生曾经将这部作品看作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心态史、精神史”,体现了汤先生修辞立诚的态度,诚哉斯言。如果换一种说法,通过此书,可以勾勒出百年中国的学术史和文化史,基于近代以来文化和政治的特殊关联,亦可以由此窥探到近百年中国政治史的轨迹。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其他文献
新中国70年是风雨与梦想之路,也是光荣与梦想之路。文学经典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记录了这样的历程,承载了历史记忆,也彰显了现实精神。经典携着春泥筑巢,让激情与理性、理想与现实安顿;经典透着生命的亮色,击穿世俗的羁绊,让美好想象飞驰。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说:“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但同时我们又无法离开这种背景噪音。”经典意在将尘世中懵懂的人们唤
连环画《沙家浜》  按照以连环画为旅行线索的“按图索骥”的习惯,在有机会抵达南方的地理现场的时候,先在地图上查到了沙家浜镇。驱车而至,沙家浜镇却没有任何游人的痕迹,甚至可以说是很冷清,没有古迹,没有景点;而所有的房子、街道都是最近几十年的建筑。外环上的红绿灯没有启用,断头路上作为临时停车场停满了车辆。沙家浜镇是因为沙家浜的名声在外才在后来改成的,过去并不是这个名字。这也是很多包含了非常有名的不知名
/壹/  红学研究,渊源深长,现已成为一门显学。在曹雪芹没有把《红楼梦》写完时,就有人在研究了。其实中国的《尚书》,也有小说的成分,可从没人拿来作小说研究。而日本的《源氏物语》,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虽有人研究,却没有像《红楼梦》研究那样持久不息。作为一部小说能持续被研究几百年,既要有一代代研究者,还须有不断的推动力。近三百年中,推动红学史发展,有几个关键人物。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曹雪芹
2018年6月起,每年秋分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国家层面为农民和农业设立的节日,传承着对辛勤耕耘、春华秋实的礼赞,延续着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深层民族心理,既汇聚对祖国山、水、土地的情感寄托,也推动乡村振兴和乡土文化传承。作为有上万年农耕传统的古老中国,“五谷蕃熟,穰穰满家”的丰收愿景凝结起文明的澎湃力量,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有相当篇幅留存了先民关于“丰收”的企盼和记忆。  
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苏联著名新闻电影摄影师罗曼·卡尔曼的纪实著作《在华一年》中文版正式上市。《在华一年》俄文版于1941年5月由苏联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国际上珍贵的记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侵略的重要书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李辉大使翻译的中文版,首次披露大量珍贵史料,意义重大。  1938年9月至193
“重阳”亦称“重九”。“九”是阳数之极数,两九相逢,乃称“重九”。重阳,作为九月九日这一特殊节日的代名词,文中始见西汉末刘歆《西京杂记》的“三月上巳,九月重阳”;诗中始见梁代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的“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东晋陶渊明《九日闲居》已将九月九日称为“重九”:“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唐前重阳习俗  重阳风习,代代相传。佩戴茱萸、登高、赏菊饮酒、宴会赋诗这样的活动,在唐前已逐渐形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版图中,众多名山是其中特别耀眼的存在。它们不但是故事发生的舞台、情节铺展的线索、传奇演绎的关节,还充满着审美弹性,寄寓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金庸创造性地把它们作为一种环境背景布设于其小说中,赋予大山以人格化,也赋予人格以自然化。在他笔下,每座山似乎都隐藏着江湖故事,见证着恩怨情仇,砥砺着血性胆识,呼唤着人间道义,承载着赤子情怀。多少神秘幻想、浪漫情愫,多少凌云壮志、侠义肝胆,都在雄伟、
在浩如煙海的文艺作品中,“门”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一个意蕴丰富的重要意象,“门”以其承载的人物心理和社会景观,凭借象征或寓言化的映射形式,呈现人类复杂多变的情感,沉淀出具有启示意义的哲思,这样的作品不胜枚举。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正是通过“锁着的门”“敞开的门”等意象展现主人公渴望与人接触又排斥他人的矛盾心理,展示了19世纪 60 年代俄国底层民众的苦难。而在梅特林克的戏剧中,“门”更是
日前,由金莉教授等人所著的《美国当代女权主义文学评论家研究》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的作品和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渊源和轨迹、基本理论、重要特征、与其他理论思潮的关系,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态势,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全面透彻地把握了这一以性别意识为核心词的思想传统。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既是一种文学批评,也是一种文化批评。女权运动、女权批评和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漫长的岁月中,众多的名山大川,哺育了无数的子民,也承载了民族的欢乐与苦难,对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山川以其雄伟壮丽、多彩多姿的美,吸引无数的文人墨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他们陶醉沉迷其中,与山川精神往来,文心被激活,诗兴被催醒,遂以生花妙笔描摹山川之真容,以纵横才气点染山川之氣质。山川之美由此被存储定格于惊天泣鬼、脍炙人口的妙语名篇中,让酷爱山水的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