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联版的《西行漫记》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0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苏联著名新闻电影摄影师罗曼·卡尔曼的纪实著作《在华一年》中文版正式上市。《在华一年》俄文版于1941年5月由苏联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国际上珍贵的记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侵略的重要书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李辉大使翻译的中文版,首次披露大量珍贵史料,意义重大。
  1938年9月至1939年9月,卡尔曼奉苏联政府之命在中国报道抗战。他亲临前线战场,经历了“武汉保卫战”“重庆大轰炸”“长沙大火”等重大历史事件,真实记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中国军民团结御敌、奋起抵抗侵略的过程,生动描述了这一时期中国西北、西南与中南部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在书中,卡尔曼详细记述了他于1939年5月在延安的经历,并拍下了多张历史照片,多数为中国读者所未见。
  作为第一位见到中共领袖毛泽东的苏联新闻记者,卡尔曼于《在华一年》中记述:
  我挨着毛泽东坐下来。他穿一身灰布军便服,外面又套着一件又肥又大的针织短衣,脚上穿一双细绳纳底的帆布鞋。他在这孔窑洞里生活、工作、思考。一张写字台、一张用粗糙木板钉制的床、几个放满图书的书架、一把藤椅。他喜欢在疲劳时,闭上双眼,仰坐在藤椅上。这就是房间里的全部摆设。毛泽东这间再简朴不过的卧室却显得非常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书架摆满的书上都整齐地贴着标签。这里摆放着唯物主义哲学伟大奠基人的著作,伟大军事战略家的著作,以及很多其他各领域知识的书籍。
  卡尔曼还拍摄并记录下了毛泽东与偶遇的杨家岭农民攀谈的情景:

  我在边区逗留期间,几次见到毛泽东,我们长时间交谈、散步。他一分钟都不停地做着大量工作,即便在散步时也是如此。有一次在山里我们偶然遇见刚从田地里收工的一伙农民。他们简直像朋友一样跟毛泽东打招呼,停下来跟他说话。他们告诉他一些自己的需要,一些农民的事情。毛泽东叉开双腿,两手撑腰,手指朝前,向农民询问一些事,给他们出些主意。我站得较远一些,以便不引起注意,并拍下这个生动绝妙的场面。
  卡尔曼于《在华一年》书中表示,他认为这鲜明地展示了共产党领袖与人民的亲密关系:
  农民们把毛泽东围得越来越紧。他们当中有一个老头,皮肤呈古铜色,皱纹很多,高颧骨,上嘴唇和下巴上长着稀疏的灰白小胡子,他像中国北方几乎所有农民一样,脑袋上裹着灰色的缠头。其他人较年轻一些。所有人手里都拿着铁锹、铁铲。他们穿着褪了色、打着补丁的土布衬衫。大家都聚精会神地交谈着,经常爆发出阵阵笑声。要知道,毛泽东非常爱开玩笑,他肯定会在谈到最严肃事情时,插上几句俏皮话。

  罗曼·卡尔曼是苏联著名的电影摄影师和新闻电影导演。1936年至1937年,卡尔曼作为战地摄影记者进入西班牙拍摄内战。1937年8月从西班牙回国后,1938年9月受斯大林和苏联政府委派,卡尔曼又以苏联《消息报》特派摄影记者和苏联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影师身份来华,报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间长达一年。
  苏联政府派遣“志愿航空队”前来中国直接参战,自1937年11月至1939年年底,苏联共向中国出售军用飞机1235架,派遣1200余名空军飞行员,其中220多名壮烈牺牲。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苏联政府派卡尔曼来华,通过拍摄新闻纪录影片,向苏联人民和國际社会展现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全民参战、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和顽强精神,并向国际社会宣告中国人民一定能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卡尔曼的镜头和文字不仅记录下了侵略者的罪恶,更记录下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以高昂的抗日热情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感染和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在卡尔曼的镜头里,我们看到毛泽东与农民亲切交谈,看到游击队员的行军和战斗特写,看到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涌向陕甘宁边区,看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上个世纪30年代,苏联的资深战地新闻记者罗曼·卡尔曼扛着相机和摄影机,以新闻镜头和纸笔为战斗武器,与苏联空军志愿队的勇士们一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将支援中国抗战当作自己的职责,与中华儿女一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与中国军队并肩浴血奋战,书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与抗战的中后期美国援华不同,苏联在抗战早期对华的人力物力支援是保密的,卡尔曼于《在华一年》书中对苏军飞行员在中国参加对日军空战只字未提,他们的很多事迹长期不为社会知晓。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他在中国陕甘宁边区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1938年2月,由胡愈之策划,林淡秋、梅益等12人集体承译,以复社名义出版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问世。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的缘故,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此书以近20种文字翻译出版,成了传遍世界的畅销书。
  就像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一样,苏联战地新闻记者罗曼·卡尔曼的珍贵著作《在华一年》也令人遗憾地堙没在了历史尘埃中长达80个春秋。感谢李辉大使的独具慧眼、卓越见识和精心翻译,以及人民出版社的高质量工作支持,他们的辛勤努力使全球华夏儿女能够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之际看到这样一本弥足珍贵的传世著作。
  《在华一年》这部“苏联版《西行漫记》”在世界新闻政治和文学历史上的地位高山仰止,其闪现出的伟大人性光辉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远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中苏(俄)两国军民血火交融的和平正义斗争永载人类文明的光辉史册。中苏(俄)两国军民并肩抗战中结下的珍贵情谊永远不会褪色。
  (作者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苏联援华飞鹰寻访团副团长。)
其他文献
在老舍的众多戏剧当中,发表于1957年的三幕话剧《茶馆》是最为有名的一部,堪称其戏剧代表作。《茶馆》三幕戏涉及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尽管前后有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但剧作并没有以一个矛盾集中统一的中心故事来穿针引线,而完全靠剧中数十位不同行当、身份的小人物的言、行、性、貌的“展览”来作为剧情推动器。正如老舍所说的那样: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
赵时春(1508-1567),字景仁,号浚谷,平凉(今甘肃平凉市)人,嘉靖五年进士,“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氏祖籍杭州,元朝时迁至平凉。赵时春祖父为平谷县丞,父亲为霑化县教谕。青少年时期,赵时春跟随父亲在霑化学习,嘉靖四年(1525),他从霑化回陕西参加乡试,中举人,并在次年赴京参加进士考试,高中礼部会试第一,此时年仅18。按常理,18岁的会元应该有着大好前途,可事实上赵时春却仕途坎坷,这与他被动地
没见过夏烈之前,经常在学术期刊上看到他关于网络文学的论文,文笔老练而稳健,论理客观而不失分寸,颇有学界宿儒之风。挂的名头又是教授、主席之类,所以我一直以为,这大概是某位对网络文学这种新生事物颇怀包容和善意,至少年逾五旬的学界前辈。及至和夏烈一起位列“十二铜人”青年批评家的同事徐刚帮我带来《大神们——我和网络作家这十年》这本书,嬉笑怒骂、充满江湖意气的文风令我好奇心陡燃,于是去搜索关于他的信息,才发
许海涛是“跑家”里最著名的小说家,也是小说家里最著名的“跑家”。他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说新领地,甚至可以说开辟出了当代小说的新领域。他的这类小说,之前或有人偶尔为之,但如此成规模、如此有韵味、如此有魅力、如此有特色和如此有嚼头,绝对是“前不见古人”。如同他《皇后之玺》中那个捡到“皇后玉玺”的孔忠良一样,孑然无侣。  他是“文学陕军”里突然冒出来的一员编外悍将,是一只闯进当代小说庄园的秦岭猛虎。
嵩山在历史上又被称崧高、岳山等,古称祖诸山、外方、崇山等。《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名。”嵩山居五岳之中,处中原腹地,东接开封、郑州,西邻洛阳,北依黄河,南临颖水,是黄河流域东部的主要山脉。气候上属于暖温带,四季分明,冷热适中,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嵩山成为“天下之中”提供了自然保障;夏、商、周三代,都城多建于嵩山周围,使得这一地区的文化水平较高,奠定了嵩山
当看到作为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之一的刘岳兵教授的新著《近代中日思想文化交涉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时,我首先被其书名所吸引,很想知道究竟何谓思想文化交涉史?读完全书,感觉该书确实突破了以往一般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框架,内容丰富多彩,颇有新意。/壹/  作者吸收和借鉴了日本学者关于“文化交涉学”的概念。根据日本关西大学教授、东亚文化交涉学会创始会长陶德民的解释,交流“在现代语境里往往指对
新中国70年是风雨与梦想之路,也是光荣与梦想之路。文学经典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记录了这样的历程,承载了历史记忆,也彰显了现实精神。经典携着春泥筑巢,让激情与理性、理想与现实安顿;经典透着生命的亮色,击穿世俗的羁绊,让美好想象飞驰。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说:“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但同时我们又无法离开这种背景噪音。”经典意在将尘世中懵懂的人们唤
连环画《沙家浜》  按照以连环画为旅行线索的“按图索骥”的习惯,在有机会抵达南方的地理现场的时候,先在地图上查到了沙家浜镇。驱车而至,沙家浜镇却没有任何游人的痕迹,甚至可以说是很冷清,没有古迹,没有景点;而所有的房子、街道都是最近几十年的建筑。外环上的红绿灯没有启用,断头路上作为临时停车场停满了车辆。沙家浜镇是因为沙家浜的名声在外才在后来改成的,过去并不是这个名字。这也是很多包含了非常有名的不知名
/壹/  红学研究,渊源深长,现已成为一门显学。在曹雪芹没有把《红楼梦》写完时,就有人在研究了。其实中国的《尚书》,也有小说的成分,可从没人拿来作小说研究。而日本的《源氏物语》,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虽有人研究,却没有像《红楼梦》研究那样持久不息。作为一部小说能持续被研究几百年,既要有一代代研究者,还须有不断的推动力。近三百年中,推动红学史发展,有几个关键人物。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曹雪芹
2018年6月起,每年秋分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国家层面为农民和农业设立的节日,传承着对辛勤耕耘、春华秋实的礼赞,延续着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深层民族心理,既汇聚对祖国山、水、土地的情感寄托,也推动乡村振兴和乡土文化传承。作为有上万年农耕传统的古老中国,“五谷蕃熟,穰穰满家”的丰收愿景凝结起文明的澎湃力量,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有相当篇幅留存了先民关于“丰收”的企盼和记忆。